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當代作家叢書.第五輯.重整內心的山水 東西 何述強 9787219116074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廣西人民
NT$286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9*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廣西當代作家叢書.第五輯.重整內心的山水
ISBN:9787219116074
出版社:廣西人民
著編譯者:東西 何述強
叢書名:廣西當代作家叢書(第五輯)
頁數:248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56846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是「廣西當代作家叢書(第五輯)」之一,收錄了廣西作家何述強近年來創作的散文,共分為山水行思、曠野尋風、秋水文談、藝道淺悟四輯,通過寫大明山、棉花天坑、盤陽河、會仙山等,記錄了作者行走於八桂山水間的所思、所感、所悟,以及對文學的評述和思考,呈現了作者開闊的文化視野。本書語言優美、生動細膩,對展現廣西山水、地域文化有積極意義。

作者簡介
何述強,?佬族,廣西羅城人,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戲劇家協會理事,廣西散文學會會長,現任廣西戲剛家協會副主席,秘書長。參加編撰《?佬族通史》獲廣西第十二屆社會科學成果一-等獎,散文作品獲「第二屆廣西青年文學獎」,2020年《廣西文學》年度優秀作品獎。出版有城市傳記《山夢為城》,民族文化隨筆《鳳份?佬》,散文作品來(脂岸燈火》,非遺文化專著《百鳥衣——羽光絢麗的傳奇》等。

目錄
山水行思
003 重整內心的山水
010 一生中總要走近一口清泉
019 轉化的力量
027 我在棉花天坑想到了什麼
034 尖山獨秀
037 大明山之旅
046 會仙山摩崖
051 一首詞與一泓水
056 這裏的河山
063 匹夫關懷古
069 山川勝跡留霞客
072 山中處子盤陽河
076 三門海照見人生的幽境
078 千秋遺?老土城
081 經歷雨夜
084 草根的呼吸
092 街上流行信天游
曠野尋風
097 與石相依
102 走 坡
115 歷史冊頁中的東蘭
——東蘭走筆系列之一
121 岩洞里的東蘭
——東蘭走筆系列之二
132 石頭上的東蘭
——東蘭走筆系列之三
139 神話和山歌里的東蘭
——東蘭走筆系列之四
秋水文談
147 月光下是否打漏一隻秋蟲
——讀王彬《舊時明月》
153 我們生命中的基本事物
——讀潘琦近期散文
161 左翼作家周鋼鳴和他的表兄弟
168 生命中有一個流水潺潺的村莊
——《廣西宜州文學作品典藏•散文卷》序
176 我讀《泰隆先生》
178 我讀《幽冥仙途》
182 現實的疼痛與夢想的重生
——評彩調劇《山歌牽出月亮來》
藝道淺悟
189 詩歌似乎沒有離開過我
203 作為生命體驗的經典閱讀
213 請保留一份生澀
222 散文的邊界
232 后 記

