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購物車是空的!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商品庫存不足留言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普通大眾這是一本關於著名東漢英雄人物班超的長篇歷史小說。班超的人生頗具傳奇色彩,作為一名在東漢中央政府從事案牘工作的官員,他投筆從戎的故事可謂無人不曉,他仗劍西出邊塞,為東漢一統西域的歷史功績或許也算眾所周知,但他從京城遠赴西域邊疆,所從事的傑出的軍事和外交活動,其具體的過程,大多數讀者卻一無所知。而本書,正是腦補讀者這一認知和想象空間的精彩文學讀物。班超從青年到老年,把自己全部的青壯年時期都投入在西域這片遼闊而壯美的大地,整整31年時間,他在這期間奮力書寫和演繹了無比精彩的人生和家國故事。本書結構宛如古典長篇小說,語言亦是文白相間、簡明而流暢;全書人物眾多且人物形象立體、生動,頗具感染力;小說情節豐富、曲折、精彩,讀來確是扣人心弦、欲罷不能。
內容簡介班超出使西域發生在東漢明帝時,此時匈奴已分裂成南、北匈奴。南匈奴歸順了東漢,北匈奴則經常率領騎兵南下掠奪,並且一度控制了西域各國,向各國勒索繁重的賦稅,切斷了西域和東漢的交往。班超曾立豪言壯志:「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最終用少數人馬戰勝了占人數優勢的匈奴人,恢復了對西域的管轄。班超經營西域三十年,使東漢和西域的經濟文化交流得以繼續和發展,捍衛了「絲綢之路」,鞏固了我國西部邊疆,進一步促進了中國與西亞各國的經濟文化交流。班超在出使西域期間,還派部下甘英出使大秦,雖然沒有成功,但為以後打通歐亞交通做出了重大貢獻。作者在本書中從投筆從戎、立功鄯善、征服於寘、征戰諸國、用兵奇計等幾個側面,為讀者介紹了這位奉命出使西域,最終成為一名偉大的軍事家、外交家的故事。
作者簡介李成事,男,漢族,安徽宿州人,喜歡書法、垂釣,擅長寫作、推理,喜讀歷史、金融書籍,出版過《盜墓家族》《盜墓家族之都長懸棺》《盜墓家族之越王墓》,能夠熟練使用多種文體進行創作。
精彩書評這是一本關於著名東漢英雄人物班超的長篇歷史小說。班超的人生頗具傳奇色彩,作為一名在東漢中央政府從事案牘工作的官員,他投筆從戎的故事可謂無人不曉,他仗劍西出邊塞,為東漢一統西域的歷史功績或許也算眾所周知,但他從京城遠赴西域邊疆,所從事的傑出的軍事和外交活動,其具體的過程,大多數讀者卻一無所知。而本書,正是腦補讀者這一認知和想象空間的精彩文學讀物。班超從青年到老年,把自己全部的青壯年時期都投入在西域這片遼闊而壯美的大地,整整31年時間,他在這期間奮力書寫和演繹了無比精彩的人生和家國故事。本書結構宛如古典長篇小說,語言亦是文白相間、簡明而流暢;全書人物眾多且人物形象立體、生動,頗具感染力;小說情節豐富、曲折、精彩,讀來確是扣人心弦、欲罷不能。
目錄班超:仗劍出塞,一統西域上 冊第一章 姑臧遇襲邊塞起烽煙 制服薛五班超顯身手 001第二章 事出有因趙向西被劫 洛水賞柳仲升暗屬意 008第三章 身懷壯志孔祥廣從軍 蘭台失火班超遭免職 016第四章 茅屋相面先生道天機 投軍越騎校場再比武 022第五章 夜辨輔星越騎考目力 耿秉訓話騎兵喜軍營 029第六章 意外得師班超拜馬叟 林中遇險劉魴暗結交 035第七章 荒山借宿老叟暗下毒 射殺莫良激怒蘆芽山 042第八章 叩關復讎引來火雷豹 救鷓鴣山三姑生愛意 050第九章 被困山上苦思脫身計 姻緣難避成親聚義堂 058第十章 衝出山外望秋別仲升 兩軍對峙援兵圍伏兵 066第十一章 絕處逢生須卜馳援來 兩軍交戰皋林敗兵去 073第十二章 相思難解望秋尋仲升 招安匪眾耿秉出新策 080第十三章 求親不成匈奴求互市 埋伏草原柳樹下救人 088第十四章 望秋設計班超落圈套 快馬追擊刀下再救人 095第十五章 推翻飯車小計退大軍 重回山上夫妻再圓房 103第十六章 