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色白天青-宋代景德鎮青白瓷審美活態化傳承研究 ISBN:9787531494126 出版社:遼寧美術 著編譯者:康修機 毛宏萍 頁數:195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75660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色白天青——宋代景德鎮青白瓷審美活態化傳承研究》以歷史發展的視角切入,對宋代景德鎮青白瓷審美進行歷時性探討,並以此為基礎對當代的宋代景德鎮青白瓷審美活態化傳承進行研究,旨在構建起宋代景德鎮青白瓷審美活態化傳承完整、全面、科學的理論研究體系,並付之於傳承實踐。因此,本書在一定程度上為青白瓷研究領域提供一些有意義的參考價值。同時,也希望藉此來吸引專家學者們將目光投注于青白瓷,為景德鎮其它陶瓷非物質文化的活態化傳承研究提供一個可資借鑒的研究路徑。作者簡介 康修機,男,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景德鎮陶瓷大學設計藝術學院黨委書記。本科畢業於景德鎮陶瓷學院和無錫輕工大學(現江南大學),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碩士,東南大學訪問學者,武漢理工大學在讀博士。目前為教育部高校動畫、數字媒體專業教指委委員,中國工業設計協會理事,全國高等院校計算機基礎教育研究會數字創意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數字影像創意委員會高級專家,中國建築衛生陶瓷協會陶瓷藝術委員會理事,中國陶瓷工業協會會員,江西省文聯第九屆委員會常務委員。先後被評為江西省高校青年骨幹教師、江蘇省雙創人才、江西省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工程人才。目錄 第一章 概念釋義第一節 青白瓷 第二節 活態化 第二章 宋代景德鎮青白瓷的興起 第一節 窯業的繁榮 第二節 工藝材料的發展 第三節 審美觀的主導 第三章 宋代景德鎮青白瓷的發展歷程 第一節 宋代景德鎮青白瓷發展概況 第二節 宋代景德鎮青白瓷產品特徵 第三節 北宋、南宋景德鎮青白瓷釉色分期考察 第四章 宋代景德鎮青白瓷的形成因素分析 第一節 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第二節 宗教與理學思想 第三節 文人尚雅風氣 第四節 全民尚玉風尚 第五節 消費市場需求 第五章 宋代景德鎮青白瓷的審美特徵 第一節 天人合一的自然之美 第二節 淡雅幽微的簡約之美 第三節 淡泊平和的樸素之美 第四節 溫柔婉約的含蓄之美 第五節 兼容並包的融合之美 第六節 純凈溫潤的類玉之美 第七節 自由靈動的裝飾之美 第八節 清晰悅目的造型之美 第九節 相得益彰的實用之美 第十節 返璞歸真的缺陷之美 第六章 宋代景德鎮青白瓷與青瓷 白瓷的審美比較 第一節 與青瓷審美的比較 第二節 與白瓷審美的比較 第七章 宋代景德鎮青白瓷活態化傳承與發展的現狀 第一節 社會傳承與發展措施的實施 第二節 文化部門、院校和藝術家的參与 第三節 中小企業的推動 第八章 宋代景德鎮青白瓷活態化傳承與發展的價值 第一節 歷史記憶的喚起 第二節 藝術的傳承與創新 第三節 工藝的推陳出新 第四節 文化自信的轉換 第五節 文化產業的延展 第六節 工匠精神的傳揚 第九章 宋代景德鎮青白瓷活態化傳承與發展的影響因素分析 第一節 原材料的儲備 第二節 國家政策的扶持 第三節 制瓷文化的交融 第四節 人才的培育 第五節 市場發展與需求 第六節 傳統文化認知的回歸 第十章 宋代景德鎮青白瓷活態化傳承與發展的可行性 第一節 自然資源和產業資源豐厚 第二節 工藝和技術成熟 第三節 審美潮流的契合 第四節 人才儲備齊全 第五節 市場潛能較大 第十一章 宋代景德鎮青白瓷活態化傳承與發展面臨的問題 第一節 審美理念參差不齊 第二節 資源的短缺與斷層 第三節 科學研究層次不高 第四節 產品質量提升緩慢 第五節 組織管理分散和非專業 第六節 遺產保護力度薄弱 第七節 國際交流狹隘與式微 第十二章 宋代景德鎮青白瓷活態化傳承與發展的原則 第一節 本體原真性 第二節 要素的完整性 第三節 專指地域性 第四節 動態延續性 第五節 手工匠心性 第六節 品質先進性 第七節 審美多樣性 第八節 自然環保性 第九節 產業經濟化 第十節 傳承創造性 第十三章 宋代景德鎮青白瓷活態化傳承與發展的策略 第一節 政府全面扶持 第二節 擴大專業人才隊任 第三節 加強專業人才培養 第四節 加強科研工作 第五節 創新設計能 第六節 提高產品質量 第七節 拓寬產品推介和銷售渠道 第八節 加強行業組織建設 第九節 加強文化生態環境整體保護 第十節 開展國際合作與交流 第十四章 宋代景德鎮青白瓷設計的活態化傳承與發展 第一節 重構與刨新 第二節 再造與重生 參考文獻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