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鄉橋語 蘇州市相城區黃橋街道歷史文化研究會 9787554622582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古吳軒
NT$305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12*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漁鄉橋語
ISBN:9787554622582
出版社:古吳軒
著編譯者:蘇州市相城區黃橋街道歷史文化研究會
頁數:278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60808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黃橋的「橋」記載了黃橋的歷史文化和未來發展,是黃橋人民的共同財富,而《漁鄉橋語》進一步豐富了黃橋的文化底蘊。 用腳步丈量黃橋大地,用深情挖掘黃橋文化,用內心感應時代脈搏,通過收集口述資料、挖掘文獻記載,以「橋」為主線,用手中的筆呈現了黃橋的滄桑和變遷,展現了黃橋人民奮鬥求索的新征程。

內容簡介

《漁鄉橋語》是黃橋街道歷史文化研究會編著出版的第一本歷史文化傳記類書籍。全書由「橋畔故事」「橋鄉風流」「橋接未來」三個篇章組成,以「橋」為主線,挖掘歷史文化。「橋畔故事」講述的是黃橋眾多橋樑的前世今生和橋的周邊發生的一些故事,「橋鄉風流」記載的是與黃橋有關的一些風流人物的事?和發生在黃橋的一些重要事件,「橋接未來」展現的是今日黃橋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和未來黃橋高質量發展的藍圖。

目錄


第一篇章 橋畔故事
失而復得的黃土橋
風雲變幻的通關橋
樂園橋還是綠園橋
為農橋的變遷
小河南橋——望「漁」橋
春風喚醒河東橋
河南行橋,一隻迷離的眼
名不符實的馮家村橋
為「漁」而生的三家村橋
曇花一現的新開河橋
小橋匯聚魚池窠
風雨滄桑話宜橋
記憶里的旺巷?小木橋
連接香火的陸家橋
回味無窮的白龍橋
身兼界碑的楊木橋
因橋名河的薛家橋
牛車?上的東?橋
窯廊橋的「窯」來「窯」去
傳說迷離的紹興橋
飛越橋的前世今生
三次「變身」的流動?橋
方?第一橋——小木橋
「不知其名」莊家尖橋
翻身橋「翻身」記
「紅色」籪口橋
擺渡口上的立新橋
一舉兩得的閘門橋
承載厚重歷史的青龍橋
見證張庄發展的北巷橋
板橋港上的孿生橋
小廟橋與老風俗
下庄村裡的上庄橋
搖身三變的生田橋
傳奇的旺家橋
強村富民的金峰橋
向陽橋的時代烙印
旗杆庄東旗東橋
從傳渡船到反孔橋
就閘而架的嚴家灠橋
「爭得來」的毛家橋
大庄老木橋與「橋頭小學」
民安橋得民心
三橋度春秋——聚說徐埂橋、項家村橋、南行廊橋
幸福路上幸福橋
藏在水面下的長流橋
從反修橋到大庄橋
從大寨橋到國泰橋
新東橋的蝶變
白馬寺的前世今生
第二篇章 橋鄉風流
解放大軍過黃橋
李覺:鐵骨錚錚的共產黨員
楊阿考:英勇無畏的黃橋武工隊員
黃橋英烈:血染的風采
姚根林:農村黨支書的楷模
李榮法:只要給他3年的時間
朱阿菊:領袖親授「光榮槍」
王福康:絲綢之路上的「特命大使」
張元根:從漁家兒子到軍分區司令
金泉元:深耕三尺講台的寒門學子
楊乃珍:第一個把蘇州評彈唱出國門
張浙慧:走上奧運賽場的相城第一人
沈德龍:以針為筆繪人生
周文雍:30多年如一日傾情「老蘇州」
呂師孟:長眠黃橋的安徽宋故官
一塊古碑記載了一段抗爭史
朱順公祠:難再相見的歷史文化名片
第三篇章 橋接未來
打造「雙中心」建設的「黃橋樣本」
勇立潮頭的「老闆鎮」
「電鍍鄉」的崛起與蛻變
新版「黃橋保衛戰」
戰天鬥地牽出魚種繁育佳話
北庄兩漁民的「高光人生」
尤苑:高原上書寫「無疆大愛」
李菊坤:三個維度書寫成功史
王正介:情系仿古青銅器失蠟鑄造工藝
沈志剛:一名奮鬥不止的「創二代」
馮淑琴:既能百鍊鋼,亦可繞指柔
陳建治:國字型大小行業協會授予終身貢獻獎
陳宇:足球娃娃的「黃浦教父」
李春:蘇州金龍的「設計師」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