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8*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住區交通規劃與虛擬模擬實驗 ISBN:9787576509021 出版社:同濟大學 著編譯者:湯宇卿 頁數:130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77389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包含兩部分內容,一部分主要闡述住區和交通規劃的相關知識以及住區交通規劃的研究理論等,並結合案例進行分析;另一部分對居住小區規劃設計的成果進行虛擬模擬實驗。原《住區交通流理論與虛擬模擬實驗》介紹的是「虛擬住區性能模擬交通實驗」1 0版本,木書全面介紹在此基礎上升級提升后的2 0版本,通過預設模型與調整交通參數信息,模擬小區內機動車、非機動車和行人的出行狀況,利用虛擬模擬作為輔助設計的手段,加強對居住小區交通規劃的認識。 本書主要供城鄉規劃與設計、建築設計及其理論、園林與景觀設計及交通運輸規劃與管理等專業的學生和從業人員閱讀參考。目錄 前言第1章 住區交通規劃概述 1 1 住區的概念 1 2 交通流的概念 1 3 住區交通流的概念 1 4 住區交通規劃與城市交通規劃 1 4 1 住區交通規劃和城市交通規劃的關係 1 4 2 住區交通規劃在城市交通規劃體系中的重要地位 1 4 3 住區交通與城市交通緊密相關 1 5 住區交通規劃的研究意義 1 6 本書特色 1 7 本章小結 第2章 國內外住區交通發展的演進 2 1 國內古代和近代住區交通組織方式的變遷 2 1 1 聚落制 2 1 2 閭里制 2 1 3 里坊制 2 1 4 坊巷制 2 1 5 小結 2 2 國外古代和近代住區交通組織方式的變遷 2 2 1 古代文明時期國外城市住區交通發展 2 2 2 18世紀中葉前國外城市住區交通發展 2 2 3 小結 2 3 現代住區交通組織方式的變遷 2 3 1 城市集中主義 2 3 2 面向機動化的鄰里單位 2 3 3 人車分流的「雷德朋體系」 2 3 4 交通安寧化及荷蘭Woonerf住區交通改造 2 3 5 新城市主義 2 3 6 小街道與綠色社區 2 3 7 住區路網設計與交通流組織 2 3 8 海綿住區 2 3 9 智慧住區 2 4 本章小結 第3章 當今住區交通規劃模式解析 3 1 住區用地規模與交通規劃 3 2 住區開發強度與交通規劃 3 3 現代交通方式與交通規劃 3 3 1 小汽車交通 3 3 2 自行車交通 3 3 3 電動自行車交通 3 3 4 步行交通 3 3 5 公共交通 3 4 交通出行結構與交通規劃 3 5 住區路網結構與交通規劃 3 5 1 網格路網 3 5 2 線形路網 3 5 3 交叉路網 3 5 4 中環路網 3 5 5 外環路網 3 5 6 「C形」路網 3 6 住區交通模式與交通規劃 3 6 1 人車共存 3 6 2 人車部分分流 3 6 3 人車完全分流 3 7 住區管理模式與交通規劃 3 7 1 開放式住區 3 7 2 小街坊住區 3 8 本章小結 第4章 道路交通模擬研究概述 4 1 道路交通模擬 4 1 1 概述 4 1 2 道路交通模擬特點 4 1 3 道路交通模擬類型 4 2 宏觀交通模擬 4 2 1 概述 4 2 2 應用舉例 4 2 3 小結 4 3 中觀交通模擬 4 3 1 概述 4 3 2 應用舉例 4 3 3 小結 4 4 微觀交通模擬 4 4 1 概述 4 4 2 微觀交通模擬模型結構 4 4 3 微觀交通模擬模型應用軟體 4 4 4 小結 4 5 道路交通模擬應用趨勢 4 5 1 虛擬現實技術 4 5 2 與其他系統集成模擬模擬 4 5 3 離散模擬與并行處理 4 5 4 交通需求模擬與交通控制系統模擬 4 6 本章小結 第5章 住區交通虛擬模擬實驗 5 1 住區交通虛擬模擬實驗簡介 5 1 1 住區交通虛擬模擬模型文件處理要求 5 1 2 住區交通虛擬模擬實驗模塊構成 5 1 3 住區交通虛擬模擬實驗特點 5 2 住區交通虛擬模擬實驗練習 5 2 1 實驗練習(一):模塊界面及基礎操作 5 2 2 實驗練習(二):出行結構調整練習 5 2 3 實驗練習(三):交通模擬模擬練習 5 2 4 實驗練習(四):綜合練習 5 3 常見問題及解決方法 5 3 1 沒有設計方案模型如何進行實驗 5 3 2 導入模型后機器卡頓怎樣處理? 5 4 本章小結 第6章 住區交通規劃和虛擬模擬展望 6 1 住區交通虛擬模擬實驗階段總結 6 1 1 理論指導實驗模塊 6 1 2 與教學實踐相輔相成 6 2 住區交通虛擬模擬實驗階段不足 6 2 1 道路結構呈枝狀,出行軌跡相對固定單一 6 2 2 固定參數較多,可靈活調整的參數相對有限 6 2 3 適應平原住區,山地住區需要進行相應調整 6 3 未來展望 6 3 1 理論指導實驗,實驗反饋設計 6 3 2 自主導入模型,模型場景多元化 6 3 3 模擬出行行為,自定義軌跡線路 6 3 4 模擬結果多樣,豐富實驗任務 6 3 5 開放實驗埠,對接規劃軟體 6 3 6 需要與時俱進,考慮多元因素 6 4 本章小結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