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六朝隋唐禮制與經學論叢 范雲飛 9787522837956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
NT$814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5*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秦漢六朝隋唐禮制與經學論叢
ISBN:9787522837956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
著編譯者:范雲飛
頁數:300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58956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上下兩編,上編「秦漢禮制與律令」,共計5篇,關注近年來新出土的秦漢律令類材料,集中梳理與禮制有關的祠祀、喪葬、宴飲等律篇、令篇及儀注文本,尤其注重從中發掘秦漢禮儀類律令與禮經之間的內在關聯,由此考察秦漢國家通過禮制與律令進行統治的具體方式。 下編「六朝隋唐禮學與禮議」,共計8篇,關注六朝隋唐的禮議,或圍繞禮學名家,或圍繞專場禮議,或圍繞禮議中所呈現的某種經學理念,進行深入分析,並在整體上合而觀之,構建六朝隋唐禮議之取證與推理方式的宏觀圖景。 隨著社會結構的變動,皇權的逐步強化,朝廷禮議越來越強調理據的明確性與權威性,越來越限縮對「人情」的任意發揮、對經典的任意詮釋。禮議方式的遷流,背後不僅是國家權力結構、社會結構的變動,也與學術思想的演進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作者簡介

范雲飛,安徽蕭縣人,清華大學歷史學博士,武漢大學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講師。主要研究領域為漢唐禮制史、經學史、思想學術史,在《世界宗教研究》《文史》《史林》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出版有《周易程氏傳譯註》(合著)、《金石藏禮:漢碑的二十種風骨》等書。

目錄

上編 秦漢禮制與律令
第一篇 秦漢祠祀律令輯考
一 律令篇名
二 中央祠官所掌祭祀
三 宗廟齋祭
四 郡縣祭祀
五 其他
結論
第二篇 新出秦漢禮律簡四題
一 嶽麓秦簡秦令與胡家草場漢簡《臘律》
二 胡家草場漢簡《葬律》
三 胡家草場漢簡《祠律》
四 海昏侯墓漢簡昌邑王「會飲儀」
結論
第三篇 秦漢郡國祠官考
一 秦漢中央祠官系統
二 秦漢地方祠官系統
結論
第四篇 兩漢大臣服喪考
一 兩漢大臣服喪諸說辨正
二 兩漢大臣服喪相關詔令疏證
結論
第五篇 重建漢家秩序的兩種進路——漢末舊君名諱論辯鉤沉
一 漢末舊君名諱論辯文本輯證
二 從汝南到徐州:論辯發生的歷史場景
三 舊君名諱與漢晉社會變動
結論
下編 六朝隋唐禮學與禮議
第六篇 南朝禮制因革中的王儉「故事學」
引言 禮制因革中的「故事學」
一 王儉禮議中「故事」的運用
二 王儉「故事學」的家學背景
結論
第七篇 何佟之禮學與禮議再探
一 何佟之禮議的經學特質
二 廬江何氏家族中的何佟之及其對梁朝禮制的意義
結論 何佟之與梁武帝禮制改革
附錄 何佟之朝日夕月議箋證
第八篇 試析南北朝隋唐的改撰《論語》現象——兼論梁武帝的制禮思路
一 梁武帝《孔子正言》的撰述及其經世用意
二 王勃《次論語》及其學術源流
三 南北朝隋唐之際的經學新風
結論
第九篇 「正體」與「爵土」:中古嫡孫承重禮議所見的家國關係
一 「承重」的經義邏輯與相關爭論
二 西晉兩場嫡孫承重禮議
三 北魏嫡孫為祖母服議
結論
第十篇 北朝禮議「正經」觀念的凸顯
一 孝文帝禮議的「正經」觀念
二 劉芳禮議的「正經」觀念
三 北朝後期禮議「正經」規範的強化
四 淺議「正經」與「推致」之間的張力
結論
第十一篇 經義邏輯與社會關係網路:唐中宗郊天韋皇后亞獻議再探
一 「文例」與「正經」:韋后亞獻議的經義邏輯
二 女性「外神」祭祀爭論的經義淵源與政治背景
三 韋后亞獻議所見的中宗朝社會關係網路
結論
第十二篇 《舊唐書·禮儀志》會昌廟議錯簡、闕載及史源考
一 錯簡問題
二 闕載補入與事件複原
三 史源推測
結論
第十三篇 唐代三年喪三十六月說的展開
一 王元感、張柬之論辯詳析
二 唐人論辯的後續展開
三 三年喪的情文矛盾與民間服喪實踐
結論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