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間文學大系.說唱.遼寧卷.隋唐演義分卷 (一) 9787519051891 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中國民間文藝家協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國文聯
NT$4,325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8*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中國民間文學大系.說唱.遼寧卷.隋唐演義分卷 (一)
ISBN:9787519051891
出版社:中國文聯
著編譯者: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
頁數:433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79068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簡體書】 中國民間文學大系.說唱.遼寧卷.隋唐演義分卷 (一) 787519051891 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

內容簡介
《中國民間文學大系(說唱遼寧卷隋唐演義分卷1)》以弘揚優秀的民族民間文化藝術為本,入選了近百年來在遼寧地區廣泛流傳優秀長篇評書。這部書經過長期實踐,在聽眾中曾產生過很大的影響。評書《隋唐演義》,又名《大隋唐》,故事源於清代褚人獲小說《隋唐演義》、鴛湖漁叟小說《說唐演義全傳》。原小說只有20多萬字,這部書經過歷代藝人編撰演出,加工潤色,不斷豐富,不斷提高,細節的描述和結構安排合理,藝術特色鮮明。田連元《隋唐演義》演出本共230回,150餘萬字,分為兩卷,每卷115回。此為一卷。

目錄
概述
凡例
第一回
傳童謠楊堅生疑竇
覬神位晉王布死局
第二回
茶樹崗李淵蒙難
臨潼山秦瓊救駕
第三回
秦叔寶莽撞攔轎
蔡知縣受驚鞭責
第四回
染風寒長病客棧
短盤纏久困異鄉
第五回
黃驃插草三不賣
金?離身兩手空
第六回
透骨龍得遇伯樂
單雄信難辨馬主
第七回
秦叔寶拆字更名
王伯當巧會恩公
第八回
赴山東欲殺秦瓊
病客房險葬荒郊
第九回
逢故交知己訴往事
重義氣兄弟起干戈
第十回
唐國公驚惶搭弓
單雄忠無辜中箭
第十一回
三清觀老道妙算
二賢莊家眷苦留
第十二回
天堂縣辭別眾友
皂角林夜遇賊人
第十三回
吳廣見財打悶棍
秦瓊避險傷惡人
第十四回
鄒衍談天單通斡旋
從寬發落秦瓊充軍
第十五回
失珍珠上官狄尋死
扶危困秦叔寶上山
第十六回
磨盤山齊彪還寶
聚義村天王立擂
第十七回
比拳腳二差落敗
顯身手一招制勝
第十八回
佯敗式周全史大奈
裝病體免受殺威棒
第十九回
張宅大廳兄弟洗塵
王府二堂姑侄相會
第二十回
後花園傳槍遞?
十字街打拳舞錘
第二十一回
惡奴欺人毆少年
好漢濟困逢義子
第二十二回
練對錘羅藝收親兵
擺雙銅王爺憶當年
第二十三回
伍監軍登門巧言令色
羅王爺應對藏怒宿怨
第二十四回
舞雙?力砸馬順
驚戰馬拖死彭良
第二十五回
二賢庄得贈響馬圖
任縣城失竊透骨龍
第二十六回
羅士信蠻力分雙牛
王君可設宴還良駒
第二十七回
大王莊恩收放牛漢
專諸巷義修四合院
第二十八回
見唐璧留任濟南府
獻壽禮夠奔長安城
第二十九回
秦叔寶渡河搭賊船
齊國遠劫財跪甲板
第三十回
齊百萬仗勢欺民
紙活匠背走江湖
第三十一回
承福寺祈請福祉
報恩祠供奉恩公
第三十二回
王家店內迎新年
楊素府中起爭端
第三十三回
逛燈節兄弟猜謎
擺硬弓好漢自傲
第三十四回
雄闊海拉弓驚看客
齊國遠逞強笑眾人
第三十五回
天寶大將力斷霸王弓
紫面天王臊取鑌鐵棍
第三十六回
遇惡少婉兒遭劫難
抱不平兄弟入相府
第三十七回
救婉兒大鬧玉屏樓
殺成祥縱火太師府
第三十八回
鬧花燈七煞反長安
闖重圍群雄陷速遭
第三十九回
道盡途窮匿王府
絕處逢生遇姨丈
第四十回
宇文成都搜王府
昌平王爺護竹林
第四十一回
陽奉陰違得寵信
廢長立幼埋禍根
第四十二回
晉王弒父謀東宮
楊廣欺娘行亂倫
第四十三回
楊廣鴆兄登大寶
建章罵殿滅滿門
第四十四回
東阿縣凈牢大赦
小?村周窮恤匱
第四十五回
破草屋饔飧不繼
罪衣褲當銀買米
第四十六回
斑鳩店咬金賣竹?
