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6*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魏瑪共和國-1918-1933 ISBN:9787522834030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 著編譯者:海因里 希.奧古斯特.溫克勒 頁數:881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53597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從《凡爾賽和約》到經濟大蕭條,從《楊格計劃》到興登堡下台,從百廢待興到全面動蕩魏瑪共和國從成立、衰退到消亡的完整歷史。 本書重在陳述事件而不是梳理結構,以敘述見長。在一些讀者看來,這種做法未免有些老派。但是,結構在某種程度上隨著事件的鋪展顯現出來,敘述也是一種分析。然而,敘述與分析都是圍繞著一個問題而展開的:為什麼會走到1933年這一步?本書在結尾處嘗試找出答案。這一嘗試是否成功,則由讀者自己定奪。內容簡介 1918年成立的第一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從一開始就命運多舛。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敗經歷和《凡爾賽和約》的嚴苛條款給國家和民眾帶來了沉重的負擔,左翼和右翼的激進思潮破壞了人們對民主國家的信任,嚴重的通貨膨脹和逐年升高的失業率更是讓共和國深陷危機。存續的十余年中,它曾多次嘗試克服經濟危機和社會矛盾引發的動亂,推動政體和經濟改革,但收效甚微。隨著希特勒上台掌權,內憂外患之下的魏瑪共和國走向了終結。 權力向希特勒的轉移是否可以被避免?魏瑪共和國是否可以被拯救?它是否因其內在的必然性而註定失敗?人們至今仍在激烈地爭論這些問題。《魏瑪共和國》生動地描述了1918∼1933年德國的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等層面,用通俗易懂、引人入勝的筆調給上述問題提供了一種答案。作者簡介 海因里希·奧古斯特·溫克勒(Heinrich August Winkler),1938年生於東普魯士首府哥尼斯堡(現俄羅斯加里寧格勒州),圖賓根大學歷史學博士,1970年任柏林自由大學教授,現任柏林洪堡大學當代史教授,是德國當代具有影響力的史學家。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大十字勳章獲得者、萊比錫圖書獎獲得者。 除本書外,溫克勒教授還著有榮獲萊比錫圖書獎的四卷本巨著《西方通史:從古代源頭到20世紀》(Geschichte des Westens)、《走向西方的漫長道路:德意志史》(Der lange Weg nach Westen:Deutsche Geschichte)、《永遠活在希特勒陰影下嗎?》(Auf ewig in Hitlers Schatten? )、《西方史:浩劫年代(1914-1945)》(Geschichte des Westens: Die Zeit der Weltkriege 1914-1945)、《魏瑪:德國史讀本(1918-1933)》(Weimar: Ein Lesebuch zur deutschen Geschichte 1918-1933)等。目錄 譯者導讀新版前言 序 1 棘手的遺產 2 中斷的革命 3 進退兩難的多數 4 和平帶來的弊病 5 被容忍的憲法 6 失敗的反革命 7 被推遲的危機 8 被避免的災難 9 脆弱的穩定 10 分裂的社會 11 保守的共和國 12 議會制的代價 13 大眾被禁言 14 大蕭條時代的政治 15 兩害相權取其輕的邏輯 16 內戰的威脅 17 國家推遲進入緊急狀態 18 交出國家政權 後記:德國歷史中的魏瑪 致謝 註釋 編寫索引 人名索引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