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與現代-《紅樓夢》中的明清時代圖景和女性書寫 林琳 9787308239394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浙江大學
NT$560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5*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傳統與現代-《紅樓夢》中的明清時代圖景和女性書寫
ISBN:9787308239394
出版社:浙江大學
著編譯者:林琳
頁數:359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69222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第一章 研究了明清之際的思想背景與女性意識、生活時尚等,為全書的寫作奠定了扎實的歷史基礎;第二章 探討了《紅樓夢》小說的主旨與結構,為理解整部小說勾勒了基本的框架與方向;第三章 結合時代圖景,剖析了《紅樓夢》中的家族末世,分析其具體表現,探析其深層原因;第四章 在第三章 基礎上探討了小說中蘊含的救贖力量以及表現出的時代新質,細緻分析了《紅樓夢》中作為”補天者”的女性人物及其蘊含的生命智慧與拯救時弊的力量。第五章 至第七章,基於小說中”情”“理”“欲”的三重書寫,分別從”欲望書寫”“有情世界”“理的二元性”三個視角對小說進行了深入解讀。

作者簡介
林琳,廈門大學文藝學碩士,臺灣銘傳大學文學博士。寧波大學科學技術學院講師,以明清小說、中西文學比較為主要研究方向,在《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學術探索》《理論界》等各類期刊發表論文10多篇,主持市廳級課題多項,參與國家社科基金課題多項。

目錄

第一章 《紅樓夢》創作的思想背景
第一節 明末清初江南地區的社會思潮
第二節 明末清初江南地區的文人女性觀
第三節 明末清初江南地區的女性生活風尚
第四節 《紅樓夢》產生的明清文學土壤
第二章 《紅樓夢》的主旨與敘事結構
第一節 《紅樓夢》的主旨
第二節 《紅樓夢》的敘事結構
第三章 末世家族與時代圖景
第一節 世襲貴族家庭的沒落
第二節 大觀園的幻滅
第三節 從海棠社到桃花社
第四節 四個丫鬟的命運悲劇
第四章 末世的救贖力量與時代新質
第一節 賢德妃賈元春
第二節 王熙鳳的改革
第三節 賈探春的改革
第四節 薛寶釵的儒商氣質
第五節 劉姥姥的世俗智慧
第五章 《紅樓夢》中的欲望書寫
第一節 明末清初對人欲的肯定與文學表達
第二節 大觀園敘事的現代性
第三節 《紅樓夢》的偷聽敘事——欲望的洩露
第四節 王熙鳳的欲望書寫
第五節 尤三姐的欲望與自殺
第六節 賈瑞的欲望悲劇
第七節 從夢境看”二玉”之欲
第六章 《紅樓夢》中的有情世界
第一節 明清之際濃厚的主情文化
第二節 大觀園詩性空間
第三節 海棠詩社——女性話語空間
第四節 “情情”——林黛玉及其形象區域女性的有情世界
第五節 史湘雲的身體美學
第六節 “情不情”——賈寶玉的有情世界
第七節 《紅樓夢》中的”三情緣”
第七章 《紅樓夢》中”理”的二元性
第一節 對儒家倫理秩序的敬畏與尊重
第二節 儒家倫理秩序的困境
第三節 薛寶釵與儒家倫理的二元性
參考文獻

前言/序言
本書是筆者基於博士階 段的研究所得,以及近三年 來對《紅樓夢》一書持續的 講解、閱讀與思考,進一步 拓展與深入而成。本書將對 《紅樓夢》這本經典小說的 解讀充分、深刻地置回明清 之際的時代背景與歷史語境 中來進行。明清之際是中國 歷史發展的重要轉折時期, 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與工商業 經濟的萌芽,促成了思想上 的人文啟蒙思潮,出現了” 欲”與”情”的張揚,同時儒 家”理”的思想得到進一步的 繼承,因而出現了”情”“理” “欲”的衝突及傳統與現代共 存的獨特時代圖景。《紅樓 夢》一書的創作正是受到了 這股啟蒙思潮的深刻影響, 小說對”理”“情”“欲”這三重 主題做了深刻的書寫與豐富 、複雜的表現,這三種思潮 在小說中衝突、交織又相互 補充、融合為一,共同編織 出《紅樓夢》複雜的思想內 涵與深厚的生命智慧,反映 出明清之際中國社會出現的 新的變化與發展。此外,本 書的內在寫作線索將《紅樓 夢》中的重要女性人物分為 三個流派,包括”補天者”“ 保守派”“自由派”進行深入 解讀。本書第一章 研究了明清 之際的思想背景與女性意識 、生活時尚等,為全書的寫 作奠定了扎實的歷史基礎;
第二章 探討了《紅樓夢》小 說的主旨與結構,為理解整 部小說勾勒了基本的框架與 方向;第三章 結合時代圖景,剖析了《紅樓夢》中的家 族末世,分析其具體表現, 探析其深層原因;第四章 在
第三章 基礎上探討了小說中 蘊含的救贖力量以及表現出 的時代新質,細緻分析了《 紅樓夢》中作為”補天者”的 女性人物及其蘊含的生命智 慧與拯救時弊的力量。第五 章 至第七章,基於小說中” 情”“理”“欲”的三重書寫, 分別從”欲望書寫”“有情世 界”“理的二元性”三個視角 對小說進行了深入解讀。為保持學術研究的連貫 性,書中引用的《紅樓夢》 原文及脂硯齋批語,均出自 譯林出版社2011年出版的 《周汝昌校訂批點本石頭記 》,此版本與讀者熟知的人 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紅樓 夢》和齊魯書社出版的《脂 硯齋評批紅樓夢》有一定出 入。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