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文學-媒介 文本和敘事 王金芝 9787536099524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花城
NT$318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4*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網絡文學-媒介 文本和敘事
ISBN:9787536099524
出版社:花城
著編譯者:王金芝
叢書名:廣東青年批評家叢書
頁數:230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78897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中國網路文學是媒介變革或新媒介的偏向所產生的結果,是當下參与人數非常多、文本傳播非常廣的文學現象。
《網路文學:媒介、文本和敘事》主要呈現媒介視域下網路文學的生態、文本、敘事模式的轉變及其特徵:在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和中國當代文學的拓展中定位網路文學,觀照其起源、生產和消費;在網路機制、故事消費和身體敘述中研究其文本特徵和敘事空間;在賽博空間新符號和新現實中考察新媒介和網路文學的發展趨勢。

作者簡介
王金芝,山東曹縣人,中國文藝理論學會網路文學研究分會理事、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廣東省作家協會會員、羊城青年文藝評論家。
現供職于廣東省作家協會,主要研究方向:網路文學、當代文學和媒介文化。出版《網路小說影視改編研究》(合著)。在《南方文壇》《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揚州大學學報》《長江文藝》《中國藝術報》《社會科學報》等報刊和中國文藝評論網、中國作家網、「文學新批評」等新媒體上發表文章60餘篇。獲獎若干。

目錄
第一章 媒介與形態
網路機制和網路文學的三副面孔
第二章 媒介與起源
早期網際網路技術驅動和當代文學虛擬空間拓展
《大連金州沒有眼淚》:中文網際網路第一篇出圈的網路散文
第三章 媒介與生產
媒介視域下中國網路文學敘事生產的進路、特徵和新趨向
第四章 媒介與消費
中國網路文學的商業模式和消費邏輯
免費閱讀來勢洶洶,網路文學面臨的新機遇和新挑戰
劇本殺:新文學、新消費、新文化
第五章 文本與敘事
網路文學的性別文本和身體敘事
第六章 文本與空間
女性意識的擴張與消費社會的傀儡——女性網路文學空間的意義和局限
第七章 敘事與拓展
網路文學IP改編的敘事再生產和消費
第八章 媒介新趨向
元宇宙未來人類圖景和元宇宙批判
後記

前言/序言
王金芝的工作單位是廣東省作協創研部,但最近兩年主要工作在《粵港澳大灣區文學評論》的編輯部,因此,我們也算是同事。我對她的為人和工作多少有些了解,她是一個有文學情懷、對學術很執著也有追求的青年批評家。祝賀她的新著入選「廣東青年批評家叢書」並順利出版!
說實話,我對網路文學不熟悉,按理來說不太適合寫序,但另一方面,我又覺得網路文學是當前中國文學的重要存在,具有無法迴避的意義。所以,也想藉著閱讀這本書的機會增加一些對網路文學的認識,於是就應承了下來,寫下了以下的一些閱讀體會。
毫無疑問,網路文學是高科技的產物。換個角度說,是文學藉助科技,脫離紙質的羈絆,更自由地生長和延展。它大大地解放了文學,卻也帶來了一些新的難題。最直接的一個就是文學的範疇——究竟什麼是文學?這個問題其實是個老問題,但在紙媒時代,發表的難度對這一問題做了很好的遮蔽——發表很難,只有公開發表才能稱得上文學,否則就難進入文學之門。
網路的出現極大地改變了以往的文學環境,也讓什麼是文學的問題困境充分凸顯。在網路中,幾乎不需要任何篩選,只要它給自己命名為文學,就可以作為文學作品公開發表,出現在大眾面前。一些文學網站,雖然有發表標準,但與傳統紙質媒體完全無法相比這是任何人都無法改變的現實。人們無法迴避,必須直面。因此,關於網路文學的定義、價值、文學性等問題的爭議不絕於耳,也始終沒有定論。
這確實是個難有答案的問題。從積極面來說,網路文學讓更多人接觸到了文學。沒有了出版、發表的艱難,任何人,只要你熱愛寫作、熱愛文學,就可以自由地發表作品;從消極面說,網路文學的水準難以得到充分保障,必然是參差不齊的模樣。而且,受網路媒介的影響,文學最重要的生長點是市場、金錢,因此,它的重要指標之一是創作速度,作品也就不可能精心打磨,其結果是粗製濫造的作品多,精緻的作品非常少。從內容上來說,也是基本上集中在通俗故事類型,很少看到具有較高思想藝術水平的作品。
網路文學也給文學評論家們提出了難題。因為創作量太大,評論家無法做出完全閱讀,也就很難做出自己的價值評判。當然,就網路文學而言,文學評論對它們也沒有什麼意義。它們追求的是讀者、效益,專業讀者的批評不是他們在意的問題。
但是,網路文學的影響力卻無法忽略,文學批評必須要進行關注,發出自己的聲音。在純文學一片蕭條、影響力嚴重萎縮的背景下,網路文學卻擁有著相當大的讀者市場,對社會大眾產生著無形卻巨大的影響力。不管怎麼說,這都是值得我們深入關注和認真思考的文學現象。
王金芝是一名「80后」。她們這一代人,在青春時代就遭遇到高科技,因此,對網路媒體等技術的應用非常熟練,對網路文學的興趣和熱情也很高。她關注網路文學,我以為是很正常,也是非常合適的。比較起我們這些「60后」或年齡更長的群體,這一代人們與網路文學的關係更密切,也更有發言權。
她的這本書就充分體現了這一點。這本書匯聚了近年來在網路文學上的研究成果。著作的副標題為「媒介、文本和敘事」,內容也包括兩部分,其一是網路文學的媒介問題,包括與之相關的生產和消費問題,其二是文本內部的敘事,包括性別、消費意識等問題。說實話,對於網路文學相關的媒介,包括元宇宙等問題,我了解甚少,只是閱讀其中的文本研究部分,感覺比較熟悉,也覺得她的文本分析能力很不錯,特別是能夠從海量的文本閱讀中找到典型性的材料,非常不容易。可以看得出,她對網路文學的熱情頗高,花費的工夫也是相當大的。
所以,對於這本書的學術質量,我沒有充分的評價能力,但我對它選題的意義,以及作者為此做出的努力充分認可。我相信,這本著作在王金芝的文學批評道路上具有基礎價值,也能為中國的網路文學研究留下堅實的一頁。
是為序。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