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文學.文化-《紅與黑》漢譯研究 (增訂本) 許鈞 9787544798761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譯林
NT$623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6*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文字.文學.文化-《紅與黑》漢譯研究 (增訂本)
ISBN:9787544798761
出版社:譯林
著編譯者:許鈞
叢書名:許鈞翻譯論叢
頁數:293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59352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著名學者、翻譯大家許鈞主編,國內法國文學與翻譯研究領域頂尖學者、譯者共同編著,真實推動了中國文學翻譯理論與實踐的發展。 全面展現20世紀90年代法語文學翻譯跨圈層大論戰,方平、許鈞、施康強、許淵沖、羅新璋、韓滬麟、馬振騁、趙瑞蕻、郝運、袁筱一、盧世光、湯守道、馮鳳閣、蔡之翔、王子野、孫遷、郭宏安、羅國林、張成柱、袁莉,翻譯家、批評家、出版家、經貿官員、統計師、法文系學生、退休教師,群英薈萃,百家爭鳴,或惺惺相惜、或針鋒相對、或「皮裏陽秋」,字裡行間展露出參与者真誠坦蕩的交流心態和對文學、文化的無限熱愛。 當我們談論翻譯時,我們在談論什麼?當我們談論翻譯質量時,僅僅止步于找幾處錯譯、漏譯嗎?不同譯本,如何挑選?譯者在忠實還原原作和再創造之間如何認識、取捨、實踐?讀者對外來文化的接受心態和審美期待如何影響翻譯?這一本有料、有趣又好讀的學術書,會給你答案。

內容簡介

20世紀80年代起,法國文學經典《紅與黑》陸續迎來多種漢譯本,這些譯本多出自名家之手,各有特色,賦予了這部名著新的生命。90年代初,《紅與黑》的漢譯現象在中國翻譯界掀起了一場範圍廣泛、影響深遠的大討論,涉及直譯與意譯、形似與神似、藝術與科學、忠實與創造等翻譯研究中諸多基本問題,以鮮活的實例和良好的氛圍,極大推動了中國文學翻譯理論與實踐的發展。參与這場討論的不僅有趙瑞蕻、許淵沖、郝運、羅新璋、郭宏安等《紅與黑》的譯者,也有方平、施康強、許鈞、馬振騁、羅國林、袁筱一等翻譯家和批評家,還有熱愛文學的普通讀者。本書所收入的論文、散文、書信等正是出自他們之手,記錄下這場前所未有的討論中翻譯思想和觀點的交流、碰撞,映照出文學翻譯的前行之路。

作者簡介

許鈞,1954年生,浙江龍遊人,浙江大學文科資深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曾任南京大學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南京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現兼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外國語言文學學科評議組召集人、全國翻譯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翻譯協會常務副會長,並擔任META、BABEL、《外語教學與研究》、《中國翻譯》、《外國語》等國內外10餘種學術刊物的編委。已發表文學與翻譯研究論文240餘篇,著作8部,翻譯出版法國文學與社科名著30餘部,其譯著《追憶似水年華》(卷四)、《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訴訟筆錄》及著作《文學翻譯批評研究》、《翻譯論》、《翻譯學概論》等作品多次獲國家與省部級優秀成果獎。1999年獲法國政府頒發的「法蘭西金質教育勳章」,2008年和2010年兩次獲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和教育部頒發的「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指導教師」稱號,2011年獲寶鋼教育基金全國優秀教師特等獎,2012年獲中國翻譯協會頒發的「翻譯事業特別貢獻獎」,2015年獲江蘇省委省政府授予的「江蘇社科名家」稱號。

目錄

歷史將給予充分的肯定
——代再版序/方平
《紅與黑》漢譯的理論與實踐
——代引言/許鈞
上編 討論
紅燒頭尾/施康強
四代人譯《紅與黑》/許淵沖
「譯」者「臆」也?/易超
從編輯角度漫談文學翻譯
——兼評許譯《紅與黑》譯者前言/韓滬麟
從《紅與黑》談起/許淵沖
斯當達與維璃葉/羅新璋
譯音常是約定俗成/馬振騁
關於《紅與黑》中譯本的對談/趙瑞蕻許鈞
關於《紅與黑》漢譯的通信(一)
——許鈞致許淵沖/許鈞
關於《紅與黑》漢譯的通信(二)
——許淵沖致許鈞/許淵沖
關於《紅與黑》漢譯的通信(三)
——許鈞致郝運/許鈞
關於《紅與黑》漢譯的通信(四)
——郝運致許鈞/郝運
關於《紅與黑》漢譯的通信(五)
——許鈞致郭宏安/許鈞
關於《紅與黑》漢譯的通信(六)
——羅新璋致許鈞/羅新璋
關於《紅與黑》漢譯的通信(七)
——羅新璋致許淵沖/羅新璋
「應該加進去的東西」/許淵沖
翻譯雜感/方平
文字翻譯與文學翻譯
——讀方平《翻譯雜感》后的雜感/許淵沖
法國牛排,還是帶血的好/袁筱一
《紅與黑》漢譯讀者意見徵詢/《文匯讀書周報》編輯部南京大學西語系翻譯研究中心
為了共同的事業
——《紅與黑》漢譯讀者意見綜述/許鈞袁筱一
關於《紅與黑》漢譯的基本看法/盧世光
我對文學翻譯的幾點看法/湯守道
文學翻譯之我見/馮鳳閣
對《紅與黑》漢譯的看法/蔡之翔
妙譯來自「得意忘形」/許淵沖
下編 專論
《紅與黑》漢譯漫評/許鈞
後來未必居上/王子野
何妨各行其道/施康強
也談《紅與黑》的漢譯
——和王子野先生商榷/孫遷
我譯《紅與黑》/郭宏安
是否還有個度的問題
——評羅新璋譯《紅與黑》/許鈞
風格、誇張及其他/羅新璋
文學翻譯應追求整體風格的和諧統一
——再讀羅新璋譯《紅與黑》/許鈞
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關於《紅與黑》人名、地名的翻譯/許鈞
「借屍還魂」與形象變異
——德·瑞那夫人形象比較/許鈞
「化」與「訛」
——讀許淵沖譯《紅與黑》有感/許鈞
從翻譯的層次看詞的翻譯
——還是譯為「小城」為宜/許鈞
社會、語言及其他
——讀海峽彼岸的《紅與黑》/許鈞
是復譯還是抄譯?
——評海南出版社版《紅與黑》/許鈞
批評不等於否定
——也談羅新璋譯《紅與黑》/羅國林
談羅新璋譯的《紅與黑》
——兼談羅新璋的翻譯藝術/張成柱
談重譯
——兼評許鈞/許淵沖
附錄
譯書漫憶
——關於《紅與黑》的翻譯及其他/趙瑞蕻
西方的「紅學」/趙瑞蕻
譯者前言/許淵沖
譯書識語/羅新璋
不求同言但求同妙
——就《紅與黑》復譯問題看翻譯批評的導向/袁莉
給文學翻譯一個方向/許鈞袁筱一
《紅與黑》漢譯討論受到海內外關注/《文匯讀書周報》訊
編後記
再版後記
三版補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