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當代作家叢書.第五輯.黃昏的酒 東西 9787219116180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廣西人民
NT$286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9*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廣西當代作家叢書.第五輯.黃昏的酒
ISBN:9787219116180
出版社:廣西人民
著編譯者:東西
叢書名:廣西當代作家叢書(第五輯)
頁數:224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56847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文學愛好者
作家陶麗群最新小說集。
那些于無聲處讓你揪心的、感動的故事

內容簡介
本書為廣西作家陶麗群中篇小說集,由《萬物慈悲》《黃昏的酒》《白》《晚風吹過南屏》《平安房》等5部近年來發表在《青年文學》等刊物上的小說構成。書中既有寫母女關係故事的《萬物慈悲》《白》,寫老一輩內斂、隱忍情感故事的《黃昏的酒》;也有寫奶奶、姐姐在面對即將結束的生命時,迥然不同的兩種處境的《晚風吹過南屏》《平安房》。作者文筆細膩,人物塑造生動、鮮明,故事于無聲處直抵讀者內心。

作者簡介
陶麗群,壯族,廣西百色人,文學碩士。作品散見《人民文學》《十月》《民族文學》《廣西文學》《山花》《青年文學》《芙蓉》等,作品多次被轉載於各選本併入選年度排行榜選本。曾獲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駿馬獎、廣西文藝創作銅鼓獎、廣西少數民族文學創作「花山獎」、壯族文學獎、《廣西文學》年度優秀作品獎、《民族文學》年度獎、《北京文學•中篇小說月報》年度優秀作品獎、《安徽文學》年度優秀作品獎等。著有《一個夜晚》《暗疾》《被熱情毀掉的人》《凈臉》《風的方向》《母親的島》等小說集。

