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玄言詩批評史研究 ISBN:9787010250090 出版社:人民 著編譯者:李斯斌 頁數:371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69171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分上下兩編。上編為歷代批評。兩晉至南朝強調了玄言詩「韻靈旨清」的特點以及體則《詩》《騷》的詩學批評走向。唐代至新中國成立以後,側重於嵇阮、郭璞遊仙詩、《蘭亭序》《蘭亭詩集》和陶淵明歷代批評變化,總結玄言詩詩學特徵。下編重視玄言詩產生的文化背景,強調宗教一維對於當時玄言詩創作影響,提出玄言詩「神趣」追求與中國傳統詩學「理趣」追求的差異,挖掘六朝詩學獨特的一面。作者簡介 李斯斌,男,漢族,1979年生。四川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書法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文學博士,四川大學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博士后,北京大學美育與美學研究中心訪問學者。在《宗教學研究》《四川師範大學學報》《中國美術研究》等期刊發表論文二十余篇。目錄 緒論一、前人研究成果 二、本書研究的主要內容 三、郭璞遊仙詩的定位 四、全書結構及觀點 上編 第一章 兩晉至南朝:審美自覺與宗《詩》的分野 一、「韻靈旨清」的審美轉向 二、體則《詩》《騷》 第二章 唐至清:格高而趣異的確立 一、晉詩的歷代評價 二、阮籍、嵇康批評 三、郭璞遊仙詩批評 四、東晉僧詩批評 五、《蘭亭序》《蘭亭詩集》批評 六、陶淵明批評 七、玄言詩概念的流變 第三章 民國時期:新文學史觀下的批評 一、民國時期「玄言詩」概念使用 二、民國時期玄言詩研究主要成績 第四章 新中國成立后玄言詩概念演變 一、80年代以前玄言詩概念使用 二、80年代以後玄言詩概念發展 下編 第五章 清談與玄言詩 一、清談有「玄理」「任放」之別 二、清談的文學化 第六章 兩晉佛道傳播、接受與玄言詩風轉變 一、道教的上層化傳播 二、道教傳播與文人接受的詩歌創作影響 三、佛教的上層化傳播 四、佛教上層化與文人接受的創作影響 第七章 玄言詩宗教性文學特徵 一、頌,詩之美者 二、中國宗教的詩性智慧體驗 三、玄言詩的理想人格 四、身體意識視野下的遊仙詩與玄理詩 五、「神趣」與「理趣」之別 參考文獻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