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時代公共數字文化工程的服務模式轉變研究 溫泉 9787565674556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首都師範大學
NT$253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6*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互聯網+’時代公共數字文化工程的服務模式轉變研究
ISBN:9787565674556
出版社:首都師範大學
著編譯者:溫泉
頁數:90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66241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以「互聯網+」時代公共數字文化工程的服務模式轉變研究為題,總結、分析我國公共數字文化工程服務模式和現狀,系統調研國外類似項目的實踐,調研我國公共文化領域的創新服務、轉變趨勢,分析文化服務傳播特點和公眾數字文化需求。在此基礎上,提出既能適應當前現實需求又能滿足未來發展的基本服務策略,提出公共數字文化工程服務評價體系和應用方法,力爭探索我國公共數字文化服務在「互聯網+」時代提質增效的最佳路徑,為公共數字文化工程、各類公共文化機構提供服務創新的參考借鑒。

目錄

前言
第1章 緒論
1 1 研究背景
1 1 1 信息技術環境
1 1 2 政策環境
1 2 研究現狀
1 2 1 研究計量分析
1 2 2 研究內容分析
1 2 3 研究的特點與不足
1 3 研究的內容及意義
參考文獻
第2章 公共數字文化工程服務模式及現狀分析
2 1 公共數字文化工程服務政策體系
2 2 公共數字文化工程服務基本屬性
2 3 公共數字文化工程服務基本要素
2 3 1 工程服務主體與對象
2 3 2 工程服務內容
2 3 3 工程服務基本途徑
2 4 公共數字文化工程建設服務概況
2 4 1 工程建設重點方向
2 4 2 工程建設服務現狀
2 5 工程服務面對「互聯網+」環境存在的差距
2 5 1 資源內容和結構還不能充分滿足公眾需求
2 5 2 服務手段還未能充分發揮互聯網的優勢
2 5 3 公共數字文化建設社會化水平有待提高
參考文獻
第3章 「互聯網+」環境下國外公益性文化機構及項目的服務實踐
3 1 國外公益性文化機構服務實踐
3 1 1 國外公益性文化機構創新服務概況
3 1 2 國外公益性文化機構創新服務特點
3 1 3 國外公益性文化機構創新服務的借鑒意義
3 2 國外公益性數字文化項目服務實踐
3 2 1 國外公益性數字文化項目服務情況
3 2 2 國外公益性數字文化項目服務特點
3 2 3 國外公益性數字文化項目的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第4章 國內「互聯網+公共文化」服務創新探索
4 1 服務創新案例分析
4 1 1 新技術應用創新
4 1 2 營銷推廣模式創新
4 1 3 線上線下服務一體化
4 1 4 多元的社會化合作
4 1 5 文旅融合的新動能
4 2 主要經驗及借鑒
4 2 1 以人的需求為出發點
4 2 2 服務要注重協同合作
4 2 3 技術的關鍵在於賦能
4 2 4 品牌建設要著力加強
參考文獻
第5章 公共數字文化服務參与情況及需求
5 1 調研設計
5 1 1 調研目的
5 1 2 調研維度
5 1 3 調研方法
5 1 4 研究框架
5 2 公眾的基本文化行為
5 2 1 公眾文化參与情況
5 2 2 數字文化服務參与情況
5 3 公共數字文化服務認知與使用情況
5 3 1 公共數字文化服務信息獲取渠道多樣
5 3 2 公共數字文化服務知曉率和使用率較高
5 3 3 公眾對公共數字文化服務有較高期待
5 3 4 公眾對圖文兩館承擔公共數字文化服務供給期望最高
5 4 「互聯網+」時代公眾對公共數字文化的需求傾向
5 4 1 「資源供給+線下參与」成為公眾需求新趨勢
5 4 2 對資源和服務的需求更加主動和個陛化
5 4 3 對資源和服務的使用更偏向碎片化
參考文獻
第6章 「互聯網+」時代公共數字文化工程服務策略
6 1 重構資源建設模式,適應「互聯網+」使用習慣
6 1 1 轉變互聯網環境下資源建設選題思路
6 1 2 優化適用於移動互聯網服務的資源結構
6 1 3 實現資源的精細化加工和知識聚合
6 1 4 探索創新數字資源生產模式
6 2 擴大線上服務的優勢,釋放「互聯網+」效應
6 2 1 為不同資源匹配適合的服務渠道
6 2 2 打造輕量化的「公共文化微服務」
6 2 3 以用戶數據優化線上服務策略
6 2 4 藉助互聯網傳播特性匯聚服務合力
6 3 完善線下空間服務,打通O2O服務鏈條
6 3 1 提升線下空間的數字服務能力
6 3 2 發揮線下空間對資源與服務的帶動作用
6 3 3 藉助複合型服務空間提升數字化服務水平
6 4 轉變服務活動模式,吸引公眾廣泛參与
6 4 1 轉變對服務活動的認知與定位
6 4 2 提升活動的吸引力和適配性
6 4 3 活動規模「大中小微」有機搭配
6 4 4 活動形式線上線下雙向聯動
6 4 5 加強活動組織與品牌建設
參考文獻
第7章 公共數字文化工程服務評價體系及應用
7 1 工程服務評價體系要素分析
7 1 1 評價目的
7 1 2 評價對象
7 1 3 評價主體
7 2 評價體系指標設計
7 2 1 指標選取原則
7 2 2 確定指標的方法
7 3 評價體系的應用
7 3 1 評價方法的選擇
7 3 2 實際開展評價的步驟
參考文獻
第8章 總結與展望
8 1 研究結論
8 2 研究局限和展望
8 2 1 研究局限
8 2 2 未來展望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