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常見藥用植物識別與應用 姬生國 9787523206508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NT$560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7*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廣東常見藥用植物識別與應用
ISBN:9787523206508
出版社: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著編譯者:姬生國
頁數:254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79675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我國的中草藥資源豐富,使用歷史悠久。多數中草藥在民間被廣泛認知,特別是在我國南方諸省形成了以嶺南藥用植物為主的嶺南中草藥學科體系,民間以涼茶、煲湯等形成了獨特的膳食習慣和文化。中草藥作為我國傳統中醫藥文化的載體,其真偽優劣與藥效的高低以及毒副作用的大小有密切的聯繫。由於生態環境不同,植物品種的多樣性,採收及加工方法的不同,對其質量的影響較大,且存在安全隱患。鑒於此,我們編寫了並出版了《南方中草藥識別與家庭應用》《嶺南藥用植物識別與使用手冊》《廣東常見藥用植物識別與應用》等系列科普圖書,讓廣大人民群眾更易識別並了解中草藥知識。
《廣東常見藥用植物識別與應用》收載廣東地區常見藥用植物124種,附有原植物和局部特寫圖像300餘幅。收載品種均採用圖文並茂的形式介紹,每種中草藥概述了其別名、學名、識別、生境分佈、性能主治、選方等。附有編者實地拍攝的植物整體圖像及展示部分主要識別特徵的特寫圖像,注重表現植物的形態特徵,特別是葉、花、果實及其他與相類似植物的區別特徵,以便讀者更加準確地識別和鑒定。

作者簡介
姬生國,教授,復旦大學生藥學博士,廣東藥科大學新葯研發中心主任。兼任中國商品學會中藥專業委員會副會長、世界中醫藥聯合會中藥鑒定專業委員會理事會常務理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新葯審評專家、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學位論文評審專家。Analytical Letters、Journal of Food Composition and Analysis、《中國藥房》等雜誌審稿人。
長期從事中藥質量評價及中藥活性成分篩選研究。主持和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省、市科研及企業合作項目15項;在Spectrochim Acta Part A、Carbohydrate Polymers等雜誌發表學術論文120餘篇;主編與參編各類教材、專著20餘部;獲得省部級科技成果二等獎3項,三等獎1項。主要研究方向:中藥資源與開發;中藥活性成分篩選及中藥新葯研究;藥用植物、中藥材基因鑒定。研究內容包括中藥新葯研究;中藥質量評價研究;中藥綜合利用及深加工產品研究等。

目錄

前言/序言
我國的中草藥資源豐富,使用歷史悠久。多數中草藥在民間被廣泛認知,特別是在我國南方諸省形成了以嶺南藥用植物為主的嶺南中草藥學科體系,民間以涼茶、煲湯等形成了獨特的膳食習慣和文化。中草藥作為我國傳統中醫藥文化的載體,其真偽優劣與藥效的高低以及毒副作用的大小有密切的聯繫。由於生態環境不同,植物品種的多樣性,採收及加工方法的不同,對其質量的影響較大,且存在安全隱患。鑒於此,我們編寫了並出版了《南方中草藥識別與家庭應用》《嶺南藥用植物識別與使用手冊》《廣東常見藥用植物識別與應用》等系列科普圖書,讓廣大人民群眾更易識別並了解中草藥知識。
本書收載廣東地區常見藥用植物124種,附有原植物和局部特寫圖像300餘幅。收載品種均採用圖文並茂的形式介紹,每種中草藥概述了其別名、學名、識別、生境分佈、性能主治、選方等。附有編者實地拍攝的植物整體圖像及展示部分主要識別特徵的特寫圖像,注重表現植物的形態特徵,特別是葉、花、果實及其他與相類似植物的區別特徵,以便讀者更加準確地識別和鑒定。
編著本書的參考資料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20年版)、《中國植物志》、《廣東植物志》《中華本草》《全國中草藥彙編》(第三版)《中藥大辭典》(第二版)等。
由於編寫水平有限,本書中不免有疏漏之處,敬請讀者批評指正。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