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儀式與近代中國國民身份建構-1911-1929 沈艾娣 9787214288356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江蘇人民
NT$560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7*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政治儀式與近代中國國民身份建構-1911-1929
ISBN:9787214288356
出版社:江蘇人民
著編譯者:沈艾娣
頁數:310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60332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結束了中國數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帶來近代中國深刻的社會變革。20世紀初的變革如何影響中國普通民眾的日常生活?本書關注政治與普通人思想和感情的交集方式,重新審視了這一時期的歷史轉變。儀式不僅是一種社會融合的方式,也是一種權力傾斜的方式,儀式在建構國民身份和塑造日常生活的過程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書中從廣義的「政治儀式」入手,討論剪辮、易服、葬禮、曆法改革、禮貌問題等儀式的改變,闡釋時代變革中中國國民身份和認同感隨之發生的變化,以及政治文化對普通民眾生活的影響。

作者簡介

呂晶,歷史學博士,現為南京大學歷史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中華民國史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從事中華民國史、抗日戰爭史等方面研究,主持或承擔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等課題9項,出版專著、合著及資料彙編20餘部,在《光明日報》《江海學刊》等海內外報刊發表論文10餘篇,獲得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等獎勵6項。

目錄

引言
種族和民族主義
儀式與典禮
文化史
中華民國前的民族主義
革命
第一章 使革命超越政治:辛亥革命與民眾
精英革命
中華民國的符號
顛覆民族性
民眾參与
剪辮子
接續明朝
第二章 共和國民
民國風潮
共和國民
性別與國民身份
民族主義與民族轉型
第三章 共和國與國家共同體
國慶節
國家符號
國家之上的政治
國家符號的使用
國家共同體
第四章 英雄、反派和歷史創造
臨終時刻
籌辦葬禮
民眾
英雄與反派
創造歷史
歷史動員
第五章 國民革命
國民與國民黨
繼承辛亥
掌控國民象徵符號
民眾轉變為國民
第六章 孫中山葬禮和國民限制
國家
政黨
民眾
領袖
國之雛形
結語
詞彙表
參考文獻
索引
譯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