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教育 (意)亞米契斯 9787532796618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上海譯文
NT$242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8*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愛的教育
ISBN:9787532796618
出版社:上海譯文
著編譯者:(意)亞米契斯
叢書名:譯文學生文庫
頁數:xxx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56401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譯文學生文庫”是上海譯文出版社依託自身優勢名著資源,專為學生群體量身打造的一套可讀、可聽、可學的文學名著。文庫涵蓋中小學生推薦閱讀名著,第一輯收錄7種作品:《復活》《哈姆雷特》《老人與海》《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童年》
《快樂王子》《愛的教育》。該書系採用譯文社名家權威譯本,內容無刪減改寫,原汁原味呈現給讀者。每一本名著配備一線語文名師視頻講解,系統教學,培養學生理解力;附帶專屬二維碼,掃碼可獲得”融合閱讀工具包”,體驗全本有聲書、解讀音頻和名師課堂視頻,滿足多種閱讀場景。每本名著後附贈學習工具包,包含思維導圖、專家解讀、隨心筆記、閱讀檢測等,幫助學生群體深入地理解和思考所閱讀的內容,教師群體也可以做備課參考。

內容簡介
《愛的教育》是意大利著名小說家艾德蒙多 德 亞米契斯的主要作品。本書是一本描寫少年生活的特寫集,通過記錄四年級小學生恩裡科身邊發生的各式各樣感人的小故事,反映了意大利中下層人民窮困的生活和淳厚、樸實、有愛的品德,提倡愛國、善良、勇敢、寬大、無私和博愛精神。書中每一章 、每一節 都把”愛”表現得淋漓盡致,大至對國家、社會、民族的大我之愛,小至對父母、師長、朋友的小我之愛,處處都扣人心弦,感人肺腑。愛的教育其實就是素質教育,是啟蒙孩子如何為人的根本,也是其他素質的基礎。《愛的教育》採用日記的形式,以孩子的口吻、孩子的筆觸來寫孩子的生活和思想,讀來顯得真實,富有親切感,因此也更容易被孩子們所接受。雖然這是一本主要寫給9歲至13歲的少年看的書籍,但對於為人父母、為人師長、為人子女者也是一部頗有裨益的教育經典。本書問世後一百多年來一直暢銷不衰,並多次被改編成動畫片、電影、連環畫,讀者遍佈世界各地。

作者簡介
埃得蒙多 德 亞米契斯(Edemondo De Amicis)1846年10月31日生於意大利利古裡亞大區因佩裡亞省一個收奧內利亞的海濱城市。1868年發表處女作《軍營生活》,並因此而成名。1870年羅馬解放後,他放棄軍事生涯,定居都靈,成為意大利主要報紙的記者,並從此開始從事專業文學創作。1908年3月11日在博爾迪凱拉病逝。

前言/序言
埃德蒙多 德 亞米契斯,一八四六年生於意大利的奧內利亞。在都靈上完中學以後,他進了摩德納城的一所軍事院校繼續深造。軍事院校的訓練方式對他的人生觀、世界觀的形成影響極大。在以後的日子裡,他一直都認為那是他步入社會之前,學習怎樣自我約束以及如何與人相處的一條必經之路。這一點在他的許多作品中都可窺豹一斑。
