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化新論 吳忠民 9787100226554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NT$687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6*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中國現代化新論
ISBN:9787100226554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著編譯者:吳忠民
頁數:385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77754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在理解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時,應當注重兩方面內容。第一,充分了解世界現代化的新趨勢。自二戰結束以來,現代化進入了新階段,表現出一些明顯的新趨向,例如以人為本的基本價值取向進入日常生活、市場競爭邏輯和社會保護邏輯成為現代社會賴以運行與發展的行為邏輯、現代化的共生性生存和發展的趨勢愈益凸顯等。第二,從五個維度關注現代化道路的主要影響因素:能否恰當有效地把握現代化的方向性目標、能否將自身的民族傳統與現代化建設形成有機結合、能否將現代化建設同自身的客觀自然資源以及國家規模狀況形成有效結合、民眾能否形成足夠的現代化內生動力、是否擁有一個有所作為的領導群體。這也是判斷現代化道路是否正確、可行、具有可持續性的重要尺度。

作者簡介

吳忠民,中共中央黨校一級教授,科社教研部副主任。1959年出生於青島市。1982年本科畢業於山東大學歷史系。1985年碩士生畢業於山東師範大學歷史系(師從胡濱教授)。1985年起在山東大學社會學系任教。1988年被破格聘為副教授;1992年又被破格聘為教授。1995年起,任山東大學社會學系主任、社會發展學院院長等職。2000年調至中共中央黨校科社教研部工作,曾任社會學教研室主任,現為中共中央黨校一級教授,科社教研部副主任、博士生導師,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入選者(1997),享受國家政府特殊津貼(1995)。 主要研究方向:社會公正研究、社會發展研究、社會矛盾研究。在《中國社會科學》《中國社會科學(英文版)》《社會學研究》《哲學研究》等重要學術刊物發表論文(獨立撰寫)200餘篇。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南方周末》等重要報紙發表文章100餘篇。獨立撰寫的著作有:《社會公正論》《走向公正的中國社會》《漸進模式與有效發展》《中國社會發展論》等。其研究成果有著很高的引用率和轉載率。其獨立撰寫的成果曾獲第一屆中國出版政府獎(圖書獎)提名獎(2007)、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四屆三個一百原創工程獎(2013)、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1994)等。

目錄

第一章 世界現代化的新趨向
一、不同歷史時期的現代化內容
二、現代生產力的新發展
三、以人為本的現實化
四、市場競爭邏輯和社會保護邏輯兩者的平衡推進
五、共生性趨勢愈益凸顯
第二章 世界現代化中級階段面臨的問題
一、現代化遠遠沒有結束
二、現代化中級階段面臨的幾個重要問題
三、如何有效地推進現代化建設
第三章 現代化道路的主要影響因素
一、現代化道路的多樣化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
二、現代化道路的主要影響因素
三、餘論
第四章 市場競爭邏輯和社會保護邏輯相輔相成
一、市場競爭邏輯和社會保護邏輯兩者缺一不可
二、市場競爭邏輯的積極功能
三、社會保護邏輯的積極功能
四、餘論
第五章 「資本至上陷阱」和「福利過度陷阱」的規避
一、「資本至上陷阱」:市場競爭邏輯的極化
二、「福利過度陷阱」:社會保護邏輯的極化
三、市場競爭邏輯和社會保護邏輯的平衡推進
第六章 中國現代化的張力及整合
一、共享的基本理念與社會成員的內在利益驅動之間的張力
二、社會活力和創造力與政府作為之間的張力
三、社會各個群體利益複雜化的訴求與社會整合之間的張力
四、自主性與對外開放之間的張力
第七章 中國現代化的乘數效應
一、現代化的乘數效應何以可能
二、中國現代化乘數效應得以形成的主要原因
三、中國現代化乘數效應的積極影響
四、中國現代化乘數效應的隱患及應對
第八章 中國現代化與世界現代化互動的必然性及內在優勢
一、每一個國家的現代化與世界現代化的不可分割性
二、判斷一個國家與世界現代化互動狀況的重要維度
三、中國有利於自身與世界現代化互動的內在獨特優勢
第九章 中國現代化與世界現代化的良性互動
一、中國現代化與世界現代化實現良性互動的時代良機
二、世界現代化對中國現代化的巨大推動作用
三、中國現代化對世界現代化的重要貢獻
四、餘論
第十章 中國現代化與世界現代化互動的主要特徵
一、中國現代化與世界現代化在經濟上的相互依賴相互促進
二、中國現代化的自主性推進
三、中國現代化對於國際關係基本格局新變化的積極影響
第十一章 中國現代化面臨的不利國際因素及應對
一、面臨發達國家先進生產力競爭的壓力
二、面臨美國為維護一己私利而進行的種種打壓
三、面臨大量發展中國家所帶來的大量社會風險
四、不利國際因素對中國現代化的負面效應及有限性
五、有效推動中國現代化與世界現代化兩者的良性互動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