稽古緒論校注 趙時春 9787573207470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上海古籍
NT$305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8*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稽古緒論校注
ISBN:9787573207470
出版社:上海古籍
著編譯者:趙時春
頁數:233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75348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稽古緒論》是趙時春企圖立言、垂諸後世的子學著作,《續修四庫全書》列入子部雜家類,基本可算是儒家子書,是明代中後期基於理學思潮而紛紛湧現的諸多子書之一。《校注》立足於思想史視角,設「題解」「註釋」兩欄目,註解詞語、釐清概念、疏通思想源流,試圖藉此揭示趙時春的思想,並定位該書在思想史上的地位與價值。

目錄

前言/序言
趙時春(1508——1567),字景仁,號浚谷,平涼(今甘肅平涼市)人,嘉靖五年進士,「嘉靖八才子」之一,歷任刑部主事、司經局校書、山東民兵食事、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山西巡撫、都督雁門等地軍務,著作有《平涼府志》13卷,《趙浚谷集》16卷,《洗心亭詩餘》1卷,《稽古緒論》2卷。趙時春為人堅持氣節,剛正不阿,關心國政,心系民生,同時,他又著文修史,闡發儒學思想,勤謹一生,孜孜以求。他曾率軍轉戰于山東、山西,為國效力,晚年定居平涼,低調著述,在去世前三年為平涼韓王府宗室所迫,移家至華亭硯峽的群山之中,鬱郁以歿。趙時春是一位有著崇高理想、高貴人格、淵博學識和較高文化成就的隴籍士大夫。在明代嘉靖年間的政壇和文壇上,他有著較大的影響,在隴右文化的發展歷程中,他更佔據著重要地位。今天,整理趟時春的著作,表彰他在文學、史學、思想等方面的成績,批判地弘揚其文化遺產,對於整理傳統文化典籍、發揚地域文化、促進新時代的文化建設,都有積極的學術意義。目前,趙時春的著作中,《趙浚谷集》《洗心亭詩餘》已整理出版,《平涼府志》正在整理之中,《稽古緒論》未見整理。為此,我們選取《稽古緒論校注》這一課題,以為趙時春和地域文化研究貢獻一份綿薄之力。
趙時春生平、仕履、個性、文學創作、身後評價及目前的研究狀況等,我們在《趙時春文集校箋》《趙時春詩詞校注》兩書的前言中都有分析,茲不贅述。本序僅就《稽古緒論》其書及其成書背景、書中所體現的趙時春思想等作一簡要論析。
一、《稽古緒論》寫作的時代背景
在明代歷史上,嘉靖朝是一個有轉折意義的時段。北蒙南倭的邊患,是困擾朝廷的最大問題,頻繁的戰事導致財政緊困,人民賦稅沉重,軍人疲於奔命卻戰力低下。嘉靖皇帝在其統治的初期興「大禮議」之爭,中後期又很少臨朝,以致朝臣傾軋弄權,政局日漸衰落。可以說,從嘉靖後期開始,不僅明代政局,乃至整個中國古代政局的走勢,已經處於頹勢之中。此後的張居正改革,雖然能起到暫時的延緩、救急之用,但最終還是無法扭轉整體的趨勢。
面對頹廢的政局,明代中期的士大夫在思想、文學乃至個人氣節等方面,都作出了積極的、令人感動的努力。他們奮不顧身地與權臣抗爭,其風骨之烈,在中國歷史上都是少見的,如嘉靖初年「大禮議」事件中楊廷和、楊慎等抗爭張璁、方獻夫,嘉靖中期楊繼盛、馮恩、趙錦等彈劾嚴嵩,均風骨凜凜。在思想上,自明朝伊始即被尊奉的程朱理學,已然嚴重限制了思想的發展,所以,以王陽明為代表的思想家開始了對理學的叛逆和反思,他們闡發思想,聚眾講學,鼓盪士風,並在嘉靖、隆慶、萬曆時期形成了蔚為壯觀的心學思潮和流派,成為中國思想發展後期的一道亮光。在文學上,以李夢陽帶代表的文學家反對台閣體的匠氣,主張用秦漢文章的矯健古氣和盛唐詩歌的渾融氣象來矯正當代詩文的板滯之弊,而且也形成了廣泛而持久的文學復古思潮,開啟了明清文學中流派紛呈、輪流登場的大幕。應該說,以王陽明、李夢陽馬代表的士大夫,分別從思想和文學的維度,為明中期的文化做著積極的努力。雖然這些努力許多都發端于嘉靖之前,但其真正形成廣泛、持久而深入的影響,卻更多是在嘉靖時期。所以,嘉靖朝是明代歷史發展中具有轉折意義的時段。
趙時春是嘉靖時期一位積極有為的士大夫。在嘉靖初年的「大禮議」事件中,他支持楊廷和,反對張璁,拒絕方獻夫的邀請,並因此導致了初入仕途的失意,體現出士大夫的堅定立場。在「庚戌之變」中,趙時春毅然赴任,訓練民兵,任山西巡撫、率軍轉戰于雁門一帶,後來又堅決支持好友唐順之出山抗倭,並撰寫《北虜紀略》,這是他對北蒙南倭的回應。他參与嘉靖初年「詩學初唐」的文學活動,反對「詩必盛唐」,文學訴求上與時代接軌。在任東宮僚屬時,他以儒學自任,與唐順之、羅洪先並稱「三翰林」,體現出對學術的執著。他與王慎中討論「尊德性,道問學」的理學問題,撰寫《稽古緒論》以闡發思想,體現出對時代士風的憂慮和力圖匡扶思想的抱負。從這些角度來說,趙時春是深度地融入了時代政局與思想文化之中,走在主流文化的行列,他的所作所為、所思所想,無不打著鮮明的時代烙印。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