綢緞莊張豐畏莽漢
第四十七回
吝嗇鬼發喪買布
凈街王訛銀吃席
第四十八叵
會友樓小二欺貧客
武南庄尤通遇豪傑
第四十九回
暗藏機鋒尖刀剄肉
心悅誠服道弟稱兄
第五十回
程咬金贈銀謝友鄰
尤俊達訪友探盟母
第五十一回
兩老太投緣憶當年
二弟兄習武言宏願
第五十二回
苦練習夜成三板斧
馴烈馬驏騎一溜煙
第五十三回
靠山王積銀充國庫
尤俊達定策劫皇綱
第五十四回
長葉林響馬蹲守
小孤山程爺攔路
第五十五回
靠山王限期追官銀
徐縣令當堂責二差
第五十六回
秦叔寶初探武南庄
尤俊達高搭喪事樓
第五十七回
秦叔寶再探武南庄
尤俊達設擺鴻門宴
第五十八回
涼亭前尤通摔杯為號
長廊邊咬金一意孤行
第五十九回
發小重逢無可諱言
兄弟舉杯瞞天過海
第六十回
兩肋庄秦瓊奔走岔道
沿海縣好漢自投羅網
第六十一回
染面塗須詐登州
改名換姓誘官兵
第六十二回
假秦瓊自不量力
真叔寶手到擒來
第六十三回
靠山王親臨望海樓
假程達自投登州府
第六十四回
秦叔寶轅門問斬
上官狄法場辨兄
第六十五回
楊林帥堂認義子
王爺家宴論英雄
第六十六回
二響馬端斧托叉
靠山王贈甲賜槍
第六十七回
得金鈴辭別登州
領龍票重回濟南
第六十八回
單雄信撒帖邀祝壽
程咬金攔路劫賀禮
第六十九回
旗牌官倒綁咬金
眾響馬解救知節
第七十回
誇豪富群傑獻禮
打欠條咬金露白
第七十一回
群雄暢飲親疏有別
咬金舉杯搬弄是非
第七十二回
羅成氣盛唇槍舌劍
單通難愜針尖麥芒
第七十三回
羅士信牛力分二士
賈家樓歃血結金蘭
第七十四回
秦瓊仗義毀龍票
楊林寵將赴濟南
第七十五回
兩好漢赴死劈轅門
秦叔寶獻計保響馬
第七十六回
靠山王押銀赴長安
筷子令布陣反山東
第七十七回
劫牢獄出其不意
燒糧庫聲東擊西
第七十八回
賈家酒樓見盟單
秦府老少人囚車
第七十九回
抗唐璧羅士信發威
迎王爺魏文通獻媚
第八十回
見楊王君暗臣蔽
擺酒宴醉論香舞
第八十一回
張紫燕申冤認義父
靠山王借興點

前言/序言
5000多年的中華文化
源遠流長、燦爛輝煌,滋
養著中華民族生生不息、
發展壯大,積淀著中華民
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鐫
刻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
標識,也蘊藏著解決當代
人類面臨難題的傳統智慧
,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
值觀的精神之源,更是我
們在世界文化中站穩腳跟
的堅實根基。中華優秀傳
統文化是我們必須世代傳
承的文化根脈、文化基因
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
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中國夢的歷史進程中,追
溯中華文化的源流、探究
中華文化的傳續、前瞻中
華文化的走向,對於為中
華民族精神家園立根鑄魂
、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
主義事業發展凝心聚力,
具有重大意義。
編纂出版《中國民間
文學大系》(以下簡稱《
大系》)是新時代傳承發
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國
家級重點工程。黨的十八
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
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中
華文化的傳承發展。
2017年1月,中央印發《
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
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
(以下簡稱《意見》),
編纂出版《大系》列為其
中的重大工程。《意見》
從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
國夢的高度,深刻闡述了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
展的重要意義、指導思想
、基本原則和總體目標,
