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鴻溝-概念.成因與後果 韋路 9787308245180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浙江大學
NT$623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6*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數字鴻溝-概念.成因與後果
ISBN:9787308245180
出版社:浙江大學
著編譯者:韋路
叢書名:數字社會科學叢書「十四五」時期國家重點出版物出版專項規劃項目
頁數:297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57518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隨著數字技術不斷發展和數字化改革的不斷深入,數字經濟已經成為驅動經濟增長的關鍵引擎,數字技術正逐步成為推動國家戰略、完善社會治理、滿足人們美好需要的重要手段和工具。但與此同時,社會科學的理論嚴重滯後於數字化的偉大實踐,面臨著未有過的挑戰。無論是基本理論、基本認知,還是基本方法,都面臨深層次重構,亟須重新認識社會科學的系統論、認識論和方法論,對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和新發展格局有深刻的洞察。
浙江大學順應全球科技創新趨勢和國家創新戰略需求,以「創建數字社科前沿理論,推動中國數字化偉大轉型」為使命,啟動數字社會科學會聚研究計劃(簡稱「數字社科計劃」)。「數字社科計劃」將以中國數字化轉型的偉大實踐為背景,以經濟學、管理學、公共管理學、法學、新聞傳播學等學科為基礎,以計算機和數學等學科為支撐,通過學科數字化和數字學科化,實現社會科學研究對象、研究方法和研究範式的數字化變革。「數字社科計劃」聚焦數字經濟、數字創新、數字治理、數字法治、數字傳媒五大板塊。數字經濟和數字創新將關注數字世界的經濟基礎,研究數字世界的經濟規律和創新規律;數字治理和數字法治關注數字世界的制度基礎,研究數字世界的治理規律;數字傳媒關注數字世界的社會文化基礎,研究數字世界的傳播規律。在此基礎上,「數字社科計劃」將推動數字科學與多學科交叉融合,促進新文科的全面發展,構建世界優秀的數字社會科學體系,打造浙江大學數字社科學派,推動中國數字化的偉大轉型。
依託「數字社科計劃」,集結浙江大學社會科學各學科力量,廣泛聯合國內其他相關研究機構,我們組織編撰出版了這套數字社會科學叢書。以「數字+經濟」「數字+創新」「數字+治理」「數字+法治」「數字+傳媒」等為主要研究領域,將優秀研究成果結集出版,致力於填補數字與社會科學跨學科研究的空白;同時,結合數字實踐經驗,為當前我國數字賦能高質量發展提供政策建議,向世界展示中國在「數字賦能」各領域的探索與實踐。
本叢書可作為國內系統性構建數字社會科學學科研究範式的一次開拓性的有益嘗試。我們希望通過這套叢書的出版,能更好地在數字技術與社會科學之間架起一座相互學習、相互理解、相互交融的橋樑,從而在一個更前沿、更完整的視野中理解數字經濟時代社會科學的發展趨勢。

作者簡介
韋路,博士,浙江傳媒學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主持行政工作),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浙江大學融媒體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特聘教授,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浙江省「萬人計劃」人文社科領軍人才,浙江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教育部新聞傳播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浙江省高等學校新聞傳播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新聞史學會副會長,政協第十二屆、第十三屆浙江省委員會委員。主要研究領域為新媒體傳播、國際傳播、政治傳播等,提出了第三道數字鴻溝、知識生產溝、多模態網路使用、技術馴化溝等創新概念和理論。

