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7*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轉型中的電力系統-本體論與認識論 ISBN:9787509696569 出版社:經濟管理 著編譯者:張樹偉 叢書名:國家能源轉型與碳中和叢書 頁數:299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60710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電力行業發展與轉型正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其重要性與19世紀愛迪生髮明耐用燈泡相媲美,且與21世紀初智能電網的議題並重。 本書中,分為願景、起點、路徑三篇,探討能源轉型對電力系統的重塑。從技術經濟、社會經濟、政治經濟三個維度出發,本書分析了驅動力、約束與結構性因素(特別包括波動性的風光新電源、終端電氣化新技術、綠氫等新載體)的複雜互動,致力於鑄就更為安全、經濟、低碳的電力生態。 現今的變革已經不再局限於電力領域本身,而是觸及整個能源體系重構。在我國,電力轉型不單是技術挑戰,更是對社會經濟格局的革新。 本書適合能源領域的專業人士、政策制定者、學術研究者,以及對未來能源形態有興趣的社會精英與優秀讀者閱讀。作者簡介 朱彤,男,經濟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能源經濟室主任,副研究員,兼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碩士生導師,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特約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為能源戰略與能源政策、產業組織與政府管制。參与國家社科基金、自然基金、國家部委委託課題、中國社會科學院重點課題、地方政府和企業委託課題四十侈項。出版專著三部,論文四十余篇。先後獲中國人民大學優秀博士論文獎,中國社會科學院優秀對策研究特等獎、一等獎、三等獎,中國社會科學院優秀成果二等獎,中國公路學會科技進步二等獎,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優秀成果二等獎,國家能源局軟科學優秀成果獎等。目錄 開篇導言新型電力系統認識論與本體論 電力部門既古老又年輕 電能作為商品的特殊性質 專題0 1 互聯電力系統擴張的路徑依賴 本書討論的核心內容 零碳電力系統的挑戰具象 我國建設新型電力系統 從現狀到達彼岸——專題討論 請開始閱讀 第一篇 電力轉型願景 第1章 新型電力系統需要新在何處?新3D+ 引言 低碳化(Decarbonisation) 數字化(Digitalisation) 分散式(Decentralisation)不會徹底,但地區獨立可期待 多元化(Diversification)還不清楚 市場作為電力物理平衡的協調機制 計劃作為一體化體系的協調機制 專題1 1 美國歷史上關於「經濟調度」原則的爭論 放鬆管制(de-regulation)VS回到垂直一體化(vertically-integrated) 3D,3D+,還是X-D,服務於同一個目標——更加可靠經濟可持續的電力系統 第2章 (近)零碳電力系統——風光需要多到何種程度 引言 負荷曲線與持續負荷曲線 專題2 1 負荷特性、負荷曲線、持續負荷曲線與剩餘負荷 風電光伏出力曲線 風光主體意味著多大容量 如此之大會存在哪些額外約束 高比例可再生零碳電力系統什麼樣?——一個模糊正確的結構 附錄 第3章 終端電氣化——電是一切 引言 案例: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電氣化努力 電氣化現狀與預期 專門問題 案例:我國貴州電氣化前景評估 第4章 電力燃料化——氫能及其衍生物 引言 案例:德國氫能網路願景 氫早已有之,但是綠氫將是新的 設想中的氫能全產業鏈如何發展起來 戰略問題 國內案例願景:江蘇省液體燃料格局前景 第5章 用電智能化——需隨風光動 引言 國際案例:智能電錶與需求響應 目標:更加有利於系統平衡 工具:能源系統數字化 既有實踐:需求側管理(DSM)與響應(DR) 分析:為何潛力巨大,而實現仍有限 智能用電專題 專題5 1 智能家居 專題5 2 車聯網與V2G 專題5 3 P2P電力交易 專題5 4 實時電價及避險 國內案例願景:風電供暖+儲熱 第6章 部門耦合及其基礎設施 引言 國際案例:丹麥電—氣—熱耦合 有用能與能源投入 技術經濟:競爭互補組合 經濟價值觀下競爭性技術的「最優」組合 超越技術經濟 附錄 發電、Power to X與存儲的典型技術經濟特性 第二篇 我國轉型中的電力系統 第7章 我國電力部門發展現狀描述 引言 電力之於經濟 總量與人均 發電結構演變 空間布局 技術經濟指標 產業組織 國際比較:電力可靠、可負擔與可持續程度 第8章 以煤為主的技術、經濟、政策與心理影響 引言 度量「以煤為主」 技術影響:煤電外技術裝備能力落後 經濟影響:基於不同小時數比較電源成本 政策影響:嚴控有彈性,技術效率追求無止境 政治影響:煤電通常是標杆 心理影響:壓艙石!天然氣缺 專題8 1 電力電量平衡規劃方法 專題8 2 以穩定輸出為「美」 未來意味著越來越大的問題 第9章 不充分的系統協調機制與平衡責任 引言 案例:山東光伏併網挑戰 技術視角;低谷下調困難 經濟視角:(仍)缺乏經濟調度 政經視角:電網仍可以「指揮」電源與用戶 粗顆粒度平衡的代價 案例;「大飛線」跨區外送無法用經濟邏輯解釋 第10章 改革歷程以及積極的信號 引言 過去20年的改革歷程 目前的焦點問題 既往改革從未觸碰——有效率的物理運行 案例:2022年8月四川高溫乾旱下的限電能否催化進一步改革 當前進程中的積極信號 小結 第三篇 路徑專題 第11章 波動的經濟學 引言 價格影響——理論 價格影響——實證 再分配效應 案例:德國批發電價的下跌與2021∼2022年的暴漲 成本VS市場視角 小結 第12章 更多極端天氣下的系統充足性評估 引言 衡量系統充足性 近期電力事故有愈加頻繁跡象 華東2021年夏季容量充足性評估 華中2021年冬季容量充足性評估 結論與建議 案例:不確定的天氣如何影響儲能需求 第13章 最優電源結構與可再生能源競爭力——以浙江為例 引言 可再生能源競爭力與「平價」 波動可再生能源引發模擬方法論挑戰——更小尺度的運行約束 專題13 1 大尺度模型為何日益需要考慮小尺度運行約束? 華東與浙江省情 模擬網架結構 模擬情景 情景結果與比較 政策建議與討論 附錄 結語 應對更多的電力不平衡 引言 技術經濟 社會經濟 政治經濟 電力部門內循環需要國際標準 總結 致謝 參考文獻 進一步閱讀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