德 亞米契斯的寫作生涯也和他的軍旅情結密不可分。他的第一本書,一八六八年出版的《軍旅生活》正是以他在庫斯托紮戰役中的親身經歷為基礎創作出來的。當時,他在戰爭中的身份是一名中尉,在戰爭的間隙,他把他的見聞以故事的形式記載了下來,後來它們就成為了《軍旅生活》這本書的重要組成部分。正是這本書的成功激起了他極大的創作熱情,使他在文學和新聞報道這條路上繼續走了下去,成為意大利佛羅倫薩的一份刊物《國家》的專業撰稿人。
《愛的教育》是埃德蒙多 德 亞米契斯最著名的作品。它與著名意大利作家亞曆山德羅 曼佐尼的《約婚夫婦》齊名,被譽為現代意大利人必 讀的十本小說之一;同時,在意大利人的心中,它也是十九世紀意大利最偉大的十本小說之一。
這是一部以教育為目的的兒童文學作品。它弘揚偉大的愛國主義,歌頌人與人之間團結友愛的高尚情懷;它鼓勵人們消除階級觀念,在日常生活的交往中,努力實現各階級人民相互尊重和相互平等。直到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愛的教育》都一直是整個意大利的青少年們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小說的主人公恩裡科是一個剛上小學四年級的意大利男孩,他出生在一個衣食無憂的知識分子家庭。由於受了父親的影響,他在學習上勤奮努力,在生活中誠摯友善,是一個優秀的中產階級少年。在書中,他以一個孩子的視覺角度、用日記的形式,記錄了在整整一個學年中,他的生活中發生的點點滴滴的故事。雖然校園是書中絕大部分的故事演繹的舞臺,但是,我們卻可以從這樣一個小小的窗口看到當時整個意大利的一個縮影。品學兼優的德羅西和驕傲自大的沃蒂尼同樣出生在富裕的中產階級階層,前者真誠質樸、平易近人,後者卻驕奢橫溢,目中無人;而作為平民學生的代表者加羅內和克羅西,一個是非分明,敢於和邪惡抗爭,是弱者心中的英雄;另一個活潑可愛,小小的年紀就幫助父母扛起了生活的重擔。如果說加羅菲的生意經和小聰明讓人忍俊不禁,那麼弗蘭蒂的冷漠的內心和醜惡的面目則會令所有閱讀這本書的人不齒。雖然作者用簡單而平實的筆觸勾勒出這一個個孩子形象的時候與我們生活的這個時代已經相差了上百年,但是他們卻仿佛真的生活在我們的身邊。也許這就是這本書幾十年來都沒有被人們忘卻的真實原因吧。
除了恩裡科的日記,《愛的教育》一書中還穿插了恩裡科的父母和他的姐姐西爾維亞給他寫的一些信以及九篇老師讓孩子們聽寫下來的每月故事。如果說這些信帶著深深的時代烙痕,讓崇尚人文的現代人多少覺得有些教條,有點空洞,並不是那麼有說服力的話,那麼那九個故事的存在卻包含著作者的許多匠心。聰明的讀者,不知道您有沒有注意到這九個故事中的九個英勇的少年他們來自意大利九個不同的大區(意大利的一個大區相當於中國的一個省份),他們站在一起代表了整個新生的意大利和它的未來。故事中的九個小主人公們是九個小英雄,為了他們心目中崇高的目標,他們承受了巨大的犧牲,有的甚至獻出了生命。不管是為了自己的祖國還是為了自己的家庭,他們在他們的事蹟中表現出來的忘我和克己的精神,在我們這些生活在和平年代的現代人眼裡,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都有些難以理解,甚至匪夷所思,但是它們卻體現了意大利著名的政治家加富爾(1810—1861)當時的治國理念,是年輕的、剛剛統一的意大利所需要的奉獻精神。《愛的教育》這本意大利文的著作原來的標題是”Cuore”,如果直譯的話,應該是”心”的意思。用”心”,也就是用”真誠的心和平等的概念”來對待你身邊的每一個人,是該書的教育主旨,也是這本書最局限、甚至可以說最”失敗”的一個地方。作為一個專業的新聞工作者,作者對自己生活的那個時代有著深刻的認識,他明知道在他生活的那個年代裡,人與人的交流障礙在於他們分屬?不同的階級,而這一點不是簡單的對”心”的召喚能解決的,但是,他卻沒有勇氣把自己心靈深處的想法講出來,而只能採取逃避和迂回的辦法來號召所有的青少年都做一個有”心”的孩子。這一點,作者自己也早就認識到了,所以,在《愛的教育》獲得成功之後,他在一些媒體上對自己的所謂”理智上”和”感情上”的矛盾作了深刻的自我批評。
