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堂樂歌與中國詩歌的現代轉型研究 禹權恆 9787522720609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
NT$630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5*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學堂樂歌與中國詩歌的現代轉型研究
ISBN:9787522720609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
著編譯者:禹權恆
頁數:284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69137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通過考察學堂樂歌運動發生的時代背景、代表人物、曲調來源、思想蘊涵等諸多問題,深入闡釋學堂樂歌在結構模式、節奏韻律、語言體式、句法結構等方面的顯著特徵,詳細描述其在提倡軍國民教育思想、塑造現代國民意識、重建現代民族國家觀念中的特殊價值,探究學堂樂歌與中國詩歌的現代傳播的內在關聯,認為學堂樂歌在中國詩歌從古典向現代轉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作者簡介

禹權恆,1980年生,河南泌陽縣人。文學博士,信陽師範學院文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在站博士后。現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和河南省社科基金項目各1項。先後在《魯迅研究月刊》《小說評論》《當代文壇》等核心期刊發表論文40餘篇。

目錄

緒論
第一章 「日本體驗」與中國學堂樂歌運動
第一節 留學日本與借鑒外國樂歌曲調
第二節 創辦新式學堂與開設樂歌課程
第三節 學堂樂歌的題材類型和思想蘊含
第二章 學堂樂歌與中國詩歌的文體轉型
第一節 結構模式:從「傳統詩體」向「現代詩體」
第二節 節奏韻律:從選曲填詞到「歌謠化」
第三節 語言體式:從「文言」到「文白摻雜」
第四節 句法結構:從傳統句法到歐化傾向
第三章 學堂樂歌與中國新詩民族性建構
第一節 學堂樂歌與「軍國民」教育思想的倡導
第二節 學堂樂歌與現代民族國家的建構
第三節 學堂樂歌與現代國民意識的塑造
第四節 學堂樂歌與早期白話新詩的現代化
第四章 學堂樂歌與中國詩歌的現代傳播
第一節 近代報刊與學堂樂歌的傳播接受
第二節 近代書局與學堂樂歌的傳播接受
第三節 學校音樂和社會音樂的雙重變奏
第四節 學堂樂歌運動與「國語運動」的合流
第五章 學堂樂歌與中國新詩的話語實踐
第一節 葉伯和《詩歌集》和中國新詩的發生
第二節 詩樂相融:趙元任《新詩歌集》的詩學意義
第三節 歌詩體:一種新的文學體裁的崛起
第四節 學堂樂歌與中國新詩發展的多元共生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