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8*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國際儒學論叢.第13輯 ISBN:9787522821443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 著編譯者:劉雲超 頁數:326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77618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國際儒學論叢》是山東社會科學院主辦的以儒學研究為主旨的學術集刊,其宗旨是「以文會友,以友輔仁」,對待學術爭鳴的態度是「以仁心說,以學心聽,以公心辯」。儒學產生於百家爭鳴的時代,也將在國際化的百家爭鳴中創新發展。本輯刊2019年被收入我社的集刊名錄。《國際儒學論叢》(第13輯)分為多個專題,組織了海內外學者關於儒學研究方面的文章,論題涉及先秦儒家、宋明理學、新儒家,反映了國際儒學研究的一些新動向和新發展。目錄 名家訪談中國禮樂文化的深刻內涵與典範意義——彭林教授訪談 海外儒學研究 禮是本性:孟子禮論及其現代繼承 為鄉村儒家文化資源開發利用建言——全南康津郡明發堂案例分析 睡隱姜沆的研究史及其翻譯 禮學研究 方心曲領流變考——兼論國博藏《大駕鹵簿圖書》年代問題 皮弁之服用帛用布考——兼論禮服用色的吉凶、尊卑原則 江永深衣考及其書寫嬗變 經學研究 《孟子》中的國家生存之道 「無恥之恥,無恥矣」——《孟子》13·6譯法辨析 先秦兩漢儒學研究 漢初民間藏書與儒家典籍的傳承 「德」「仁」之間——儒家道德意識的起源 論揚雄對聖賢、君子的推崇——兼論揚雄對讖緯之學的解構 宋明儒學研究 傳統朱子學學術史分期及其理路 劉宗周儒學思想的演變邏輯 現當代新儒學研究 中國德性倫理傳統的哲學支柱、普遍精神及其可能貢獻 儒家的自我觀念略論 情理:「情感儒學」與「生活儒學」的核心概念——基於「新禮教」的思考 儒釋道會通研究 心跡無礙:《莊子義》中的孔子形象 中國古代儒道互補的美育思想研究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中的藏族孔子及儒學文化研究 儒學動態 挖掘儒家思想智慧,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儒學與全人類共同價值」學術研討會暨山東孔子學會第五屆會員代表大會學術綜述 儒學之境:儒家思想與文明互鑒——第九屆泰山文明論壇綜述 徵稿啟事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