目錄
目 錄
萬物慈悲
黃昏的酒

晚風吹過南屏
平安房
後記

精彩書摘
黃昏的酒
深冬的陽光從屋檐下蔓延到牆壁上,很快就要照到並不算高的廚房窗戶時,黃昏便來臨了。莫老太通常這時候正在廚房裡忙碌最後一道菜: 野菜蛋湯,或者野菜瘦肉湯。她喜歡在野菜湯里加點東西,那樣湯水的口味會更好。他們家的晚飯湯水一向都是野菜煮的,夏天是一點紅、白花菜、紅糯米菜,冬天是野芹菜、野茼蒿、馬齒莧,諸如此類。這些野菜在不同的季節總是漫山遍野地長,尤其是在河邊,當然,這個鎮子上喜歡吃野菜的人並不多,野生的,總是不如地里種的口味好,這也是莫老太為什麼在野菜湯里加雞蛋和瘦肉末的原因。野菜湯有一股初春青草般的清香氣息,這縷若有若無的氣息總是讓她欲罷不能。一個野菜湯搭配一葷一素,這就是晚飯的全部菜肴。只有兩個人,一向如此。
廚房裡慢慢變得昏暗下來,煤氣灶的火光開始形成隱隱約約的光亮。廚房不算大,洗菜盆卻砌得很大,和這個廚房的擁擠形成很鮮明 的對比,但凡進過這個廚房的主婦都會驚嘆于這個洗菜盆。這是莫老太在最初砌它時特意關照的——那是三十四年前的夏天,她記得很清楚。那時她懷著六個月的身孕。最初三個月辛苦的晨吐過去后,她的胃口漸漸好起來,就是在那時候,她喜歡上了吃野菜, 清香而略帶點 酸澀味道的野菜讓她胃口大開。老莫那時候非常年輕,他要比莫老太 年輕上三歲,一口山上人的彆扭腔調,鎮上的孩子們總是卷著舌頭學他說話,常常鬧得他滿臉通紅。莫老太挺著大肚子,指揮他砌那個洗菜盆。兒子五歲之前,她常常在洗菜盆里給他洗澡。熱水桶放在洗菜 盆里,孩子坐在熱水桶里,溢出來的水也不會灑落到地板上。如今兒子已經三十四歲了,不久前剛成為一個健康男孩的父親。
莫老太瞧著鍋里漸漸起泡的水,往事在越來越昏暗的光線里一點一點浮上來。她總是容易在昏暗的光線里回想往事——她的一生,她的遭際,也只適合在這樣的背景里回想——那並不美好,而她並不想攪擾昔日,但這慢慢暗下來的浮光掠影總是牽扯起那些久遠的往昔。她輕輕嘆了口氣。她把白花菜放進燒開的沸水裡,剁碎的肉末也跟著倒了進去,攪散肉末,鍋里的水漸漸變白起來,那是肉末的顏色,等水再次燒開,撒上鹽巴,就可以盛起來了。她再次往廚房窗外看——老莫從不遠處的河邊挑水回來,他們的廚房後頭是一片不算大的菜地,種著四季豆、西紅柿、肉芥菜、捲筒青、豌豆苗、蔥、蒜、辣椒,夏天還會有瓜苗和青瓜。他通常利用莫老太做晚飯的時間挑水淋菜。她看見他和鄰居利森的奶奶打招呼——實際上利森的奶奶和她同齡,只是自己的兒子結婚晚,利森的奶奶便先她一步當了奶奶。利森如今已經六歲了,牙齒全被蟲蛀光了——說著什麼,她聽不太清楚。然後他挑著水進了他們家的菜地,淋豌豆苗。莫老太關掉煤氣灶,擰開廚房的白熾燈,把煮好的野菜湯倒進湯盆里。飯菜全都端到飯桌上后,她來到廚房後門口,看著老莫淋菜。這個和她共同生活了三十四年的男人,她如此熟悉,她了解他生活上的任何習慣,知道他的胃口,懂得他的脾性,一切都如此熟悉。但是,總是有那麼一點兒什麼,類似隔閡的東西橫在他們之間,當然,也許只是存在於她心裏, 她始終無法像別的女人那樣把全部的心思放在丈夫的身上,她覺得老莫似乎也明白這一點,但他從不說什麼,他們無波無瀾地過了大半個人生。
「晚飯好了。」她說。他正在淋菜地邊上那株接骨木。在深冬里,它長得很不錯,枝繁葉茂的,老莫常常從河邊挖回肥沃的淤泥埋進它 根部的土裡, 當作肥料。她會接骨,當然只限於一般輕微骨折。鎮子上每年寒暑假期總會有那麼一兩個頑皮的孩子弄折了胳膊或者小腿骨,母親們便帶著孩子來找她。她會輕柔仔細地捏住孩子的胳膊或小腿,尋找受傷部位,判斷骨折程度,假如不在她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她便建議孩子的母親去縣裡的醫院瞧,一般的骨折她便幫忙處理,接骨木當然是必不可少的。他彎著腰回應,把最後一瓢水淋到接骨木根下。
老莫喜歡晚飯時喝上兩口,酒是鎮子上樑三的父親釀製的,全鎮子就他一家釀酒。他捨得選用品質優良的大米發酵,因此他釀的酒口感醇厚,氣味芳香。他洗了手坐近飯桌,莫老太從飯桌下拿出裝著米酒的白色塑料桶,給他倒上大半碗。
「你也喝一點兒吧,今天冷,喝上兩口人暖和。」老莫說。他的額頭上有兩道像是刻上去的深深的橫紋。
莫老太遲疑了一下,她瞧見他左手拇指上纏繞的防水創可貼膠布,於是往自己的飯碗里倒了半碗。這個鎮子但凡上了點兒年紀的男女, 都有點兒酒量。莫老太在夏季收穫芒果時也會在黃昏的晚飯喝上幾口。摘芒果實在太累了,喝一點兒解解乏。
他們開始吃晚飯,不聲不響飲酒吃菜,偶爾從菜園外傳來一兩聲 不明的聲音,像有什麼東西落到潮濕的土地上,噗地一聲悶響。天色暗下來了,容不得這頓飯吃完,天就會完全黑下來,氣溫也會變得更低。深冬的夜晚總是來得沒有任何過渡,彷彿黑是一下子從天上掉下來的。
「今天順利嗎?」她問他。
「還好, 在上利村要回了中秋節給老鄧家打衣櫃的工錢,我放在抽屜里了, 六十五塊。」老莫說。他抿了一口米酒, 往下咽時臉上是愜意的表情, 眼裡帶著笑。但莫老太還是看出了他隱藏在笑容之下的些許憂慮,這兩天來他話也變少了, 睡覺之前不再和她聊白天他下村的事情。
「上利村還有鐵老頭家的一套飯桌椅工錢,我記得是重陽節打的,那天他帶來了出工禮,一斤白糖。」莫老太說。她不太喜歡在冬天喝酒,喝下去冷冰冰的, 感覺像是灌了冷水,要等酒的熱性出來后,人才開始暖和起來。
「也問了,但他目前拿不出那筆手工錢。」老莫說,臉上帶著愧意。
這是他作為一個山裡人殘存在他品性里的美好品質,當他覺得自己無法令對方滿意時,他的臉上總是會帶有這種表情。莫老太每次見他這種表情,心裏總是無端地痛一下。她對他沒有多少夫妻之愛,但他作為和她相依為命的男人, 她還是會在內心深處對他產生體恤之情。
出工禮是這一帶的風俗,但凡請人到家裡幫忙幹活,總會帶點兒禮品前來邀請,表示邀請方的誠意和對被邀請方的尊重。
「我看他是不想給,每個集市我都碰見他老婆賣雞,雞養得不好,偏還賣得比別人貴。眼下快過年了,誰家不需要錢?」莫老太埋怨起來。
「也許是人家真有難處,再等等吧,這個捲筒青吃得甜,比大白菜好今天在拉力村又打了一個小碗櫃,下個集日人家就會送工錢來。」老莫說,他開始喝湯了。莫老太又瞧了一眼他左手拇指上的創可貼。那雙手骨節粗大,手指上布滿皺紋,手掌寬而厚,不是天生福運的那種厚實,純粹是長年累月幹活打磨而生成的。在沒活兒可乾的時候,他常常兩手交替著相互摩挲,彷彿兩隻手在相互慰藉。不過他通常沒有閑暇的時候,總是能找出各種各樣零碎的活兒來干。他深灰色衣領的兩個領尖蜷曲著,這件襯裡有毛的厚夾克衫已經穿了很多年,前胸的拉鏈也換了好幾回,袖口的扣子顏色不一,一邊是黑色的,一邊是灰色的,袖口的邊也磨出了毛。他一向如此,穿著上不是很講究,這並不是說他穿得很臟,莫老太在這方面還是很關心他的。她對婚姻盡了一切看得見的本分。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