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古城考古遺址公園研究 張士軒 高月 9787573207791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上海古籍
NT$496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8*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安吉古城考古遺址公園研究
ISBN:9787573207791
出版社:上海古籍
著編譯者:張士軒 高月
頁數:224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75677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全面介紹了安吉古城考古遺址公園從無到有的的歷程,全景剖析了考古遺址公園謀划建設過程中的各方訴求與擔憂。第一章回顧了安吉古城遺址的發現與研究,大遺址格局的形成以及考古人植根田野孜孜以求的學術志向;第二章講述了在考古遺址公園興起的浪潮下,安吉縣在生態立縣的基礎上順勢而為,艱難變換車道推進考古遺址公園落地;第三章呈現了實操階段的具體做法,特別是自覺遵循了遺址公園建設的一般規律,在頂層設計、考古先行等重點環節渡過難關;第四章真實體現了「專家把關」的關鍵作用,捨棄常規的遺址博物館而選定考古大學堂,奠定了考古研學的基調;第五章設身處地站在社會企業角度,客觀描繪了社會力量參与文物保護利用的先天不足和自我成長;第六章面向社會開放的遺址公園,擔負起了考古應有的社會責任,踐行百年考古的初心使命。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植根田野:安吉古城遺址面世歷程
第一節 安吉古城遺址發現研究歷程
一、郭郡的歷史記載
二、安吉古城的考古調查發掘收穫
三、重新認識古城遺址
第二節 龍山越國貴族墓群發現研究歷程
一、龍山墓群的考古發現
二、隍壕大墓的震撼面世
三、古城外圍墓群的發現
第三節 大遺址格局的形成
一、聚落群的發現
二、疏身大遺址名錄
三、考古人的堅守與傳承
第二章 順勢而為:考古遺址公園艱難起步
第一節 大遺址保護利用現狀與形勢
一、大遺址保護利用歷程回顧
二、考古遺址公園實踐與理論
三、大遺址保護利用的困境
四、考古遺址公園點亮希望
第二節 之江大地的初步探索
一、良渚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二、省內其他考古遺址公園
三、安吉面臨的現實條件
第三節 生態立縣帶來的現實機遇
一、環境保護下的大遺址
二、生態博物館實踐啟示
三、浙江自然博物院為鄰
四、與美麗鄉村同頻共振
第三章 躬身入局:圖景到風景的美麗蝶變
第一節 頂層設計各就各位
一、文物保護總體規劃
二、考古遺址公園規劃
三、規劃範圍及功能分區
第二節 考古先行
一、重啟越國高等級墓葬發掘
二、考古保護中心
三、遺址博物館
第三節 遺址環境的美麗呈現
一、人地關係的轉變
二、公園的最低要求
三、一草一木總關情
第四章 考古學堂:小眾與大眾的殊途同歸
第一節 解讀遺址的困境與行動
一、脆弱的土遺址
二、極為有限的展示方式
三、複原八畝墩
第二節 考古遺址與公眾
一、考古的大眾化歷程
二、考古科普永遠在路上
第三節 定位考古大學堂
一、教育功能的回歸與延伸
二、考古教育視角下的展覽
三、考古學家的角色轉換
第五章 鐐銬之舞:企業參与的探索之路
第一節 社會參与勢在必行
一、財政投資的困難
二、政府運營的困難
三、社會企業參与的活力
第二節 在艱難中探索
一、企業參与經營的歷程
二、企業經營存在的問題
第三節 企業參与的新實踐
一、全域旅遊釋放的活力
二、順應需求的考古研學
三、綜合監管下的運營
第六章 星星之火:考古遺址公園的初心使命
第一節 在地價值實現
一、在地的文化認同
二、在地居民的利益實現
第二節 考古遺址公園在鄉村紮根
一、上馬坎考古遺址公園
二、安吉永安寺塔遺址公園
三、半月泉遺址公園
第三節 讓陳列在綠水青山間的文化遺產活起來
結語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