薛五依計智斬火雷豹 流丹慟哭錦文射禿鷹 111第十七章 河邊烤魚醉酒引大火 匈奴出使雁門藏兇險 119第十八章 城門失守雁門城被破 山匪歸降漢軍棄城走 127第十九章 返回城內鄭眾守靈棚 眾口難調耿秉裁新安 135第二十章 趁夜疾行借糧黃龍嶺 再見仲升望秋甚歡喜 144第二十一章 夜襲雁門匈奴復又回 漢軍再敗避難黃龍嶺 152第二十二章 殺鷓鴣山來俊起兵變 化險為夷班超射來俊 160第二十三章 起用竇固雁門換主將 襲擾邊境北匈奴南犯 169第二十四章 于闐犯境耿恭領聖命 祥廣誘敵班超退大軍 177第二十五章 深入敵營班超遇故人 龍曼離世歡兒道實情 185第二十六章 遭遇偷襲呼衍王撤軍 班超被縛身陷地牢中 193第二十七章 扮黑衣人耿恭救班超 洗脫冤屈吳棠還清白 201第二十八章 詔命班超即刻回洛陽 望秋隨夫越騎營產子 209第二十九章 風聞天下仲升又品茶 圍三缺一大破淮陽城 217第三十章 邊烽又起明帝欲興兵 大軍出征漢軍分四路 226第三十一章 落入敵手老漢助逃脫 查明身份原是趙向西 234第三十二章 出其不備漢軍襲匈營 班超城前誘出呼衍王 241第三十三章 披堅執銳耿秉破后王 汲水投降沙岸見天日 248第三十四章 不遠千里望秋會班超 病入膏肓趙向西辭世 255第三十五章 拔刀相助客棧起風雲 鄯善被圍班超巧退敵 262第三十六章 鄯善王城班超見祥廣 于闐兵退漢使受冷遇 269第三十七章 突襲匈使威嚇鄯善王 鄯善臣服使節團凱旋 276第三十八章 出使于闐使團遭冷遇 深夜造訪茅屋見故人 283第三十九章 降伏廣德班超斬巫師 輸送瘟疫莎車圍于闐 290第四十章 未君回國良方解瘟疫 走險叛變列查被擒獲 298第四十一章 莎車兵退于闐臣大漢 笛玉請命漢使往疏勒 306第四十二章 入盤橐城田慮執兜題 立忠為王漢使得民心 312第四十三章 校場比試漢疏爭高低 箭術競技班超勝黎弇 319第四十四章 新王登位班超釋兜題 薛五練兵河灘遇美人 326第四十五章 竇固撤軍班超心生憂 電閃雷鳴薛五定私情 334第四十六章 龜茲圍城薛五擔大任 拆除王宮城門修瓮城 341第四十七章 指揮若定勇破龜茲軍 望秋病逝藍雲入西域 348第四十八章 薛五大婚藍雲鬧相府 焉耆發兵欲襲都護府 355第四十九章 分兵疏勒重建舊王城 合兵耿恭班超遭圍困 363第五十章 焉耆堵河疏勒城斷水 掘地廿丈耿恭終得水 371第五十一章 焉耆設伏班超未中計 智取龜茲班超助焉耆 378第五十二章 笛玉生愛班超遭探問 漢使使詐脫身它乾城 385第五十三章 班超設計俘獲焉耆王 沈祥監守無意惹荻花 392第五十四章 恨意未減藍雲嫁黎弇 兵臨城下荻花擒沈祥 400第五十五章 阿丘沐浴沈祥誤入宮 班超擋道危難救荻花 407第五十六章 接旨返京班超夜難寐 黎弇自刎難留漢使團 413下 冊第五十七章 笛玉獻計廣德留仲升 重返疏勒潘辰斬兜題 421第五十八章 潘辰求愛藍雲含淚嫁 出師姑墨漢將戰阿丘 427第五十九章 不得民心阿丘敗石城 終成眷侶笛玉嫁仲升 434第六十章 各國使節吵鬧漢使府 笛玉出面為漢將選親 440第六十一章 校場選親錦文得佳緣 故布疑兵疏勒王反叛 446第六十二章 收復盤橐班超得民心 逃匿烏即疏勒王被擒 453第六十三章 班超設計二擒疏勒王 奇兵突現徐幹破潘辰 460第六十四章 受封長史班超命新王 成大為王漢將受重用 467第六十五章 烽煙再起莎車又興兵 荻花兵敗龜茲破石城 475第六十六章 班超合兵征討莎車國 夜探敵營阿丘勸荻花 482第六十七章 暗度陳倉大破莎車營 荻花射父阿丘道真相 489第六十八章 潘辰弒子藍雲怒斬夫 受封都護班超會諸王 496第六十九章 誘殺蓋比尤利多篡位 白霸弒逆敗逃它乾城 504第七十章 被逼成婚白霸殺海庫 遭遇追殺沿途屢遇險 510第七十一章 借道烏即白霸被擒 提防烏孫班超欲和親 517第七十二章 城下怯戰李邑受嘲諷 衛侯誣陷班笛暫分居 524第七十三章 求親被拒月氏發重兵 堅壁清野班超智抗敵 531第七十四章 攔截信使白霸斷交通 月氏媾和班超攻龜茲 538第七十五章 幼帝繼位竇憲手遮天 刺殺鄉侯真兇現原形 545第七十六章 