隨著時代的變遷,《愛的教育》對於意大利青少年成長的意義已經不像它剛出版時那麼重大,近幾年來,在意大利本國的媒體上不斷有文章 抨擊這本書存在的現實意義。有人批評它”田園式的、牧歌般的”情懷與烏托邦社會一樣缺乏現實意義;有人抨擊說那些每月故事中的英雄少年距離我們的現實生活太遙遠,是後文藝復興時期的中小資產階級不切實際的幻想;還有人說書中恩裡科的班主任佩爾博尼老師採用的教育模式有煽情的嫌疑,已經不合時宜,對待當代的青少年我們需要把他們當做朋友,坦誠地與他們進行交流,等等等等。
但是,無論世事怎樣變遷,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愛的教育》這本書在意大利的統一大業中產生的偉大的歷史意義。大家都知道語言的統一是一個國家實現政治上的統一的必要條件。在很長的時間裡,”意大利”這個名詞一直都只是一個地理概念而不是一個政治概念。如果說現代意大利語的開山鼻祖亞曆山德羅 曼佐尼用他的經典著作《約婚夫婦》使現代意大利語實現了初步的統一,為意大利政治上的統一打下了一個基礎,那麼在《約婚夫婦》面市五十年之際到新生的意大利統一政權產生後的二十五年裡,我們說是德 亞米契斯的《愛的教育》進一步鞏固了亞曆山德羅 曼佐尼的成就,為意大利的統一大業作出了不朽的貢獻。德 亞米契斯敘述故事時採用的樸素、平實的語言使《愛的教育》成為了一部喜聞樂見的作品,使處在社會底層的廣大勞動人民都能參與閱讀。它對文字統一、文化推廣的作用幾乎可以和二戰後進入人們生活的新型媒體——電視相媲美。另外,政治上的局限也並沒有阻礙《愛的教育》在廣大民眾中獲得偉大的成功,它提倡的奉獻精神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甚至還對當時整個意大利社會的發展起了重大的推動作用。
就在今天,《愛的教育》也仍然是意大利的青少年們學習寫作、表達思想的”範文”。二一年六月十五日《意大利晚郵報》的文化版上就有這麼一篇文章,介紹意大利詩人帕斯科利給一個孩子的一封信。詩人在信中說:”德 亞米契斯的《愛的教育》堪稱青少年學習寫作的典範。”
在談完了《愛的教育》的寫作背景以及它的歷史和現實意義之後,我們也不能忘記談一下它對中國以及中國讀者的意義。自從著名教育學家夏丏尊老先生對照該書的英文和日文譯本把這本書翻譯成中文以後,《愛的教育》在中國也風靡了幾十年了。它之所以長期受到中國廣大青少年及其家長們的青睞和它的中文譯名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在中國人的眼中,廣大青少年是幼苗、是花朵,大家都希望他們能沐浴著愛的春風茁壯成長,在陽光下盛開。另外,這本以校園生活為主題,描寫同窗情誼,歌頌友誼地久天長的書同時也讓成人感動。試想,誰又沒有過恩裡科一樣的童年,誰又不想擁有一個像加羅內一樣的同學或者朋友呢 《愛的教育》讓孩子們讀到了自己的生活,讓成人想起往昔;閱讀者就像是沿著漫長的時光隧道,進行了一次心的旅程,或者說愛的旅程。
與以往不同的是,這個譯本是從意大利文直接翻譯過來的。不敢有任何超越前人的想法,只希望譯者筆下的文字尊重了原作者的意願。如果有謬誤的地方,懇請讀者糾正。最後借此重譯之際,再一次向廣大讀者隆重推薦這本書。

