*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8*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電視節目編導與製作 ISBN:9787305272035 出版社:南京大學 著編譯者:武新宏 頁數:177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66231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電視節目編導與製作》適應新時代的要求,在原有基礎理論的基礎上,強調時代性,融入最新信息;強化創作實踐探索和訓練,增加案例分析,加強理論與實踐的對應性,可操作性。 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旨在對創作理論進行具象化呈現,使學生能夠對電視節目的形態、概念、歷史、創作理念、創作方法等,有一個比較系統全面的了解與認知。在此基礎上,重點介紹主要節目類型,如電視新聞、電視訪談、紀錄片等電視節目的創作原則,掌握如何選題,如何採訪,如何提煉主題,如何拍攝,如何製作出一部較為完整的電視節目。同時在創作過程中了解電視節目的社會價值。 突出作品案例分析。增加對學生實踐作品的具體分析,從選題發現、主題提煉、拍攝技法,到後期製作剪輯,全要素拆分細解,給齣電視節目創作現實可能性最具說服力的參照和創作信心的鼓舞。 《電視節目編導與製作》主要面向高校廣播電視學、戲劇影視學等專業本科生及碩士生,以及從事影視研究與教學的教師、廣大視頻製作愛好者。力求對課程教學以及視頻製作愛好者的實踐創作,提供一些切實有效的參考與幫助。作者簡介 武新宏,1965年5月出生,河北廊坊人。揚州大學新聞與傳媒學院教授、副院長、碩士生導師。中國高等院校影視學會會員、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影視教育專業委員會會員、中國高等院校影視學會紀錄片專業委員會理事、江蘇5G+短視頻產業聯盟專家委員會委員。主要研究領域為紀錄片、影視藝術和媒介傳播,有8年電視媒體從業經歷。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和江蘇省教育廳哲學社會科學重點項目等5項,在《藝術百家》《現代傳播》《新聞界》等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出版專著(主編)4部,獲中國高校影視學會學術著作一等獎、江蘇省第十五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指導學生創作電視作品有50多部獲國家級、省級獎項,多次獲優秀指導教師稱號。目錄 第一編 電視概念及屬性第一章 電視的誕生 第一節 電視的誕生歷程 第二節 電視的含義 第三節 電視的作用 第二章 我國電視事業發展歷程 第一節 初創期(1958—1978):開拓前行 第二節 繁盛期(1979—1999):迅猛發展 第三節 突圍期(2000—):融合創新 第三章 電視傳播特性與電視文化屬性 第一節 電視傳播功能及特性 第二節 電視文化屬性及文化特徵 第二編 電視編導 第一章 電視編導概念及分類 第一節 電視編導的含義 第二節 電視編導分類 第二章 電視編導思維及能力 第一節 電視編導思維特點 第二節 電視編導素質與要求 第三章 電視語言 第一節 語言的意義 第二節 電視語言系統 第三節 蒙太奇語言 第三編 電視節目製作 第一章 電視節目製作流程 第一節 前期策劃 第二節 現場拍攝 第三節 後期剪輯 第二章 電視節目選題 第一節 選題概念 第二節 選題的原則 第三章 電視節目採訪 第一節 採訪的概念 第二節 採訪注意的細節及作用 第四章 電視節目拍攝 第一節 畫面語言的主要元素 第二節 拍攝的基本原則 第五章 電視節目剪輯 第一節 定題與開題 第二節 視聽化主題 第六章 經典作品分析 第一節 專題片《本色》 第二節 微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 第三節 紀錄片《無窮之路》 附表:指導學生作品獲獎 目錄 (2009—2022)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