精彩書評
★促進數字平等是全球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本書通過科學系統的實證研究,抽絲剝繭地剖析了數字鴻溝的成因與後果,為重建全球信息傳播秩序和建構更加平等的全球信息社會提供了有價值的解決方案。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民信息計劃(IFAP)副主席、信息促進發展工作組主席,趙偉
★韋路教授的《數字鴻溝:概念、成因與後果》是中國酋部對數字鴻溝問題進行系統研究的學術專著,不僅對於數字時代中國自主知識體系建構做出了原創性理論貢獻,而且對於彌合全球數字鴻溝、促進全球數字平等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所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院長,胡正榮
★本書是對韋路教授20多年數字鴻溝研究的系統性總結,對數字鴻溝的概念、變遷、成因、後果和對策進行了全方位考察,具有重要學術價值,堪稱中國數字鴻溝研究的典範之作。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新聞傳播學學科評議組召集人,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學院院長,隋岩
★韋路教授是中國數字鴻溝研究的代表性學者之一,其研究思路開闊,涵蓋縱向和橫向視角、個人和國家層面、中國和全球視野,使本書成為全景式分析數字鴻溝現象的力作之一。
——香港城市大學計算社會科學講座教授,國際傳播學會會士,祝建華
★本書建構的數字鴻溝概念系統,將數字鴻溝視為一種多維度、多階段和連續性的概念,挑戰了傳統數字鴻溝研究的單維論、靜態論和二元論觀點,對於理解人類社會數字不平等這一複雜現象極具啟發價值。
——美國雪城大學約翰·本·斯諾(John Ben Snow)講席教授,拉爾斯·威爾耐特(Lars Willnat)

目錄
第一章 引論
第一節 數字時代的新媒體研究
第二節 新媒體研究的轉型路徑
第三節 數字時代的信息不平等
第二章 數字鴻溝的概念系統
第一節 第一道數字鴻溝
第二節 第二道數字鴻溝
第三節 第三道數字鴻溝
第三章 數字鴻溝的發展變遷
第一節 個人層面的數字鴻溝變遷
第二節 國家層面的數字鴻溝變遷
第四章 數字鴻溝的影響因素
第一節 個人層面的數字鴻溝成因
第二節 國家層面的數字鴻溝成因
第五章 數字鴻溝的社會後果
第一節 放大知識溝
第二節 強化參与溝
第三節 擴張融入溝
第六章 結論
第一節 數字鴻溝的形成之因
第二節 數字鴻溝的蔓延之果
第三節 數字鴻溝的治理之策

前言/序言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數字鴻溝一直是人類社會面臨的重大挑戰,也引發了全球學界、業界和政界的廣泛關注。數字鴻溝概念最初被定義為技術擁有者和技術缺乏者之間的差距。隨著數字鴻溝研究的不斷發展,其內涵也從單一的接入差距拓展出更加豐富的維度。數字鴻溝本質上是一種數字不平等,即不同群體在數字社會採用數字技術、獲取信息服務、實現全面發展等方面的差異,是社會不平等在數字時代的體現。當人類歷史的車輪不可逆轉地駛入數字時代,如何更加科學地界定數字鴻溝概念、更加準確地呈現數字鴻溝變遷、更加深入地揭示數字鴻溝成因、更加理性地探討數字鴻溝後果,為彌合數字鴻溝、建構更加平等的全球信息社會提供中國方案,成為不同學科研究者需要共同思考和研究的重大議題。
本書正是從上述幾個方面出發,對數字鴻溝的概念、變遷、成因、後果和對策進行全方位探討,一方面通過分析中國、美國等代表性國家的問卷調查數據,對個人層面的數字鴻溝狀況進行探討,另一方面也充分利用聯合國、世界銀行和國際電信聯盟等權威組織發布的全球宏觀數據,對國家層面的數字鴻溝問題進行研究。具體來說,本書力求取得五大創新成果。
一、建構數字鴻溝的概念系統
