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江山色-元代繪畫 (1279-1368) 高居翰 9787108076359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NT$623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8*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隔江山色-元代繪畫 (1279-1368)
ISBN:9787108076359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著編譯者:高居翰
叢書名:中國古代晚期繪畫史
頁數:207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79306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在中國歷史中,元代是一個「文化衰落」的時期,異族統治、科舉廢弛、經濟凋敝,給文人的精神世界蒙上了一層灰色,然而當他們轉借書山畫水以寄託生命時,卻掀起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繪畫革命」。 本書對元代繪畫史進行了通盤梳理,以元代最富特色的山水畫為主線,從元初的鄭思肖、龔開、錢選等「遺民」畫家,講到古法新制、以《水村圖》開創新風格的趙孟頫;從元中期師法院畫的盛懋、摹照「董巨」的吳鎮等「保守派」代表,講至元末個人主義盛行背景下,黃公望、倪瓚等人如何開拓風氣創作《富春山居圖》《榮膝齋圖》等的典範作品。在山水畫之外,亦兼論及花鳥、人物、墨竹墨梅等畫科在元代的發展。不僅有細緻入微的風格分析,也將時代、社會、文化、思潮融入畫史變遷的宏闊視角,由此印證了元代繪畫如何在對宋畫之「反動」和唐五代傳統的繼承上,發展出自己嶄新的面貌——簡淡天真、樸實無華、不求形似。

作者簡介

高居翰(1926-2014),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藝術史教授,1997年獲該校終身成就獎;亦曾長期擔任華盛頓弗利爾美術館中國書畫部顧問。2010年,史密森尼爾學會曾授予其查爾斯·朗·弗利爾獎章(Charles Lang Freer Medal),表彰他在亞洲和近東藝術史研究中的傑出貢獻。其作品融會了廣博深厚的學識與細膩敏感的閱畫經驗,皆是通過風格分析研究中國繪畫史的典範,主要著述包括《圖說中國繪畫史》《隔江山色:元代繪畫》《江岸送別:明代初期與中期繪畫》《山外山:晚明繪畫》《氣勢撼人:十七世紀中國繪畫中的自然與風格》《畫家生涯:傳統中國畫家的生活與工作》《致用與娛情:大清盛世的世俗繪畫》等。

目錄

三聯簡體版新序
致中文讀者
英文原版序
第一章 元代繪畫的肇始
第一節 元代畫壇的變革
第二節 業餘文人畫
第三節 元代的讀書人
第四節 遺民
鄭思肖
龔開
錢選
第五節 趙孟頫
第二章 山水畫的保守潮流
第一節 趙孟的同輩與傳人
高克恭
陳琳
盛懋
第二節 吳鎮
第三節 馬夏畫派的傳人
孫君澤
張遠
第四節 李郭派的傳人
唐棣
姚彥卿
朱德潤
曹知白
第三章 元代末期山水畫
第一節 元四大家其中三位
黃公望
倪瓚
王蒙
第二節 方從義
第三節 次要的蘇州畫家
馬琬
趙原
陳汝言
徐賁
第四章 人物、花鳥、墨竹與墨梅
第一節 元代的人物畫
顏輝與達摩圖
因陀羅
劉貫道
張渥
陳汝言
任仁發
第二節 花鳥畫
孟玉澗
陳琳
王淵
第三節 竹、蘭、梅
李衎
吳太素
王冕
普明
趙孟頫
第四節 寫實主義與表現主義
吳鎮
倪瓚
註釋
參考書目
圖版

目錄


索引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