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7*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君臣-宋代士大夫政治下的權力場 ISBN:9787213115370 出版社:浙江人民 著編譯者:王瑞來 叢書名:何以中國 頁數:442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60335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宋史經典:近年宋史學界的典範,考證與推理的完美結合。通過對宋真宗一朝諸位宰相的分析,從君臣關係、派系政治等角度闡釋了宋代政治的日常運作。宋史必讀,絕對經典。 視角獨特:顛覆了君權獨裁製說,剖析了皇權與相權相互擠壓、彼此支撐的糾結形態,堪稱宋代官場現形記。內容簡介 北宋真宗朝在歷史上除了澶淵之盟,戲劇性事件很少,但在王瑞來先生看來,這看似平平無奇的二十幾年,卻是中國政治史上最值得研究的典型年代。宋太宗大規模開科取士,積累了能量巨大的士大夫階層。到了宋真宗朝,士大夫政治全面登場,讓皇帝的行政實權趨於虛化,演變出士大夫主導下的君臣共治這一歷史形態。皇權在歷史上權力結構中的角色,由此被重新定位。 本書是一部中國傳統社會權力結構的微觀考察著作,以北宋真宗朝為剖面,完成了對中國歷史上皇權問題的一次總體觀察。書中講述的真宗朝五位宰相,幾乎囊括了中國古代宰相的基本類型,真宗朝所奠定的制度基礎和權力結構,深刻影響了此後中國歷史的政治走向。宋代士大夫政治形成的精神基因,時至今日依然影響著中國知識人。 本書文字通俗典雅,立論嚴謹,資料翔實,刻畫生動,論述君臣關係細緻入微,剖析權力場鬥智角力精彩紛呈,綜觀中國歷史上的皇權問題,高屋建瓴,深入精微,指出了伴隨行政制度的完善,皇權逐漸走向象徵化這一趨勢,道前人所未道,被日本學者評價為顛覆了學界通行的「君主獨裁製說」,是一本雅俗共賞、不可多得的歷史學著作。作者簡介 王瑞來,198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古典文獻專業,曾從事歷史書籍與古籍的編輯工作。1990年東渡日本,現為日本學習院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研究員,並執教於日本早稻田大學,且為四川大學講座教授、北京大學和浙江大學兼職教授。主要從事宋代歷史以及古典文獻的研究。出版有《鶴林玉露》(點校,中華書局,1983年)、《宋宰輔編年錄校補》(中華書局,1986年)、《宋代的皇帝權力與士大夫政治》(日本汲古書院,2001年,以該書獲歷史學博士學位)、《中國史略》(日本DTP出版社,2006年)、《朝野類要》(點校並研究,中華書局,2007年)、《宰相故事:士大夫政治下的權力場》(中華書局,2010年)、《宋季三朝政要箋證》(中華書局,2010年)、《隆平集校證》(中華書局,2012年)、《宋史宰輔表考證》(中華書局,2012年)等學術研究與古籍整理著作,並在《歷史研究》等刊物發表歷史、哲學、文學、古籍整理等方面的論文百余篇。目錄 引言 寫在書前的後記——感言與寄語 第一章 定位皇權,肇始宰輔專政:「聖相」李沆 一 何以選擇李沆 二 真宗及其時代 三 「首蒙大用」 四 太子之師帝王友 五 「總文武大政」 六 「最得大臣體」 七 時人的評價與李沆的意義 第二章 尋常作為,塑造皇權:「平世之良相」王旦 一 平淡無奇的平世循吏 二 一朝宰相 三 三槐成蔭 四 「朕心所屬」 五 「堪任大事」 六 「務行故事」 七 「有謗不校」 八 「進賢退不肖」 九 「事無大小,非旦言不決」 十 宰輔專政:君臣協作的合力 第三章 左右天子為大忠:「使氣之寇準」 一 政界的另類 二 君臣際會 三 左右天子 四 政界沉浮 五 重掌相印 六 從政爭到政變 七 「面折廷爭,素有風采」 第四章 佞臣如何左右皇權:「癭相」王欽若 一 被忽視的「惡的歷史」 二 以才幹結主知 三 以鬼域中傷人 四 以陰柔順主意 五 以昏佞愚主智 六 以智術保善終 七 陰柔如水:王欽若模式 第五章 宋代權相第一人:「罔上弄權」的丁謂 一 士大夫政治的另一面 二 才子與能吏 三 「大計有餘」與「東封西祀」 四 權臣獨裁的秘密 五 宋代權相第一人 第六章 代王言者:真宗朝的翰林學士 一 高級「刀筆吏」 二 翰林學士制度與真宗朝的若干數據 三 士大夫階層的翹楚 四 翰林學士與皇帝、宰執之關係 五 派系政治下的翰林學士 六 介於皇權、相權之間第七章 從具體到集約 一 集約的理由 二 皇帝在位三階段:俯瞰真宗朝 三 宰相類型:真宗五友 四 真宗朝的意義 延伸閱讀 寫在書後的前言 ——皇權論綜述 一 皇權研究的歷史回顧:我與學界 二 基本概念的說明 三 思想史視野下的考察 四 政治史視野下的考察 五 走向象徵化的皇權 參考文獻 一 典籍史料 二 今人論著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