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9*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以玩為生-遊戲競技中的對話與表達 ISBN:9787308241205 出版社:浙江大學 著編譯者:胡曉梅 頁數:222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78717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晨起,「我」背上千岩古劍,繼續在提瓦特大陸遨遊,並在旅途中與趙雲、孫尚香、蜀山派掌門徐長卿、蒲公英騎士琴結識。我們在前往銀月城探寶的路上遇到不少攔路虎,在鎖妖塔與納什男爵、煉獄亞龍以及維克茲大戰一場,還受邀在阿拉希高地參加法奧瑞斯國王與背叛者尼斐塞特一族的戰鬥。「我」無意間遇到了一位名叫小喬的女子在被人欺負,「我」懷著一股俠氣,收小喬為徒,帶著她一同遊歷仙境 這不是生活中的場景,也不是小說或電影的情節,這是玩家在網路遊戲虛擬世界中遊歷成長、縱橫馳騁的日常。通勤的路上或是下課的間隙,玩家捧著手機全神貫注,那橫著的屏幕和迅速移動的雙手,表明他們在此刻已切換到另一個頻道,開啟在另一個世界的生活。 那麼,他們在遊戲中以什麼樣的形象出現?他們扮演這個角色想要表達什麼?他們如何與其他人交往和對話,又如何在遊戲衍生產業中尋找到自己的位置? 立足於此,本書希望通過描述玩家怎麼「玩」,探訪遊戲之於他們的意義,為青少年玩家以及家庭和學校正確對待和管理遊戲行為提供一些思考。作者簡介 胡曉梅 浙大寧波理工學院傳媒與法學院教師,北京理工大學英語專業學士,浙江大學傳播學專業碩士、博士,香港中文大學、美國聖克勞德州立大學訪問學者,11歲男孩的媽媽,長期關注青少年網路行為,與愛玩遊戲的孩子交流溝通、鬥智斗勇。研究方向主要是網路遊戲、文化傳播,發表相關中英文論文數篇,作為主要參与者之一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主持10餘項省級和市級課題研究。目錄 序章第一部分 玩之本性:遊戲的前世與今生 第一章 遊戲的「前世」 第一節 古代遊戲的發展 第二節 中國古代經典遊戲 第二章 遊戲的「今生」 第一節 電子遊戲的總體發展 第二節 網路遊戲在中國的發展 第三節 網路遊戲主要類型 第二部分 玩之形式:遊戲世界中的自我表達 第一章 角色扮演:交融理想與現實的符號化呈現 第一節 為何偏偏是「它」 第二節 如何造就「它」 第二章 虛擬社交:與「陌生人」的交往日常 第一節 為你點贊的「陌生人」 第二節 若即若離的歸屬感 第三節 延伸的情誼 第三章 五殺、團滅與gg:另一個世界的話語體系 第一節 遊戲術語——日益大眾化的專業稱謂 第二節 玩家行話——複雜而多變的快捷交流 第三部分 玩之樂趣:關於「我是誰」的全新體驗 第一章 安能辨我是雌雄:遊戲中的性別轉換與性別意識 第一節 在遊戲中跨性別 第二節 遊戲中的性別意識體現 第三節 青少年玩家性別意識的發展 第二章 亂花漸欲迷人眼:遊戲中親密關係的形成與表現 第一節 《摩爾莊園》里的閨蜜 第二節 在《最終幻想14》里做戀人 第三節 親密關係的多重表達 第三章 春風得意馬蹄疾:遊戲中的成就感與權力體驗 第一節 自信滿足的「我」 第二節 傲嬌威嚴的「我」 第四部分 玩之產業:邊界模糊的競技與娛樂 第一章 電子競技:你所不知道的日與夜 第一節 電子競技日益進入主流話語 第二節 職業選手的真實畫像 第二章 代練與直播:玩家的幕後與台前 第一節 遊戲代練:隱身於玩家背後的上分高手 第二節 遊戲直播:被圍觀的對局與被欣賞的表達 第三章 電競解說者:個人風格與專業技術的交融 第一節 管窺電競解說員群體 第二節 電競解說員的外在形象 第三節 電競解說員的專業表達 第四節 直播中的電競解說員 第五部分 玩之指引:自我的辨析與回歸 第一章 虛擬世界:現實路上的休息站 第一節 遊戲的意義 第二節 玩家的人生規劃 第三節 穿越在虛擬和現實之間 第二章 電競愛好者:如深愛,用力愛 第一節 踏上電競科班之路 第二節 自我修鍊與自我提升 第三章 遊戲人生:且行且珍惜 第一節 網癮少年的樂與苦 第二節 家庭生活中的權力博弈 第三節 學校教育中的監管與疏導 第四節 在規範和引導下向陽而生 附錄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