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5*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魏晉南北朝樂府制度與歌詩研究 (修訂本) ISBN:9787573207104 出版社:上海古籍 著編譯者:劉懷榮 宋亞莉 叢書名:蠡海文叢 頁數:351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69170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運用藝術生產的理論,從社會發展、禮制建設、時代風尚、文化需求等方面,對魏晉南北朝樂府與歌詩的生成機制、創作內容、表現方式、藝術特徵等諸多方面,做了細緻的考察與分析,為我們打開了一扇觀賞魏晉南北朝文學風貌的新的窗口,是一部具有開創性意義的著作。作者簡介 劉懷榮,文學博士,中國海洋大學教授,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魏晉南北朝文學。出版《魏晉南北朝歌詩研究》等著作多部,在《文學評論》等刊物發表論文百余篇。目錄 導論上編 魏晉南北朝樂府制度沿革與歌詩生產 第一章 三國及西晉樂府官署的演變與清商樂的早期發展 第一節 曹魏及蜀、吳樂府官署的演變 第二節 西晉樂府官署的演變 第二章 東晉南朝樂府官署的簡化與清商樂的新變 第一節 東晉樂府官署的簡化 第二節 南朝樂府官署的演變 第三章 北朝及隋代樂府官署的變革與胡樂的流行 第一節 北朝及隋代樂府官署的變革 第二節 胡樂的流行 第三節 清樂與胡樂由各領風騷到融合匯流 第四章 曹魏及西晉的歌詩生產與消費 第一節 朝廷禮樂中的歌詩創作與表演——以西晉元會禮為例 第二節 帝王的歌詩愛好與創作 第三節 貴族階層的歌詩消費 第四節 文人的音樂修養和歌舞活動 第五節 歌舞藝人在歌詩傳播中的貢獻 第六節 民間歌詩的發展 第五章 東晉南朝的歌詩生產與消費 第一節 帝王的歌詩活動 第二節 王公貴族的歌詩活動 第三節 士人的音樂歌舞修養與歌詩 第四節 藝人的歌舞技藝與民間歌詩活動 第六章 北魏的歌詩生產與消費 第一節 北魏帝王的賦詩和歌詩活動 第二節 宗室子弟和士人的歌詩創作 第三節 元魏諸王的歌詩活動 第四節 藝人的歌舞技藝和歌詩表演 第七章 北齊、北周及隋代的歌詩生產與消費 第一節 北齊以來帝王的歌詩活動與胡樂 第二節 北齊以來貴族與士人的歌詩活動與胡樂 第三節 北齊以來的民間歌詩 第四節 北齊以來的歌舞藝人與胡樂 小結 中編 魏晉南北朝歌詩藝術生產的個案考察 第八章 西邸交遊、齊梁士風與梁武帝對歌詩的推動 第一節 西邸交遊與梁武帝學養的形成 第二節 齊梁士人博學能文的風尚 第三節 聲酒之好、宴會賦詩與梁武帝的文人政策 第四節 梁武帝的歌詩創作及其對梁代文人歌詩的影響 第九章 梁武帝制禮作樂與歌詩之關係 第一節 齊代的禮學熱與梁武帝的禮學修養 第二節 齊代議禮、制禮活動與梁武帝制禮的盛舉 第三節 梁武帝制禮作樂與歌詩之關係 第十章 葬禮、挽郎與輓歌創作 第一節 葬禮中的輓歌 第二節 葬禮輓歌的表演與挽郎 第三節 輓歌的創作 第十一章 魏晉南北朝社會經濟的發展與歌詩創作 第一節 曹魏和西晉時期社會經濟的發展對歌詩的影響 第二節 東晉南朝時期的社會經濟對歌詩的促進 第三節 元魏遷洛后的社會經濟與歌詩的興盛 小結 下編 藝術生產與歌詩藝術成就的重新解讀 第十二章 鄴下後期的公宴雅集與建安歌詩之關係 第一節 鄴下後期的宴集活動 第二節 鄴下後期宴集活動在詩文中的反映 第三節 公宴雅集對建安歌詩和詩歌的影響 第四節 宴集活動與建安風骨的形成 第十三章 西晉故事體、代言體歌詩的特點及其與後代說唱文學的關係 第一節 漢代演述故事的歌詩和俗賦 第二節 西晉故事體歌詩的特點 第三節 西晉故事體歌詩與後代說唱文學之關係 第四節 代言體歌詩的表演性及其與戲曲關係的推測 第十四章 創作背景與表演要求對清商曲辭的制約 第一節 南方民歌的產生背景與清商新聲的早期形態 第二節 南方情歌的歌唱特點及對清商新聲的影響 第三節 清商新聲的音樂體制對清商曲辭的影響 第十五章 鼓吹樂的南傳及對梁陳文人創作的影晌 第一節 鼓吹樂與橫吹樂 第二節 北方鼓吹樂與橫吹樂在南方的傳播 第三節 鼓吹樂和橫吹樂的表演效果 第四節 鼓吹樂和橫吹樂對南朝文人創作的影響 第十六章 哀輓活動與輓歌的藝術特徵 第一節 哀輓活動與輓歌 第二節 喪葬風俗與輓歌 第三節 哀輓活動與葬禮輓歌的藝術特徵 第四節 哀輓活動與非葬禮文人輓歌的藝術特徵 小結 結語 魏晉南北朝歌詩研究的理論意義和價值 主要參考書目 後記 再版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