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12*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武術文化安全論 ISBN:9787500964278 出版社:人民體育 著編譯者:趙剛 頁數:190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57008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為五章,基本邏輯是從文化安全的現實與理論背景出發,從武術自身基礎理論缺陷問題、民間比武的形成機制以及武術文化的現實困境等武術文化安全問題展開分析,並基於文化自覺的視角,探討武術文化安全困境的突圍之路。作者簡介 趙剛,中共黨員,深圳大學體育學院副教授,體育學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體育教育系主任。研究方向為學校體育、民族傳統體育。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課題子課題1項,省部級課題5項。在《北京體育大學學報》《上海體育大學學報》《體育與科學》等學術期刊公開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主編著作1部。獲得廣東省第八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第一名。目錄 第一章 緒論第一節 文化安全的理論背景 一、文化安全的理論起源與國外研究現狀 二、國內文化安全研究現狀 第二節 西方體育文化的特點及其文化安全的保護策略 一、奧林匹克運動與西方體育的文化特點 二、西方體育文化觀念與主要的保護策略 第三節 我國體育文化的特點與近現代轉折 一、我國體育文化的特點 二、近現代民族體育文化的發展與轉折 第四節 武術文化安全問題與研究現狀 一、武術文化安全的基本釋義 二、武術文化安全面臨的危機 三、武術文化安全的研究現狀 第五節 研究的主要方法與目的、意義 一、主要研究方法 二、研究的目的與意義 第二章 武術基本理論問題再討論 第一節 武術的概念 一、武術概念的梳理與論議 二、武術概念新見 第二節 武術的本質 一、關於「本質」的認識 二、關於武術本質的主要觀點 三、關於武術本質的探討 四、對武術本質認知的盲點 第三節 武術的內容 一、武術內容概覽 二、現代武術內容劃分的新視角 第四節 武術的形式 一、軍旅武藝、民間武術與實用武術 二、競技武術與傳統武術 三、表演武術與養生武術 本章小結 第三章 民間比武的「表象」「真相」與「幻相」 第一節 MMA挑戰者拉開了「比武」的序幕 一、始作俑者 二、倒下的多米諾骨牌 第二節 「華山論劍」與「術高莫用」 一、里合腿大師 二、詠春拳師 三、渾元形意太極拳師 第三節 民間比武盛行的原因 一、遊戲與娛樂 二、媒介權力與經濟利益 第四節 民間比武對武術文化安全帶來的影響 一、民間比武引發的「從眾行為」及其影響 二、民間比武對武術文化的誤導與評介 本章小結 第四章 武術文化的現實困境 第一節 武術文化的現代性危機 一、現代性危機的理論背景 二、武術發展的現代性危機 第二節 現代武術的經濟困境 一、歷史上與武術相關的經濟活動考察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武術經濟活動的特點 三、影響武術經濟的因素分析 第三節 文化墮距對武術倫理體系的影響 一、文化墮距對傳統倫理的影響 二、文化墮距對武術倫理關係的影響 三、文化墮距對武德的影響 第四節 文化工業化對武術文化的影響 一、文化工業化的特點 二、體育文化工業化對武術文化安全產生的影響 本章小結 第五章 武術文化自覺 第一節 「大傳統武術文化」與「小傳統武術文化」 一、大傳統武術文化 二、小傳統武術文化 三、小傳統武術文化與大傳統武術文化的內在聯繫 第二節 對武術教育的追思與再探討 一、對武術教育的追思 二、對武術教育的再探討 第三節 武術與奧林匹克運動 一、武術與奧林匹克的歷史交流 二、武術申奧失利的討論、反思與展望 第四節 武術創新性發展與創造性轉化的思考 一、武術的創新性發展 二、武術的創造性轉化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