精彩書摘
重整內心的山水(節選)
那天游金城江珍珠岩的時候,我落在最後。通常這樣的活動我都會掉隊,大約是因為我的關注點跟大家不一樣。這樣的說法其實也是在為我容易走神的德行辯解。那天我是迷戀洞中潺潺的流水聲和淙淙的滴水聲,用手機錄下兩段好聽的聲音,好讓自己在以後的暗夜裡能夠回放聽一聽,讓心裏保留點生機。我光顧錄音,顧不上岩石上的水滴打在身上。為了提取天籟,必須凝神靜氣,容不得半點馬虎。我相信,那些提取蛇毒的人,也必須這樣。太粗暴,太草率,不僅得不到精粹的蛇毒,可能還存在一定的危險。
美妙的水聲讓我有一種別樣的親切感。錄了兩段水聲之後我又繼續往前走,在一個打粉紅色燈光的地段,我被岩石上兩泓清澈無比的天然池水吸引了。如果把它們放大來看,它們就是天上的瑤池。池面泛起微微的波瀾,那是天上的微風吹拂的。洞里粉紅色的燈光,多少製造了點迷幻感。我仔仔細細地給兩泓清水拍照片,完全迷醉在一些遙遠而古老的詩意想象之中。之後又在手機里甄別遴選,把不滿意的刪除。當我終於滿意地抬起頭來,這個時候,我的頭部被什麼東西碰上了!我完全忽略了一個現實,在一段比較低矮的岩洞,是不能隨意昂首的。現實的堅硬毋庸置疑。這一碰,談不上重,也談不上輕,但是有它內在的力度和尖銳性。我明白我已經碰壁了,頭頂上的石壁正好有一些尖銳突起的稜角。腦子裡轟的一下。然後我感覺頭頂上開始有液體流動,我下意識地用手捂住了頭,內心裡產生一種莫名的恐懼。畢竟人群已經走遠,洞里只剩下我一人。因為有了恐懼心理,我加快了腳步,一路往出口趕,只是捂住傷口的那隻手一直不敢拿開。到了洞口,還好,隊伍沒有完全撤離,還有人等待我這個落伍者。金城江的朋友知道我受傷了,關切地帶我到鎮里的衛生院看醫生。一個女醫生用藥水洗了一下傷口,然後放了點葯,也不用包紮。看來,算是輕傷。無傷大雅。
這一小小的觸碰,是珍珠岩送給我的額外禮物。也許是在提醒我,不要過多沉溺在自己想象的世界中,要多留心身邊的環境。在很短的時間內,我經歷了從沉溺、碰壁,到恐懼、緊張,再到放鬆這一過程,最後心裏竟然感到出奇的平靜。坦然之下,覺得自己清除了許多妄念,許多妄想。有一種給自己鬆綁,放下許多負累,自此後,看山就是山,看水就是水的感覺。
就是在這種狀況下我登上了遊覽六甲小山峽的遊船。小山峽我曾經遊覽過好幾次,但也許是由於心態的原因,似乎沒有找到山水的真正面目。但是這一次不同,這一次我剛剛在洞里被碰了頭,傷口還在隱隱作痛。沒有仇恨的受傷給我帶來一種奇妙的聽天由命的平靜。平常跟人合影,我總是有點茫然、不知所措,表情獃滯、僵硬。我總是學不會在鏡頭前會心地笑。我知道,有些笑,得經過專業培訓。而這次,在清風拂面的遊船上,我的表情前所未有的坦然。我第一次獲得了與山水共處的和諧感。在青峰簇擁下,幽清的河水無盡地流淌。我注意到江上連綿的青峰,我看到青峰之上白雲朵朵。沒有額外的激動和額外的驚喜。彷彿一切都早已存在於呼吸吐納之間。山水的和諧,就是我們內心的和諧。我們生命里的事物,原本就不需要大呼小叫到處尋找。所有的山水,都是我們內心的山水。它需要我們沉靜下來,才能夠看清它們,欣賞它們。就像舊時電視屏幕畫面混亂不堪,原因是我們沒有調好頻道。
我從十九歲開始與金城江這座城市結緣。那時是一不小心就迷失在街角的狀態。我記得,那個時候流行曲《一無所有》《信天游》正在大街小巷流淌,而我只是感覺到金城江人很擁擠,有很多樓房,樓房背後就是山,有一條龍江河穿城而過,但是沒有時間去凝視它們。十九歲之後也還有很多次路過金城江,或尋親訪友,或短暫停留,每次感覺都是匆匆忙忙,都是為了辦一些事,帶著某種焦慮和不安,不能心平氣和地面對金城江那些高遠的事物,比如山,比如水,比如天空的白雲。只留意地面的事情,就不會關注天空的跡象。我曾邀一個在南寧做生意二十年總是沒有成功的朋友到南湖邊走走,當我們在草地上躺下來,望著星空,這位朋友突然說了一句讓我十分驚訝的話,他說:「我有二十年沒有看過天空了。」
大多數的時候是路過金城江,沒有停留。透過車窗看到金城江的山,金城江的水,也感受到奇特和幽深。但是沒有在念想里對它們進行歸納和深思。金城江的山水在我印象里都是只鱗半爪,浮光掠影,可能也是彼時的心境的寫照。而這一次不同,這一次到金城江,感覺自己已無復少年時。滄桑之後,能夠有機會置身於金城江的曠野,自由吐納,實實在在地、痛痛快快地飽覽金城江的山水。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油然而生。
在側嶺,那些千姿百態的山峰第一次以整體的氣象撲入我的視野,告訴我它們存在的意義。它們不是被分割的局部,不是形單影隻的個體,它們是一幅氣勢恢宏的畫卷,是一個整體。側嶺簡直就是奇特峰嶺的王國。像飛禽,像走獸,像石筍,像玉簪,每一座山峰都在考驗人們的想象力。並且,山峰與田地、流水、村莊、農作物映襯和諧。山巒間,雲朵變幻無窮,更加襯托出側嶺的奇妙。「思飄雲物外,律中鬼神驚。」看到側嶺山峰上飛翔的雲朵,極易想起這樣的詩句。宋代趙清獻評價杜甫的詩歌有這樣的說法:「天地不能籠大句,鬼神無處避幽吟。」我感覺側嶺的山峰具備一種獨特的魅力,彷彿杜甫的詩句一樣,不被天地籠盡,不被束縛,它的曼妙自述,抵達所有的幽深之處,連鬼神也無法逃避。它們像一支支歡快的旋律躍盪在南方廣袤的天空之下,又像是一群歡快的靈物正在這片水草豐美的土地上嬉戲。一定有一些是天上的謫仙,他們暢飲美酒,時而嘯歌,時而低吟,時而側身半?,表情似醒非醒,似醉非醉。總之,側嶺的山有一種活潑感。山石是堅硬的,但山的形狀呈現出少有的靈動。
側嶺也是一個鐵路站點。一條有歷史的,在西南地區曾經發揮重要作用的鐵路幹線穿過側嶺的千峰百嶂。隨著鐵路改線,側嶺站已經荒廢了。那些曾坐火車經過側嶺的人,不計其數,想必也凝視過側嶺的山,在他們的記憶里保留著側嶺的幾許影子。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