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交通運行指數系統創新實踐 張曉春 林濤 丘建棟 9787576505498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同濟大學
NT$814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3*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城市道路交通運行指數系統創新實踐
ISBN:9787576505498
出版社:同濟大學
著編譯者:張曉春 林濤 丘建棟
頁數:245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77390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對深圳長達15年的應用經驗進行提煉總結,內容包括深圳市道路交通運行指數系統(簡稱「深圳交通指數系統」)交通治理的技術和應用經驗,從指標定義、數據治理、演算法融合、功能開發、應用支撐等維度剖析了深圳交通指數系統的建設理念與實現邏輯,強調工程化的落地實踐,讓讀者理解該系統如何從零開始構建,以及如何指導管理部門開展相關評估、決策支撐等工作。此外,本書也較詳細地闡述了部分關聯演算法的數據治理與建模全過程,可作為高等院校交通大數據應用工程方面教學與科研的參考書,為高校在教育科研方面提供工程化技術案例參考,併為高校後續做針對性研究提供借鑒方向。

作者簡介

丘建棟,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深圳市城市交通規劃設計研究中心副總工程師、交通信息與模型院院長。具有15年交通建模、交通模擬和大數據領域從業經驗,主持或參与30餘項大、中城市的大數據及模擬平台項目,參与10項部省市級科研課題,是「利雅得宏觀交通模型」「城市交通大數據智能計算平台」「深圳福田中心區智能交通工程」「深圳市交通大數據公共技術服務平台」等課題主要負責人,科研貢獻卓越。累計申請30項專利,發表論文35篇,參編5本專著和行業標準。曾獲華夏科技獎、中國智能交通科技獎、中國公路科學技術獎、深圳市科技進步獎等23項省市級獎項。2015年建立面向全球的「未來交通實驗室」。獲評為深圳市投控系統「十大青年工匠」、深圳市羅湖區「菁英人才」,以及深圳市高層次專業領軍人才。

目錄

前言
1 解讀「交通指數」
1 1 「交通指數」國外技術經驗
1 1 1 美國技術經驗
1 1 2 日本技術經驗
1 2 「交通指數」國內應用現狀
1 2 1 北京市應用現狀
1 2 2 上海市應用現狀
1 2 3 廣州市應用現狀
1 2 4 杭州市應用現狀
1 2 5 武漢市應用現狀
1 3 深圳市「交通指數」
1 3 1 指標定義
1 3 2 表現形式
2 探索交通指數系統的「前世今生」
2 1 早期探索:實時交通路況發布初步研究
2 2 階段一:道路運行評估指標體系構建
2 3 階段二:交通擁堵治理評估業務升級
2 4 階段三:多源數據融合實現精度提升
2 5 階段四:擁堵成因識別與應用化下沉
2 6 階段五:指標體系與功能形態的延伸
2 7 階段六:業務場景化模式的功能拓展
2 8 階段七:擁堵溯源與自定義工具開發
3 交通指數的核心數據源及特徵
3 1 監管車輛GPS數據
3 1 1 巡遊計程車GPS數據
3 1 2 網路預約計程車GPS數據
3 1 3 公交車GPS數據
3 1 4 客貨營運車輛GPS數據
3 2 地圖導航數據
3 3 手機信令數據
3 4 地磁檢測數據
3 5 車牌識別數據
3 6 監控視頻數據
3 7 氣象數據
3 8 數據特徵小結
3 8 1 主要數據特徵對比
3 8 2 各類數據使用場景
4 看不見的「黑科技」
4 1 基礎處理類
4 1 1 數據預處理演算法
4 1 2 地圖匹配演算法
4 1 3 數據融合演算法
4 2 特徵指標類
4 2 1 道路交通運行指數
4 2 2 擁堵時空擴展指標
4 2 3 路口延誤特徵指標
4 2 4 典型車輛特徵指標
4 2 5 出行可達性指標
4 3 溯源預測類
4 3 1 道路流量推算模型
4 3 2 基於特徵匹配的擁堵成因識別模型
4 3 3 基於 MFD和圖像識別的擁堵成因識別模型
4 3 4 路段級速度趨勢預測模型
4 3 5 路徑行程時間預測模型
5 系統功能彙編
5 1 系統架構
5 2 專業版交通指數系統
5 2 1 多層次實時交通監測
5 2 2 交通態勢演變感知
5 2 3 運行評估和擁堵溯源
5 2 4 車輛出行特徵評估
5 2 5 專題應用場景研判
5 2 6 歷史數據查詢與回溯
5 2 7 自動化、專業評估報告
5 3 公眾版交通指數網站
5 4 移動端「掌上交通指數」
5 4 1 運行感知
5 4 2 掌上快報
5 4 3 個性體驗
5 5 監測預警大屏系統
6 典型應用場景及案例
6 1 把握道路運行演變態勢
6 2 支撐交通規劃管理決策
6 2 1 停車收費政策評估
6 2 2 公交專用道效果評估
6 2 3 道路限速管控措施
6 2 4 重要通道開通評估
6 2 5 軌道開通影響評估
6 2 6 預約通行政策評估
6 3 支撐交通綜合治理應用
6 4 支撐道路交通影響評估
6 4 1 交通事故影響評估
6 4 2 特殊天氣影響評估
6 4 3 賽事活動影響評估
6 5 支撐公眾交通出行服務
6 5 1 日常出行信息服務
6 5 2 節假日出行服務
6 5 3 開學季出行服務
6 6 支撐跨部門應用與共享
7 深圳交通指數系統經驗輸出案例
7 1 案例一:重慶主城區「內暢外聯」道路交通運行監測系統
7 1 1 項目簡介
7 1 2 項目應用
7 2 案例二:成都道路交通運行指數系統
7 2 1 項目簡介
7 2 2 項目應用
7 3 案例三:蘭州交通大數據平台及應用系統
7 3 1 項目簡介
7 3 2 項目應用
7 4 案例四:南昌交通大數據信息平台
7 4 1 項目簡介
7 4 2 項目應用
7 5 案例五:湛江大數據決策支持平台
7 5 1 項目簡介
7 5 2 項目應用
7 6 案例六:長春市交通大數據平台
7 6 1 項目簡介
7 6 2 項目應用
7 7 案例七:煙台市交通擁堵決策支持系統
7 7 1 項目簡介
7 7 2 項目應用
結語與展望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