精彩書摘
撒丁島的少年鼓手
每月故事
一八四八年七月二十四日,庫斯紮托戰役打響的第一天,我軍步兵團約六十名士兵被派往某高地佔領一所與其他建築前後不相連的房屋,誰知卻突然遭到奧地利兩個連士兵的襲擊。子彈暴風雨一般從四面八方飛來,他們不得不把幾個傷亡的士兵棄置在荒野,飛快地撞開了門,躲進了那所房屋。
進屋以後,我們的士兵迅速佔據了底樓和二樓的窗口,猛烈地還擊敵人。敵人圍成半圓形向我軍步步逼近,用密集的炮火拼命射擊。
率領這六十位士兵的,有三位軍官。其中除了兩名少尉,還有一位老上尉。老上尉鬚髮花白,瘦高個,神情嚴肅。有一個來自撒丁島的少年鼓手與他形影不離。少年剛過十四歲,但是看起來仿佛還不到十二歲。他身材矮小,膚色黝黑,兩隻黑色的小眼睛裡閃爍著深邃的光芒。
老上尉在二樓的一個房間裡指揮戰鬥。他發出的命令猶如射出的子彈一樣迅速果斷,在他剛毅的臉上沒有任何表情。小鼓手的臉色有些蒼白,但是他並沒有被嚇趴下。相反,他跳上了一個桌子,緊貼著牆壁,努力伸出脖子朝窗外張望著。透過彌漫的硝煙,他隱約看到身穿白色制服的奧地利士兵正緩緩地朝著他們的小樓逼近。他們所處的那幢小樓位於整個山岡的最高處,背面是懸崖峭壁,頂樓上只有一扇小窗,所以奧地利的軍隊不會從背面進攻,而只會從正面和兩翼攻擊。
猛烈的炮火仿佛來自於地獄。鉛彈像冰雹一般飛過來,牆面不斷地開裂,瓦片被震得粉碎。房間裡,門窗、頂棚、家具、插銷在劇烈地搖晃;木製品、餐具和玻璃的碎片在空中飛舞。加上子彈的呼嘯聲,炮彈的轟鳴聲,人們的腦袋都快被震裂了。
在窗口作戰的士兵不時有傷亡,倒下的人被迅速拖到一邊。有些人踉蹌在房間與房間之間,雙手捂著傷口,痛不欲生。廚房裡,一個士兵被擊碎了腦殼,死去了。敵人的半圓形包圍圈越縮越小。
一直沉著應戰的老上尉終於也有一些沉不住氣了。他大步流星地離開房間,他的身後跟著一名軍士。三分鐘之後,那名軍士回到了原來的房間,叫著少年鼓手的名字,示意他跟著他走。鼓手跟著軍士疾步登上了木樓梯,進了閣樓。閣樓裡空蕩蕩的,什麼也沒有。上尉正靠在窗邊,用鉛筆在一張紙上寫著什麼,他的腳邊有一根井繩。
上尉把紙對折了幾下,然後,用他灰色的、冷冷的眼睛緊緊地注視著少年。少年在他的目光的注視下,不由得打起了冷戰。
“鼓手!”他厲聲說。
鼓手立正敬禮。
上尉說:”你有足夠的膽量嗎 ”
少年的眼睛閃著光。
“有。上尉先生。”少年回答。
“你從這裡往下看。”上尉把少年推到窗口說,”在平原上,維拉弗蘭卡村房子的附近,有一片開闊地帶,那裡駐紮著我們的軍隊。現在,你拿著這張條子,抓住這根繩子,順著它從窗口慢慢地滑下去。跑下山岡,穿過田野,找到我們的,把條子交給你遇到的第一位軍官。解下你的腰帶和背包。”
少年解下了他的腰帶和背包,把紙條放進了胸口的口袋裡。軍士把繩子的一端扔出窗外,然後,用兩隻手牢牢地抓住繩子的另一端。上尉幫助鼓手跨出了窗外,少年的背對著底下的田野。
“你一定要小心。”老上尉對少年鼓手說,”我們分隊能不能獲救就全指望你的勇敢和你的兩條腿了。”
“請相信我,上尉先生。”少年一邊回答,一邊往下滑。
“下坡的時候要彎著腰跑!”老上尉一邊說,一邊和軍士一起抓緊繩子。
“您放心!”
“願上帝保佑你!”
幾分鐘以後,小鼓手就滑到了地上。軍士把繩子重新收上來之後,就離開了。老上尉伸出頭,用急切的目光注視著少年。少年正在山坡上狂奔。
老上尉正在暗自慶倖奧地利的軍隊沒有發現少年鼓手的離開,突然間,飛奔的鼓手的前後飛起了五六股硝煙,他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