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融與永明時代-一個南朝貴族的貴族文學 林曉光 9787573206343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上海古籍
NT$687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8*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王融與永明時代-一個南朝貴族的貴族文學
ISBN:9787573206343
出版社:上海古籍
著編譯者:林曉光
頁數:459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69095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以南朝文學家、政治家王融為中心,對南朝貴族及貴族文學進行由點及面的研究。全書分「歷史篇」「文學篇」兩大部分。「歷史篇」充分利用史料,論述王融的家世盛衰、貴官仕途、性情形象、交際網路、悲劇落幕等,儘力還原真實的王融形象,由此描繪南朝社會面貌。「文學篇」以細緻的文本釋讀為基礎,從宮廷禮儀、永明政治、南朝宗教等角度考察王融的文學世界,闡發其所代表的永明文學風貌及其貴族特質。全書文史結合,視野宏闊,論證嚴謹,文筆流暢,精見妙語迭出,可謂考證、義理、辭章兼備。

作者簡介

林曉光,男,1981年生,廣東陽春人。復旦大學文學博士,浙江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九州大學特任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魏晉南北朝文學。已出版專著《王融與永明時代—南朝貴族及貴族文學的個案研究》、譯著《東洋文化史研究》,在《中國社會科學》《文學評論》《文學遺產》等刊物發表論文數十篇。

目錄

初版序
緒言
第一節 永明時代概說——南朝貴族社會的黃金期
一、宮廷文化的繁盛開花
二、以嚴峻刑法安定內政
三、太和盛世與和平外交
第二節 一個年輕貴族的永明時代史——王融生平及其文學
第三節 六朝貴族的研究立場——時代史與個人史之間
第四節 貴族文學的研究方法——被遺忘的另一種六朝文學
第五節 王融研究史綜述——邊緣化與碎片化
歷史篇
第一章 家世盛衰——從雲端跌落的貴公子孫
第一節 七葉重光——宋齊時代的琅邪王氏
第二節 貴公子王僧達——皇權下的貴族悲劇命運
一、王僧達、謝靈運比較論:南朝前期的典型貴族像
二、貴公子的悲劇:在皇權與寒人階層之間
第三節 王道琰與謝氏——飄零墜落的名門之後
一、王道琰
二、謝氏
第二章 貴官仕途——青雲直上的貴族官僚生涯
第一節 落魄公孫的起家之路——舉秀才與王府參軍
一、少年王融的居住環境:北方邊州
二、舉秀才:資格與必要性
三、起家官:晉安王南中郎板行參軍
第二節 特殊跳級的光明仕途——從司徒法曹行參軍到秘書承
一、人生轉折點:竟陵王司徒法曹行參軍
二、青雲直上:超遷秘書丞考論
第三節 穩步升進的中樞要職——從丹陽丞到中書郎
結語
第三章 性情形象——高傲進取的少年天才
第一節 高門之傲——貴族社會崩壞初期的貴族與寒門之爭
一、王融與沈昭略的衝突
二、宋齊王氏對寒門的排斥
三、宋齊時代寒門與高門的同化與對抗
第二節 少年天才——作為永明時代偶像的王融
一、聲蘭貸北的文化偶像
二、「王融稱字不稱名」辯
第三節 外交表現——北伐收復與文化政策
一、「好功名」與北伐恢復
二、《議給虜書疏》中的文化征服主義
三、機鋒辯捷的外交應對
四、在北伐功名與文化征服主義之間
第四章 交際網路——以王融為中心的永明時代群像
第一節 恩主尊長——蕭子良、王儉
一、蕭子良:貴族文化的供養人
二、王儉:王氏族長眼中的後繼者
第二節 同僚友好——沈約與謝朓
一、沈約:同途殊歸的兩代學士
二、謝朓:銖兩悉稱的詩文對手
第三節 追隨者——范雲及其他
一、范雲:年長的追隨者
二、部曲賓客
第五章 悲劇落幕——從永明政局看擁立竟陵政變始末
第一節 時代背景——長治久安后的急劇震蕩
一、南北朝史上轉折性的一年
二、深層透視政變舞台的基本構成
第二節 蕭齊前中期王朝核心構造——世代傳承與風氣轉變
一、齊高帝、武帝朝務實尚儉的寒門家風
二、第三代繼承人的轉變:文惠、竟陵的文雅奢侈傾向
三、蕭齊皇室四角穩定結構及其崩壞
四、西昌侯蕭鸞:貴族政治中的危險因素
五、晉宋故事:蕭子良登位的現實可能性
第三節 永明政局大勢——貴族集團與寒門集團的對峙
一、貴族路線:王儉、文惠與竟陵
二、寒人路線:蕭鸞、寒門武將與武帝東宮親信
三、王儉與王晏及中書舍人群之爭
第四節 政變始末——文獻謎團中隱藏的真相
一、三種版本的政變物語
二、政變中的王融
結束語:在歷史中浮沉變遷的王融像
文學篇
序章 在歷史中定型的王融文學全景
第一節 王融文學的文獻構成
一、正史
二、總集
三、別集
四、類書
五、其他文獻
第二節 王融文學的歷史評價
第六章 宮廷禮儀中的王融文學(上)——金縷玉衣式的《三月三日曲水詩序》
第一節 《曲水詩序》的時代文化背景
第二節 《曲水詩序》的文本分析
一、典雅平正:文章的整體構成
二、金縷玉衣般的手法:以典故推進敘述
三、文脈的潛進暗轉
四、用典的各種特殊手法
第三節 《曲水詩序》的周邊問題
一、《曲水詩序》譜系的展開:與顏延之作的比較兼與森野繁夫商榷
二、王融宮廷文學的特徵:與《齊明王歌辭》的比照
結語
第七章 宮廷禮儀中的王融文學(下)——《齊文惠太子哀策文》與貴族文學程式
第一節 文學的程式——王融、謝朓《哀策文》合論
一、短序部分
二、哀辭部分
第二節 禮儀現場的功能——哀策文和中世皇室葬禮
第三節 從哀策文發展史看南朝文學的儀式性演進
結語:文學程式的意義
第八章 永明政治中的王融文學——兩屆《策秀才文》中的時政書寫
第一節 如何解讀文學中的政治書寫
第二節 《永明九年策秀才文》解讀——農業、刑法、財政、歷律
一、問治道:形式性的總問
二、問農耕:兩難困境下的試題策略
三、問刑法:永明詳定律注的回聲
四、問錢貨:經濟問題與門閥政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