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9*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紀實攝影-方法與探索 ISBN:9787547444917 出版社:山東畫報 著編譯者:孫京濤 頁數:357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75017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是國內系統論述紀實攝影的歷史與現狀、規律與方法、發展與嬗變的學術專著。 自十九世紀初葉攝影術發明以來,攝影就被世人接受為客觀記錄現實的媒介,成為科學唯物主義的寵兒,並很快應用於眾多主流學科,如地理學、人類學、社會學、經濟學、傳播學等。作為一種「有用」的攝影,它對記錄世界、傳播知識、形成文化、促進社會優化和人類進步,都有量要貢獻。 該書在系統研究世界攝影史、中國攝影史及典型紀實攝影家個案的基礎上,點面結合、學用結合,對紀實攝影進行了兼具理論高度和方法實操性的論述,是紀實攝影從業者的重要參考讀物。作者簡介 孫京濤,著名攝影家,資深圖片編輯,策展人。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法學碩士學位。現任大眾報業集團圖片總監、高級記者,中國攝影家協會理論委員會委員,山東省攝影家協會副主席。先後獲得中國新聞獎、中國首屆圖片編輯最高獎「金燭獎」、山東新聞獎(多次)等獎項。山東省齊魯文化英才獲得者,首屆山東簽約藝術評論家。出版有《黛安·阿勃絲傳》《單獨的聲音》《中國故事》《父親的村莊》等專著。目錄 序言一 「紀實攝影」給我們帶來了什麼?序言二 十年磨一劍 序言三 由孫京濤的《紀實攝影》說開去 導論 紀實攝影的基本內涵 第一章 直接、靜態、單純的記錄攝影——1850至1880年:萌芽期的紀實性攝影 記錄:攝影原始的慾望 馬修·布雷迪:南北戰爭 約翰·湯姆遜:用照相機穿越中國 第二章 多向度的探索——1880至1930年:紀實攝影的發展 羽翼漸豐 尤金·阿傑:老巴黎溫情的撫摸者 奧古斯特·桑德:德意志人的描摹者 愛德華·謝里夫·柯蒂斯:印第安文化的保存者 劉易斯·海因:社會改革的鼓動者 第三章 FSA:社會紀實攝影的巔峰——掠過鄉村的目光 背景:大蕭條 羅伊·愛默生·斯特賴克:FSA紀實攝影的總設計師 沃克·埃文斯:冷靜風格的締造者 多蘿西婭·蘭格:理性的溫情 FSA的其他攝影師 FSA的經驗 FSA的啟發 第四章 在都市的陰影下——20世紀30至50年代的都市紀實攝影家 發展的都市紀實攝影 布拉塞:巴黎之眼 維加:紐約的夜鶯 比爾·布蘭特:撩開英國的面紗 莉賽特·莫德爾:奇特的眼光 貝倫妮絲·阿博特:紐約的肖像作家 第五章 近距離的觀照——20世紀30至50年代的新聞攝影與紀實攝影 報道攝影的黃金時期 羅伯特·卡帕:勇敢而浪漫 W 尤金·史密斯:深情而任性 新聞/報道攝影與紀實攝影的關係 第六章 新紀實攝影——20世紀50年代末紀實攝影發展的新走向 產生的背景 羅伯特·弗蘭克:解剖美國的手術刀 威廉·克萊因:故鄉的揶揄者 加里·威諾格蘭德:社會風景的素描者 李·弗里德蘭德:玻璃門后清澈的雙眸 黛安·阿勃絲:正常的背後沒有正常 第七章 介入和旁觀——20世紀60年代后社會紀實攝影的發展 美國傳統紀實攝影的發展 瀏覽世界的眼睛 約瑟夫·寇德卡:自我流放 瑪麗·艾倫·馬克:觸摸人類的苦難 塞巴斯蒂奧·薩爾加多:悲壯的尊嚴 紀實攝影的分化 第八章 私人紀實攝影——個人化的眼光 產生的背景 瓊·斯彭斯:「攝影療法」 薩莉·曼:至親 拉里·克拉克:躁動的少年 南·戈爾丁:性依賴的敘事曲 紀實攝影的越界 第九章 紀實攝影在中國的發展(上)——1850至1989年紀實攝影在中國的緩慢醞釀 晚清時期的紀實性攝影 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發展 沙飛:革命的紀實攝影者 庄學本:民族肖像的摹寫者 1949至1989年的攝影 紀實攝影初期步履維艱的原因 第十章 紀實攝影在中國的發展(下)——1989年後中國紀實攝影概覽 產生的背景 記錄歷史文化 關注社會的紀實攝影 新紀實攝影的發展 附錄 方法與技巧 作為調查方法的攝影 來自攝影之外:關於《美國人》的編輯 人類大家庭 羅伊·斯特賴克對美國小鎮的紀實攝影研究(提綱)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 古根海姆基金會 攝影同盟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