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水鄉 莊義湘 9787531760450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北方文藝
NT$254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4*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回望水鄉
ISBN:9787531760450
出版社:北方文藝
著編譯者:莊義湘
頁數:221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56684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文筆流暢、感動人的散文隨筆集。作者在稀之年深回顧自己生於斯長於斯的江南水鄉,細緻地描摹水鄉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以及那裡特有的風土人,還有自己從幼小到年老,在這片清新的天地裡度過的美好時光、曆過的人生重要時刻,表達了對故鄉的深深眷戀,對往昔歲月的留戀不舍,也流露出對人生的哲理性思考。書中描繪的水鄉風光、風土人以及作者的人生曆都具有普遍的象徵意義,讓讀者在感性的感體驗中,深刻地感受到了作者對故鄉、對往昔歲月的眷戀和思考。

目錄

輯鄉野人生
爺爺搓草繩
他啥時候能息肩
醉豬
爺爺的水煙壺
不忘父恩
奔頭,讓他倍受尊重讓人敬重的
他把三十年前後想得好清晰謹防”無用”
捕鼠人
他從來不想大事
貓呢
收藏昨天
他家依然窗明几淨
幹塘的事又給了他們
一塵不染的泥巴地
閑下來就喜歡到他家門口站站
堂侄請客
他在哪裡也幹不長
他把打工當事業做
兩個木匠
夠魚
謙卑的村幹部
你還重名聲嗎
“老臭”
喜訊
燕子
稀感懷
我家的大船
第二輯鄉土世界
怕替爸爸拿
農村養老
三個瓦彈子
逃票
人選
收灰
傷食
第四輯家鄉懷
良渚,有我家遠親
碼頭遐想
回憶射陽阜
陳琳,射陽人永遠的驕傲
臧氏父垂千
王敬則,值得驕傲的射陽人
龍竿寺,今年你去了嗎
忘不了《農政全書》

前言/序言
筆者于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出生在蘇北裡下河水鄉,二十歲外出闖蕩,當過兵,辦過報,做過縣城小官,五十歲後辭職回鄉,營了十六年家庭小農場,直至稀。
這幾十年,水鄉發生了巨變。聽不到隊長催出工的哨子了,屋變成磚瓦房了,還有不少變成了樓房,村頭三尺寬的土路變成了重型卡車可以通行的寬闊水泥路,家家吃上了自來水,戶戶用上了液化氣。我們這一代農村人,兒時穿過已有千年歷史的蓑衣,年老後在家門口乘高城看孫子。我們成為一生中曆巨大變化的一代農人。
面對洶湧的巨變,很多文化程度偏低的農村人,在高興之餘又遇上了一個個不理解、不適應、令他們不知所措的問題。而祖國仍在快速,不會讓農村長久滯後。
深愛家鄉的筆者,瞭解農村,與農民有深度接觸。在這裡,想通過回望水鄉,鉤沉往事,比對城市,在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等方面,說說一個城鄉”兩栖”的老人的一點感悟為農民兄弟的生存、鄉村的發展,貢獻綿薄之力。
通過《良渚,有我家遠親》《碼頭遐想》《回憶射陽阜》等,抒發了對衣胞之地水鄉鎮的悠悠鄉。
通過《栽瓜》《鬥雞》《播白果》等,表達了一個現代人對丟失了的淳樸的田園生活的真切懷念。
通過《人選》《農村養老》,表達了對鄉村振
興的熱切企盼。通過《爺爺搓草繩》《奔頭,讓他倍受尊重》《他家依然窗明几淨》,對農民金子般的品行了熱謳歌。
通過《大頭機》《草萎子》《兩盒煙打一趟》等,表達了對農村新思想、新風尚的熱推崇。
通過《醉豬》《貓呢》《又見強取人衣》《死也不再到城裡住了》,表達了對新時代農村人的精神生活的思考。通過《謹防”無用”》《農舍何日有書櫥》《鄉間貨郎》表達了對一些農村落後現象的憂慮。
感謝家人和師友的大力支持,不當之處,敬請指正。

摘要
爺爺搓草繩
隔壁的老嫂子去鄰村看辦喪事回來了,路過我家門前,照例長歎了一口氣:”又走了一個。人哪,有什麼意思 ”
稀老人倍感淒涼的歎息,讓我想起爺爺。
爺爺是我心目中的”男神”。他七歲喪父,家裡窮得只有一畝七分地。為生活所逼,他十四歲就?河泥,那是成年男子幹的重活。從此,每年春秋季他在老家幹農活,冬閒時節 就過江南山草掙錢。讓人驚喜的是,到五十歲的時候,爺爺先後買下了二十多畝良田,建起了四合院,買了大木船,有了耕牛,成為富裕中農。
我出生的時候,爺爺已六十歲入老年。然而,爺爺一刻不肯閑著。七十歲前,他一天不落地到生產隊上工掙工分,冬天還為生產隊飼養耕牛。七十歲後,他體力下降,生產隊不讓他上工了,他就整天在自己家菜園裡”繡花”,使我家菜園一年四季鬱鬱蔥蔥。他還到背道的東大堤外坡悄悄地開墾出一塊荒地,種了一大片芋頭。秋天,芋頭成熟後,他在芋頭邊的墳地裡搭起草棚,每天晚上我跟著他睡在那裡看芋頭。那個匱乏的年代,冬天那芋頭成了我家的救命糧。
七十五歲後,爺爺身體大不如前,我父母不再讓菜地,我們以為他只能曬太陽了。可是,從春到夏,從秋到冬,爺爺不停地搓草繩。他說,圍菜園子要用繩,日常捆捆紮紮也要用繩,草繩時用不完也不會壞,搓繩的力氣他還有,不能坐著等死呀。
爺爺在八十歲時離開了我們,可他留下的一捆捆草繩,家裡用了好幾年。爺爺搓的草繩,”陣”大、勻稱,辯識度高,結實。幾十年過去了,我仍然沒有忘記那樣子。
一個普通農民的一生,沒有驚天動地,甚至默默無聞,但並不意味著沒有意義。固然,爺爺搓繩與愚公移山不可同日而語,但是,從四萬年前的茹毛飲血到今天邀遊太空,人類步是地球兒共同努力的結果。人們或輕或重會留下痕跡,也會有意義。當然,也有人起的是副作用。因此,我喜歡村裡一位教過書的長者的一句話:”喜鵲活著還知道把窩搭得漂亮點。”在僅有一次的人生中,不管是種地還是為官,一定要活得明白,要好好地設定自己的人生,盡可能讓自己的痕跡留得多一點、深一點、好一點,讓人生的意義大一點。
這也是爺爺搓繩教給我的人生要訣。
爺爺沒上過學,不識字,我聽他說過的文氣的話是:”人去留名,雁過留聲。”他吃透了這句話,真正理解了人生真諦。

作者簡介
莊義湘,1952年生於蘇北水鄉寶應,二十歲外出闖蕩,當過兵,辦過報,在縣城當過幹部,五十多歲辭職返鄉,營家庭農場十六年。面對幾十年來家鄉的巨變,深愛故土的農家後人,渴望記下一些往事,訴說一點感悟,為鄉村振興盡綿薄之力。熱愛書法和寫作,為江蘇省書法家協會會員、揚州市作家協會會員。已出版記錄農場生活的散文集《農場絮語》。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