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治理創新與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 方? 9787307237735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武漢大學
NT$432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9*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基層治理創新與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
ISBN:9787307237735
出版社:武漢大學
著編譯者:方?
頁數:244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77760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作者在跨學科視域下,力求理論話語有新的創造、新的表達,進而豐富文明實踐研究的話語體系。一方面,結合中國式現代化、人類文明新形態、中國模式、中國道路、中國精神、中國特色志願服務體系等理論來分析新時代文明實踐的類型與內涵、建設手段與方式、實現機制與策略;另一方面,注重定性研究的同時,以實證數據檢驗建設過程中具有可行性、推廣性、原創性的經驗。 作者改變以往單一維度的研究套路,將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作為一項複雜系統工程,從「需要與資源」「主體與結構」「方法與手段」「目標與結果」四個子系統層面,整體性考量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的構成、現狀及改進,這有助於揭示文明實踐推動基層善治的邏輯理路。 該書的最大優點在於「接地氣」,著力把基層治理創新與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的經驗與做法、存在的問題與短板、亟待破解的難點與堵點、深化拓展的方法與路徑搞清楚,並探索其中規律,凸顯黨的十八大以來湖北精神文明建設豐碩成果以及新時代文明實踐在荊楚大地的文化特色、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用鮮活的案例和真實的訪談,陳述觀點、闡釋理論、剖析問題、提出建議。

作者簡介

方?,湖北武漢人,管理學博士、政治學博士后,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南民族大學公共管理碩士(MPA)教育中心常務副主任,湖北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入選「國家民委中青年英才培養計劃」「湖北省優秀青年社科人才」培養計劃,擔任《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公共管理」學科部分條目撰稿人,主持和完成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10項。出版著作和教材6部,發表學術論文50多篇。研究論著獲全國民族研究優秀成果獎三等獎、湖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民政部全國民政政策理論研究成果獎一等獎。

目錄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思想淵源和價值意蘊
第二節 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研究檢視及述評
第三節 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的研究視角、方法與框架
第二章 從碎片到整體: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的需要與資源子系統
第一節 整體性文明實踐何以可能:「大實踐」模式構建的學理邏輯
第二節 跨層級整合: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三級體系協同建設
第三節 跨部門整合: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部門資源聯動共享
第四節 跨功能整合:縣級融媒體中心與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深度融合
第三章 從脫嵌到嵌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的主體與結構子系統
第一節 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參与基層社會治理的嵌入性視角
第二節 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參与基層社會治理的嵌人性分析:潁上縣的治理經驗
第三節 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參与基層社會治理的阻滯因素
第四節 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參与基層社會治理的嵌入路徑
第四章 從平面到立體: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的方法與手段子系統
第一節 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空間建構與符號傳播
第二節 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智慧雲平台設計及實現
第三節 把天線接到地上: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線上+線下」建設的隴南模式
第四節 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的方法與手段創新
第五章 從單一到綜合: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的目標與結果子系統
第一節 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績效評估的意義及難點
第二節 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績效評估指標體系構建
第三節 武漢市黃陂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績效考核的實證檢測
第四節 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績效評估體系構建的策略
第六章 以深化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推進基層治理創新
第一節 創新跨層級跨部門跨功能的整體性文明實踐模式
第二節 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有效參与基層社會治理
第三節 打造雲網融合的立體式文明實踐平台矩陣
第四節 構建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績效評估體系
參考文獻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