烽煙再起國舅求贖罪 大破匈奴勒石燕然山 552第七十七章 星八尋夫解星六身世 委曲求全白霸娶公主 559第七十八章 戰八卦陣納涼遭慘敗 造巨索球雪恥勝廉生 567第七十九章 捲土重來疏勒陷危難 傳來敗報尤利多退兵 575第八十章 搬兵焉耆廉羽簽盟約 引蛇出洞薛伍兩佯敗 582第八十一章 薛五獻計班超封城門 白霸誘敵擊潰焉耆王 590第八十二章 廉羽入城敗報憾人心 白霸夜訪入出它乾城 597第八十三章 地道出城龜茲襲大營 舉火為號班超入王城 604第八十四章 反攻慘敗廉生終自刎 張榜安民班超察民情 612第八十五章 笑裡藏刀溫宿王造反 白霸繼位都護府遷址 619第八十六章 瓜兒病逝薛五心如絞 兵臨溫宿錦文黯傷神 627第八十七章 詭譎小城諸子爭王位 星六遇刺錦文查真兇 635第八十八章 謀奪王位康梁被正法 星六繼位錦文徒傷悲 642第八十九章 星次兵變星六再被救 外戚強權幼帝心不安 649第九十章 竇憲被除甘英入西域 謠言瀰漫焉耆起兵戈 657第九十一章 奸人泄密妙計終流產 納涼身死引燃復讎火 665第九十二章 甘英出使徵召復讎軍 兵臨城下焉耆王膽寒 673第九十三章 沈祥自薦招降南河城 焚燒葦橋焉耆王毀約 681第九十四章 斬殺信使取信焉耆王 一網打盡攻下南河城 689第九十五章 神勇寶駒頂殺危須王 夜辦酒會班超透歸意 697第九十六章 異域封侯班超見故人 思鄉情切奏請歸洛陽 704第九十七章 爭奪明月班勇戰甘英 商貨遭劫班超出蔥嶺 711第九十八章 致書安息班超止大戰 甘英再敗出使大秦國 719第九十九章 出使歸來甘英娶明月 諸國求親班勇選美妻 726第一百章 選親未果班勇吃一驚 徐幹病重班超赴盤橐 734第一百零一章 代奏歸養班勇入皇宮 班昭請旨班超踏歸程 742第一百零二章 榮歸故里滿朝迎功臣 越騎營外班超見望秋 750
精彩書摘第三十章 邊烽又起明帝欲興兵 大軍出征漢軍分四路班超從未央宮退去,竇固迎上來,道:「仲升,以你之才,做個衛尉都綽綽有餘,只是一口吃不成胖子,莫要灰心。」班超笑道:「總勝過賦閑在家!」竇固道:「皇上並非不看重你,相反,皇上是在有意栽培你!」班超不解,道:「這是何意?」竇固道:「眼下朝廷正在休養,朝廷有一幫大臣,貫徹清靜無為的邊境策略。若主戰的將領都在邊疆,勢必引發朝野動亂,每日爭吵不休,將我等調回洛陽,既保住一幹將領,又免於口水之戰!」班超對竇固深深一揖,竇固笑而受禮。自北匈奴聯軍南犯失敗,優留頗不甘心,時常派大軍侵擾漢境。永平十四年冬,明帝接到奏報,言北匈奴攻陷漁陽、雲中二郡,劫掠民夫、牛羊無數。明帝甚為震怒,口中咳嗽不止,不想竟重病不起,太醫多次診察,未明病因。明帝召竇固、耿秉入寢宮,明帝躺在床上,命竇固二人坐下,側身道:「為君者,應當愛惜民力,不應增派勞役、賦稅,以求百年之後,青史丹書留名,後人稱譽。但做皇帝太難了,自高祖皇帝以來,大漢一直面臨邊患,北匈奴滋擾不休,若興兵北伐,損耗國力,民怨沸騰,則使國家陷入西漢武帝末年之境地。若放任邊患,任其發展,則邊民永無寧日。為人君者,都以為自己能成為明君、聖君,但守成者眾,成功業者寡。朕已入不惑之年,往日無多,不求功業,但求後世無唾罵也!」耿秉、竇固惶恐,耿秉道:「聖上乃真龍,歲享永年,一定千秋萬福!」竇固道:「陛下治國有方,勤政愛民,再創中興盛世,正是千秋之功業!」明帝急咳,半晌道:「你二人怎似酸儒文臣?凈說些溜須拍馬之詞!我收到雁門太守鄭眾的奏報,皋林揚言,要再破雁門關,殺入陰館城。」竇固、耿秉二人對視,片刻明了,耿秉直言道:「陛下,北匈奴滋擾邊境,控制西域諸國,阻礙東西交通,臣建議興兵北伐!」竇固道:「稟陛下,北匈奴囂張至極,如放任的毒瘤,臣也建議興兵北伐!」明帝長出一口氣,平躺下來,道:「你二人明日早朝,各擬一道奏摺,朝議!」竇固、耿秉起身領命!次日早朝,耿秉與竇固各自呈報了奏請出兵北征的奏摺。「北虜猖獗,多次南犯,北虜之患似癬疾之患,眼下國力強盛,臣奏請陛下頒布詔令:招募遠征軍,北擊匈奴,西攘諸夷,去此癬疾。」奏摺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