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歷史評論.第十三輯 包偉民 劉後濱 9787522835938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
NT$502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5*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唐宋歷史評論.第十三輯
ISBN:9787522835938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
著編譯者:包偉民 劉後濱
頁數:417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56080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我國史學自古以會通為己任,太史公「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鄭夾漈取歷代之籍,通為一書,無不高屋建瓴,以求鴻博。近世以後,西學東漸,學尚分科,史為斷代,以求精深,或失褊狹,有昧於史事演進之大勢。唐代結束魏晉以來相承之舊局面,宋代呈現歷史文化之新面貌。唐宋之間有一個長期的變革過程,唐宋並稱,既有文化形態上的相繼,又有歷史風貌上的轉型。時代特色及歷史定位,要求史學研究突破單一的唐史與宋史研究畫地為牢各自為戰的舊局面,構建「唐宋史觀」的新思路,樹立「唐宋史研究」的新框架,在更為宏觀、通達的歷史視野中觀察、理解從中古到近古的唐宋之變。編輯部同人創辦《唐宋歷史評論》,正是這種學術新思路的踐行與推動。 《唐宋歷史評論》以關於唐宋歷史的專題研究與評論為特色。主要刊發問題導向的關於唐宋歷史專題研究論文,以及以梳理唐宋研究學術史為目的的專題述評和書評。本書是第十三輯,設有劉子健先生紀念專欄、專論、札記、文獻辨析、書評等欄目。

目錄

·劉子健先生紀念專欄·
劉子健致柳立言信札選錄 趙晶 整理
紀念劉子健教授 包弼德
半賓居士劉子健先生的為己之學 佐竹靖彥 撰 晏可藝 譯
感念劉子健教授 柏清韻 撰 聶雯 譯
作為導師的劉子健教授 鄧如萍 撰 潘弋珂 譯
淺談歷史研究的相對客觀 柳立言
緬懷劉子健教授 彼得·李 撰 聶雯 譯
·專論·
唐五代宋時期成都城游宴與政治景觀 伍磊
光宅改易官名的知識背景及歷史影響——以六部尚書改用《周禮》六官命名為中心 李淋棟
天命與人倫:乾元改元與唐肅宗統治合法性的重建 王璐
大哉侯王:王審知形象塑造與王閩政權的合法性建構 陳紅靜
風俗與政治:唐宋時期「閩蜀同風」論的演變 聞軒軒
北宋河北路緣邊巡檢及巡防體系 吳丹華
宋徽宗朝初期政局演變新探 王化雨
文書行政與金元時期宰相機構的日常運行 馮盛
·札記·
唐律中的「與同罪」考論 翟俊義
洛陽新出土唐代宰相崔渙墓誌考釋 陳朝陽
孤證未必「不立」——以朱溫任宣武節度時間的考證為例 呂浩文 趙龍
·文獻辨析·
《河洛行年記》《壺關錄》與唐代正史之關係 趙帥淇
《續資治通鑒長編》禮樂史料辨正十五則 劉術
無疾而崩:《宋史》撰例探析 顧宏義
《金史·傅慎微傳》辨析 蒲聖
《全宋筆記》整理中的版本選擇問題芻議 羅韞哲
·述論·
宋代禮研究的議題與取徑 陸敏珍
·書評·
渡邊信一郎《中國古代的財政與國家》 陳明光
陳曉偉《〈金史〉叢考》 邱靖嘉
榮新江《從張騫到馬可·波羅:絲綢之路十八講》 劉子凡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