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3*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反抗虛無-論中國新文學的歷史主題 ISBN:9787030751805 出版社:科學 著編譯者:李怡 叢書名:四川大學中國語言文學與中華文化全球傳 頁數:285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69288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是著者多年新文學研究成果的彙編,主題是挖掘百年中國新文學歷史演變的基本問題。在作者看來,歷史的過程之所以值得我們一再重述和審視,就是因為人們太容易遺忘,又因為遺忘而常常不自覺地自蹈虛無主義的覆轍,歷史的教訓總是被我們拋之腦後。「反抗虛無」就是銘記過往,警示後人。本書分「現代性」「國與族」「地方」「文獻」四個專題編列。這四個專題處在當今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的前沿,著者的論述是對相關專題的積極介入。論著涉及的論題可以讓我們了解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在當前的學術動向,對於推動上述領域的思考具有重要的價值。 本書可供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方向的學者、師生和文學愛好者閱讀。作者簡介 李怡,1966年6月生於重慶,1984年就讀於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2003年獲得文學博士學位。現為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博士生導師。先後擔任西南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教授,兼任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魯迅研究會副會長兼基礎教育分會會長。主要從事中國現代詩歌、魯迅及中國現代文藝思潮研究。出版過學術論著《中國現代新詩與古典詩歌傳統》《現代四川文學的巴蜀文化闡釋》《為了現代的人生——魯迅閱讀筆記》《中國現代詩歌欣賞》《日本體驗與中國現代文學的發生》《作為方法的「民國」》《文史對話與大文學史觀》等。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國家「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獲獎者,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目錄 序小引 面對「虛無」的「方法」 現代性 「重估現代性」思潮與中國現代文學傳統的再認識 論中國現代詩論的現代性問題 反現代性:從學衡派到「後現代」? 論「學衡派」與五四新文學運動 探尋「與傳統有關」的「現代化」——朱自清的中國現代新詩論 新時期文化思潮中的「啟蒙」、「國學」與「新國學」 國與族 國家觀念與民族情懷的齟齬——陳銓的文學追求及其歷史命運 復興什麼,為什麼復興?——郭沫若的民族復興思想一瞥 張力結構與聞一多的文化和文學選擇 少數民族知識、地方性知識與知識等級問題 地方 成都與中國現代文學發生的地方路徑問題 中國早期新詩探索的四川氛圍與地方路徑 地方性文學報刊之於現代文學的史料價值 郭沫若與中國傳統文化的問題 文學的區域特色如何成為可能——以巴金與巴蜀文化關係為例 文獻 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的文獻史料:問題與方法 百年中國新文學史料的保存、整理與研究 在民國歷史中重新發現現代文學 近現代私人日記與中國現代文學文獻研究——一個亟待展開的學術領域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