對傳承發展工程的主要內
容、重點任務、組織實施
和保障措施等作出了重要
部署,是當前和今後一個
時期指導我們傳承發展好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
遵循。民間文學是中華優
秀傳統文化中最主要的基
礎資源之一,它鮮明而又
直接地反映著人民群眾的
日常生活和價值觀、審美
觀。中國民間文學大系出
版工程(以下簡稱大系出
版工程)由中國文聯負責
組織實施,是中華優秀傳
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重
點項目之一,也是中國民
間文學遺產搶救保護與傳
承的民心工程。這一工程
的主要任務是以客觀、科
學、理性的態度,收集整
理民間口頭文學作品及理
論方面的原創文獻,編纂
出版《大系》大型文庫,
完善中國口頭文學遺產數
據庫,為中華民族保留珍
貴鮮活的民間文化記憶。
在編纂同時,開展一系列
以中國民間文學為主題的
社會宣傳活動,促進全社
會共同參与民間文學的發
掘、傳播、保護,形成全
社會熱愛、傳承優秀傳統
民間文學的熱潮,形成德
在民間、藝在民間、文在
民間的共識,推動民間文
學民間文學產生於民間,
流傳於民間,具有與生俱
來的人民性。習近平總書
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
講話中指出,「人民既是
歷史的創造者、也是歷史
的見證者,既是歷史的『
劇中人』、也是歷史的『劇
作者』」。因為民間文學活
動本身就是人民的審美生
活,是人民不可缺少的生
活樣式,具有濃厚的生活
屬性。民眾在表演和傳播
民間文學時,就是在經歷
一種獨特的生活方式。人
民創作、人民傳播和人民
享受,是民間文學人民性
的具體表現,
民間文學是培育和踐
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
重要載體。首先,民間文
學是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
,是中華民族祖祖輩輩集
體智慧的結晶,積淀著中
華民族特有的極為豐富的
思想道德和文化意識形態
。其次,民間文學是人民
群眾自己的文學和學問,
具有最為廣泛的人民性,
沒有哪一種文學藝術形式
擁有如此眾多的作者和觀
眾。它對人們的生活方式
和思想觀念所產生的潛移
默化影響也是最為深刻和
久遠的。再次,民間文學
是人民群眾最為喜聞樂見
和熟悉的審美方式,也是
最為便利的文學活動形式
。每個地方都有祖輩延續
下來的傳說、故事、歌謠
、諺語、小戲、說唱等等
,為當地人耳熟能詳。這
些民間文學一旦進入當地
人的生活世界,便釋放出
強大的感化能量。
新中國成立后,黨和
政府十分重視民間文藝的
傳承保護。民間文學搜集
搶救整理成果豐碩,為編
纂出版《大系》奠定了堅
實基礎。1950年3月,我
國民間文學、民間戲劇。
民間音樂、民間美術、民
間舞蹈等領域的文藝家與
研究家發起成立了中國民
間文藝研究會(以下簡稱
民研會;1987年更名為
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
開始在全國範圍內統一組
織實施中國民間文藝的傳
承與研究工作。在民研會
成立大會上,代表們討論
並通過了《徵集民間文藝
資料辦法》。1979年9月
,全國少數民族民間歌手
、民間詩人座談會在京召
開,眾多民間歌手和藝人
恢複名譽,搶救保護民族
民間文化遺產工作也隨之
重啟。1984年2月,中宣
部印發《關於加強少數民
族文學研究和資料搜集工
作的通知》。同年5月,
文化部、國家民委、民研
會印發《關於編輯出版《
中國民間故事集成>《中
國歌謠集成>《中國諺語
集成》的通知》,全國各
地大批民間文藝專家和民
間文藝工作者代表們會聚
起來,形成強大的學術力
量和社會力量,開始了民
間文學搶救整理工作。
1987年至2009年,在全
國普查、採錄的基礎上,
全國各地民間文學「三套
集成」陸續編輯出版。「三
套集成」從醞釀、立項到
全面實施,歷經近30年,
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不
含重慶、港澳台)編纂出
版90卷(102冊),總計
1億多字,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