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散訴求-美國亞裔 華裔的音樂與文化 鄭蘇 9787556607037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上海音樂學院
NT$1,005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8*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流散訴求-美國亞裔/華裔的音樂與文化
ISBN:9787556607037
出版社:上海音樂學院
著編譯者:鄭蘇
叢書名:西方音樂人類學經典著作譯作
頁數:387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75076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流散音樂研究是華裔美籍音樂人類學家和威斯理安大學終身教授鄭蘇的重要學術領域,本著作就是其顯著的成果之一。她在「歷史田野」和「現實田野」的交匯中,從歷時、共時、空間、人物、活動、情感、體裁等多維度切入,交織地呈現出美籍華人流散音樂的異質性與多面性,並將討論延伸至社會學、人類學、美國華裔等文化研究的跨學科領域。該書通過對美籍華人音樂於20世紀最後二十年在美國社會與多元文化中的轉型的紀實敘述,來賦予那些處於社會底層的、未經記載的群體以力量,同時帶領讀者開啟一場驚心動魄的探索之旅。作為一部華裔美國人流散音樂研究的典範之作,《流散訴求:美國亞裔/華裔的音樂與文化》在研究路徑、研究材料和寫作風格等方面都體現了世紀之交流散音樂研究乃至音樂人類學的研究特色,富有一定的開拓性和啟發性。

作者簡介
鄭蘇,美國威斯理安大學教授,從事音樂學研究、女性研究、性別文化和性徵研究以及東亞文化研究,曾任威斯理安大學音樂系主任、美國音樂人類學學會主席,是富布賴特美國高級研究學者獎獲得者,也是威斯理安大學中國樂團、韓國鼓樂團和太鼓樂團的聯合創始人。
段勁楠,南京農業大學經濟學學士,上海音樂學院藝術學碩士(音樂文獻編譯方向),輔修作曲。上海音樂出版社副編審、國際事業部主任。曾在音樂類、出版類核心期刊上發表多篇專業論文;翻譯出版英文、德文譯著三十余部,合作的出版機構包括北京大學出版社、海豚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德國朔特音樂出版公司等。創作器樂獨奏、合奏、獨唱、合唱作品五十余部,曾為美國、日本等國多項音樂國際賽事創作比賽作品。

目錄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矛盾叢生的「流散音樂文化」之構成
第三章 紐約與跨太平洋之旅
第四章 此時此地的音樂
第五章 多元文化主義由私有領域向公共展示的轉變
第六章 「我們的目標是與世界其他地方同步」
第七章 移位的詩學與政治
第八章 美國亞裔/華裔音樂語境當中文化政治的模糊性
附錄
參考文獻
唱片與影像資料選目
主編及出版後記

前言/序言
引言
作為華裔美籍音樂人類學家和威斯理安大學(Wesleyan University)的終身教授,鄭蘇的個人經曆本身就是20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華人精英移民歷史的一部分。她出生於上海一個音樂世家,母親是中國第一位女性指揮家鄭小瑛,其本科、碩士和博士先後就讀於中央音樂學院、紐約大學和威斯理安大學,師從音樂人類學家凱·謝勒梅(Kay Shelemay)教授,自1993年起任教於威斯理安大學音樂系至今。威斯理安大學的音樂人類學(ethnomusicology)專業是北美歷史最為悠久、規模最大、最有影響的音樂人類學專業之一;同時,20世紀八九十年代也是北美學界逐漸從兩大學派的分裂走向融合,在跨學科的激烈碰撞中衍生出眾多學術前沿領域的蓬勃發展時期。深受中國本土學術傳統和北美學術思維雙重訓練的鄭蘇,在國際語境中對自己原生國家的音樂進行了另一重視野的審視和關注,以獨特的研究身份將學術視野投向流散音樂研究、音樂與跨國性、音樂與現代性、音樂與性別研究等方面。
流散音樂研究是鄭蘇教授的重要學術領域,本著作就是其最為顯著的成果之一,這項研究向美國社會展示了來自由多元民族與文化構成的中國的重要成員即華裔/亞裔移民對於它的重要意義。鄭蘇教授在音樂的性別研究領域同樣也有突出貢獻,例如代表論文《女英雄和多變的愛人:近代中國歌曲中似是而非的女性身份》於1997年發表于北美學界第一本專門致力於國際語境中女性歷史研究的期刊《女性歷史雜誌》。該文是最早運用女性主義視角和性別研究方法對中國近代歌曲進行分析研究的英文文獻之一,其譯文由孫焱翻譯,發表在《音樂文化研究》2019年第3期。又如《再定義「陰」與「陽」——中國音樂中性別主義政治的轉換》等文章讓我們從一個新的視角和途徑來審視中國社會自身,特別是在全球化語境中分析國家民族認同和現代性問題。
2005年,在上海市政府和教委支持下,依託上海音樂學院的資源,音樂人類學E-研究院成立。鄭蘇教授作為特聘研究員開啟了和國內音樂人類學界的深度交流合作,曾多次在音樂人類學專家講習班及各大高校舉辦學術講座。她不僅是將女性主義、流散音樂、音樂人類學歷史研究等國際學界的熱點理論和研究領域介紹到中國音樂學界的重要引薦人之一,同時也是長期致力於國際學界和中國學界溝通的重要學者。2013年,由鄭蘇負責的美國富布賴特(Fulbright)項目與音樂人類學E-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洛秦合作的跨國項目「中國當下非洲流散族群的音樂探索」啟動。該項目組建了第一個關注當代社會劇烈變遷下中國非洲移民音樂的跨國研究團隊,鄭蘇教授帶領上音三位碩博學生(孫焱、馬成城、李音蓓)深入廣州「巧克力城」進行了具有跨國體驗的中國境內田野考察,並圍繞該主題先後在中央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等國內著名音樂院和哈佛大學音樂系、威斯理安大學音樂系等世界名校舉辦學術講座。這一項目不僅開闢了中國流散音樂研究領域關於非洲音樂的新的研究議題,為世界流散音樂研究貢獻了個案,而且為國際學界和中國學界的相互交流和學術溝通做出了積極的努力。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