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成派與商成幫-徽州區域文化現象研究 周曉光 9787567654181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安徽師範大學
NT$1,565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1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學成派與商成幫-徽州區域文化現象研究
ISBN:9787567654181
出版社:安徽師範大學
著編譯者:周曉光
叢書名:當代徽學名家學術文庫
頁數:480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53606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從學術研究和徽商活動兩個角度出發,闡述徽州文化、經濟的發展歷程,以進一步探究徽州社會區域文化形成原因,主要包括學術成派、商人成幫、空間差異、文化互動、名家輩出、文獻之邦六個部分的內容。本書從學術派別、經濟活動、文化互動等角度具體分析了徽州社會區域文化發展成因,學術價值較高。

目錄

導言 徽文化的歷史貢獻與當代價值
第一章 學術成派:新安理學研究
一、新安理學源流考
二、試論北宋及兩宋之交的徽州理學思潮
三、試論新安理學長盛之因——從地域人文環境角度考察
四、南宋新安理學略論
五、試論朱熹在徽州的理學教育活動及其影響
六、宋元之交與元代的新安理學
七、明代中後期心學在徽州的傳播和影響
八、試論新安理學向皖派經學的轉變
第二章 商人成幫:徽州商人研究
一、徽州鹽商個案研究:《二房貲產清簿》剖析
二、清代徽商與茶葉貿易
三、論道光中葉以後上海在徽茶貿易中的地位
四、19世紀50年代至60年代中國社會的戰亂與徽州商幫的衰落
五、徽商與明清兩浙商籍
六、略論明清徽商的「儒道」經營理念
第三章 空間差異:徽州傳統學術文化地理研究
一、徽州:12—18世紀中國傳統學術文化典範之區——徽州傳統學術文化地理研究芻議
二、試論徽州學術文化區形成的地理基礎
三、徽州傳統學術文化的傳播及其特點
四、徽州傳統學術文化區的區域表徵
五、清代徽州傳統學術文化中心地類型分析
第四章 文化互動:徽州文化現象交融下的徽州社會研究
一、論明清徽州文化的階段性發展
二、新安理學與徽州宗族社會
三、明清徽州家譜與徽州社會風俗
四、徽州民間祭文類型、特徵及社會文化內涵初探
五、明清徽商建築文化的特色
六、論明季「黔案」
第五章 名家輩出:徽州學術人物研究
一、朱熹與嚴州理學的發展
二、明辨義理,格物致知——理學集大成者朱熹
三、論新安理學家程大昌
四、論元末明初新安理學家朱升與鄭玉
五、論元末明初新安理學家趙汸
六、訓詁名物,實事求是——皖派樸學宗師戴震
第六章 文獻之邦:徽州文獻與民間文書研究
一、《家禮》與明清徽州男子倫理生活定位
二、程敏政《道一編》評議
三、論徽州家譜譜傳的價值
四、徽州文書的歸戶整理與宗族史研究
五、評《徽州文書》的整理與出版
六、《徽州方誌研究》序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