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本書將數字鴻溝定義為,在個人、地區或國家層面存在的,在數字技術的不同發展階段出現的,數字技術接入、使用和馴化上的差異。本書從不斷變化的信息技術環境出發,試圖建構一個多維度、多層面、多階段的數字鴻溝概念系統。多維度包括技術接入、技術使用、技術馴化等,多層面包括個人層面、國家或地區層面,多階段包括電腦、手機、數字電視、網際網路、智能設備等數字技術的不同發展階段。
個人層面數字鴻溝的三個維度構成一個金字塔結構。底層是最基本的接入溝,因為技術接入是人機關係的第一步。沒有接入,其他與技術的各種互動都無從談起。接入溝之上是使用溝,一方面意味著使用要以接入為基礎,另一方面也說明使用差異比接入差異更加複雜,存在的影響因素更多,造成的社會影響更大。金字塔的頂層是馴化溝,因為馴化體現了一種更高層次的人機關係,一種更具主體性的人機互動,一種更加理性的數字生活。因此,不同群體在技術馴化方面的結構性差異,當屬數字鴻溝各個維度中最難彌合的。這三個維度存在著一種遞進關係,其複雜性、多樣性和人的主體性不斷增強。如果說在接入和使用層面,人們是數字設備的所有者(owner)和使用者(user),那麼進入馴化層面,人們就變成了數字技術的主人(master)。
個人層面的這種多維數字鴻溝出現在數字技術發展的不同階段。從數字技術的開端——電腦——開始,到手機、數字電視、網際網路,再到當前日新月異的人工智慧設備,再到正在湧現和未來將會出現的新媒體技術,都會產生新的數字鴻溝。雖然都是數字技術,但不同的發展階段所呈現出的影響因素和社會後果也會有所不同。數字鴻溝研究者既需要對每個階段的情況進行單獨研究,也需要將不同階段聯繫起來進行比較研究。
最後,個人層面的數字鴻溝集合起來,就形成了國家或地區層面的數字鴻溝。不論是國家內部的不同地區之間,如城市和鄉村、發達和欠發達地區,還是國家和國家之間,如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都面臨數字鴻溝的持續挑戰。由於層面不同,數字鴻溝的成因和後果也各不相同。研究者需要同時對個人層面和國家或地區層面的數字鴻溝進行研究,才能更加全面系統地理解數字時代人類社會難以跨越的這一道鴻溝。
二、呈現數字鴻溝的發展變遷
個人層面的數字鴻溝變遷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逐漸消弭的接入溝。隨著我國網民規模的擴大和網際網路普及率的大幅提升,網民結構也趨於均衡,除城鄉之間的數字鴻溝依然顯著之外,性別、年齡、教育、收入等方面的數字鴻溝日趨彌合。二是日益凸顯的使用溝。和其他網民群體相比,非網民和老年網民仍然存在數字技能和信息素養方面的障礙。老年網民對外界幫助依賴性強,難以獨立使用新興的網路業務。網路使用模態呈現出種類日益豐富的特點,從簡單的信息獲取類和交流溝通類應用逐漸拓展至網路娛樂類和商務交易類應用,但不同群體在多模態網路使用方面仍然存在較大的鴻溝。三是悄悄湧現的馴化溝。一方面,「智連鴻溝」初現端倪,個體在如何更加智慧地連接數字技術方面的差異值得關注,不同社會經濟地位的個體在馴化、再造數字技術以趨利避害、為己所用方面存在差異;另一方面,「斷連鴻溝」逐漸顯現,隨著用戶與網際網路的連接從稀缺轉向過剩,個體在如何更加克制地連接數字技術、防止過度連接方面也存在差異。
國家層面的數字鴻溝主要有三大發現。一是全球數字鴻溝逐漸縮小。雖然歐美優勢依然可見,但已逐漸失去壓倒性的統治地位。發展中國家已經認識到網路信息技術對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紛紛奮起直追,以求在新的全球信息經濟格局中佔據更加有利的位置。二是手機展現獨特潛力。與歐美髮達國家長期領先的網際網路和固定寬頻全球格局不同,手機呈現出與眾不同的擴散路徑。俄羅斯、中國等發展中國家後來居上,手機擁有率位居全球前列。發展中國家應該以智能手機為突破口,大力發展移動網際網路,儘快改變自己在全球信息傳播格局中的落後地位。三是中國逐漸趕超世界平均水平。經過數十年的發展,中國的網際網路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網際網路採納率已在2010年趕上世界平均水平。雖然在總量上,中國多項指標已經是世界第一,但人均指標仍然落後于發達國家,處於世界中游水平。中國要從網路大國變成真正的網路強國,依然任重道遠。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