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研究.第129輯 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戲曲研究》編輯部 9787503975479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文化藝術
NT$331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5*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戲曲研究.第129輯
ISBN:9787503975479
出版社:文化藝術
著編譯者: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戲曲研究》編輯部
頁數:371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53842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戲曲研究》秉持嚴謹、樸實的學術作風,繼承併發揚理論聯繫實際的優良傳統,成為在國內外學術界、文化界具有廣泛影響的高水平學術期刊,也是各大圖書館、高等院校,以及各藝術研究所訂閱的重要刊物。每輯設有不同的版塊。 本輯為《戲曲研究(第129輯)》包括從「半山羊」戲看民營白字戲劇團劇目革新的困境與對策、1953年婺劇赴上海演出述論和論《雙忽雷閣匯訂全本曲譜》的編訂及其崑曲史意義等論文。

目錄

2023年度《戲曲研究》優秀學術論文名單
戲曲文獻
《宗北歸音》及康熙年間弋陽腔的發展
清代內府五色套印本《勸善金科》成書考
《薛旦的九龍池》辨正
論《雙忽雷閣匯訂全本曲譜》的編訂及其崑曲史意義
戲曲史論
唐傀儡戲起源說「木女解圍」故事的形成
元雜劇家楊顯之身份推考
正名·楔子·借宮:元雜劇體制與鬼神戲時空呈現張明
清代戲仿類劇作「竊戲」考論
近現代戲曲
從「中州韻」到「方言」:20世紀戲曲舞台語言觀之轉向
梅蘭芳訪粵的話語爭鋒探析
——基於詩詞、報刊與公文的考察
「客觀立論」:民國上海戲曲報刊劇評文章的用稿取向及其影響
當代戲曲
對20世紀50年代初「反歷史主義」戲曲批評的
再審思
試論「十七年」時期《蝴蝶杯》的改編與得失
試論地方戲曲音樂創作機制初步生成(1949-1962)曾憲林
——以福建地方戲曲為考察對象
1952年至1954年英中友誼協會訪華期間的戲曲考察及其意義
劇種研究
1953年婺劇赴上海演出述論
從「半山羊」戲看民營白字戲劇團劇目革新的困境與對策
參与與沉浸:抖音平台的越劇傳播是板
吹腔研究
論滇劇胡琴腔中的[安慶調
吹腔《百花贈劍》在徽班、昆班的傳承與演變
吹腔與民間說唱
——以《中國曲藝音樂集成》為考察範圍
《戲曲研究》稿約
《戲曲研究》2024年度約稿專題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