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5*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南北戰爭後美國南部地區「三農」問題研究 ISBN:9787519479640 出版社:光明日報 著編譯者:張准 叢書名:光明社科文庫 頁數:334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60158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南北戰爭對美國南部經濟造成巨大破壞,迫使其農業生產方式重構。重建失敗后,美國南部農業乃至整個南部社會走上了錯誤的發展道路,以農業為主的南部長期面臨著農業生產方式落後、農民貧困、農村社會發展滯后的三農問題。這一具有美國特色的三農問題在南部長期持續,直到羅斯福新政期間才開始得到解決,到20世紀60年代末基本解決,對南部經濟社會發展造成嚴重負面影響,其中南部黑人農民受害尤為深重。本書對南北戰爭后美國南部三農問題的原因、影響及其演變和解決的過程進行了分析;並將之與中國的三農問題進行比較。雖然解決中國的三農問題不能走美國式資本主義大農業的道路,但可以借鑒美國在解決南部三農問題過程中的一些經驗教訓。作者簡介 張准 出生於1978年,四川郫縣人,民革黨員,經濟學博士。四川師範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經濟史研究。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南北戰爭后美國南部地區『三農』問題研究」(17BJL022),在《求索》《中國文學研究》《世界農業》等刊物發表論文40餘篇。目錄 第一章 緒論第一節 基本概念 一、美國南部 二、南北戰爭后美國南部的「三農」問題 第二節 國內外研究綜述 一、內戰後美國南部經濟發展史專著 二、研究簡評 第三節 本書的主要內容和框架結構 一、主要內容 二、框架結構 第二章 南北戰爭后美國南部「三農」問題概述 第一節 戰爭破壞和失敗的戰後重建是美國南部「三農」問題的背景 一、內戰前的美國南部堪稱富裕的農業地區 二、南北戰爭對南部尤其是農業造成嚴重破壞 三、重建失敗導致南部走上錯誤的發展道路 第二節 南北戰爭后美國南部「三農」問題的內涵 一、農業生產方式落後——小農經濟與手工勞動 二、農民貧困——內戰後南部農民長期處於貧困狀態 三、農村社會發展滯后——內戰後南部成為美國最落後的區域 第三節 內戰後美國南部「三農」問題與種族問題之關係 一、內戰後美國南部「三農」問題與黑人問題密切相關 二、內戰後美國南部「三農」問題不是單純的黑人問題 第三章 南北戰爭后美國南部「三農」問題的原因分析 第一節 「三位一體」是內戰後美國南部「三農」問題的根本原因 一、內戰後小農經濟的租佃製成為南部農業的主要生產方式 二、內戰後借貸制度使南部農民長期深陷債務束縛 三、內戰後的南部長期受困於單一的棉花經濟 四、「三位一體」下,南部的「三農」問題極其頑固 第二節 美國政府政策對南部「三農」問題的影響 一、重建后南部民主黨州政府的倒行逆施加劇了「三農」問題 二、聯邦最高法院的一系列重要判決對南部「三農」問題的影響 三、聯邦政府政策的影響 第三節 美國南方文化中的糟粕是南部「三農」問題的文化因素 一、南北戰爭和戰後重建強化了美國南方文化的地域特徵 二、美國南方文化中的糟粕加劇了南部的「三農」問題 第四章 美國南部「三農」問題的演變——重建後到大蕭條 第一節 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南部「三農」問題的變化 一、棉價回升,農民收入增加 二、租佃農比例上升的同時黑人農民擁有土地增加 三、農業機械化開始起步 四、現代商業衝擊著南部農業中的借貸制度 第二節 重建后美國南部的工業化與社會進步 一、公共教育尤其是黑人教育的發展 二、「新南部」與南部工業發展 三、內戰後南部城市化的發展 第三節 內戰後到大蕭條之前的美國黑人遷徙 一、重建時期的黑人遷徙 二、重建後到一戰前的黑人遷徙 三、20世紀黑人大遷徙的第一次高潮 四、黑人大遷徙有助於解決南部的「三農」問題 第四節 20世紀20年代后美國南部的「三農」問題再趨惡化 一、持續的農業危機是大蕭條的前奏 二、農業危機和大蕭條沉重打擊了南部農業發展進程 三、大蕭條與苦難深重的南部農民 第五章 新政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美國南部「三農」問題的破局 第一節 羅斯福新政是美國南部「三農」問題破局的契機 一、羅斯福新政中的農業政策 二、羅斯福新政中的地區發展規劃對南部「三農」問題的影響 三、羅斯福新政中的環境保護政策對南部「三農」問題的影響 四、羅斯福新政下南部「三農」問題開始破局 第二節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南部「三農」問題初步解決 一、第二次世界大戰使美國農業再次進入「黃金時代」 二、第二次世界大戰對南部「三農」問題的影響 第六章 二戰後到20世紀60年代——美國南部「三農」問題的終結 第一節 二戰後到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農業 一、經濟繁榮中的農業危機 二、二戰後到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農業政策 三、技術進步和農業生產方式轉變 第二節 有利於解決美國南部「三農」問題的政治因素 一、杜魯門的「公平施政」及其影響 二、走中間道路的艾森豪威爾政府 三、「新邊疆」與「偉大社會」 四、沃倫法院的貢獻 第三節 二戰後到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南部農業與南部社會 一、走向現代化的南部農業 二、二戰以來南部黑人持續遷徙 三、二戰後南部社會的進步 四、小結 第七章 餘波猶在——中美「三農」問題之比較與借鑒 第一節 美國南部「三農」問題餘波猶在 一、南部仍是美國相對落後的地區 二、從農村到城市——貧困的轉移 第二節 美國南部「三農」問題與中國「三農」問題之比較 一、相似之處 二、不同之處 第三節 美國解決南部「三農」問題的過程中可資借鑒的經驗教訓 一、解決「三農」問題要有堅定的戰略決心和戰略定力 二、保障農民權利是解決「三農」問題的客觀要求 三、堅持和完善農業補貼政策,防止農村返貧 四、治貧先治愚,大力發展農村教育和農技推廣 五、防止經濟「脫實向虛」,減少「工作的窮人」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