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修十講 符海朝 9787555916574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河南文藝
NT$305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6*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歐陽修十講
ISBN:9787555916574
出版社:河南文藝
著編譯者:符海朝
頁數:xxx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53569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世人眼中的歐陽修,是放蕩形骸、醉心山水的醉翁,是風流倜儻的文人。歷史上真實的歐陽修比你想象的更了不起。他是開啟一代文風的文壇領袖,是集文學家、史學家、政治家、金石學家、族譜學家、經學家於一身的全才,是北宋難得的百科全書式的文化大家。
本書通過紮實的史料,深入淺出的講解,為讀者娓娓講述歐陽修的家世、為官、為文、治學等各個方面,充分展現了歐陽修跌宕起伏的一生,多維度透視他豐富深邃的精神世界,讓讀者得以認識歷史上真實的歐陽修和那個輝煌的時代。

作者簡介
符海朝,1966年生,河南省林州市人。先後就讀於華中師範大學歷史系、山東師範大學政法系、河北大學宋史研究中心,獲博士學位,現供職于安陽師範學院歷史與文博學院,副教授,文化思想研究所所長。撰有《元代漢人世侯群體研究》《遼金元時期北方漢人上層民族心理研究》的學術專著。與歷史學家王曾瑜先生合著的《岳飛十講》出版后,獲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主持並完成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和河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各一項,獲河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精彩書評
一代文宗歐陽修,半部北宋文化史。恁多領域,恁多創新!本書通俗易懂,真實可信,讓讀者穿越,與偉大、博學、有趣的天才對話,不知能得到多少滋養呢!
---程民生(河南大學教授)
這樣一位重要歷史人物,如何以雅俗共賞的方式充分展現其多姿多彩的豐富人生,從而完美實現歷史學的社會功能和社會價值,本書無疑是又一成功範例。
---羅家祥(華中科技大學教授)
豐富多彩的人生歷程,評騭歐陽修才華橫溢的文化成就。
---王善軍(西北大學教授)

目錄
引言
第一講 以荻畫地的賢母
——歐陽修家世
第一節 籍貫
第二節 父母、叔父、妻子和子女
第二講 官高責愈重祿厚足憂患
——宦海沉浮(一)
第一節 過五關斬六將的科場
第二節 讀書飲酒握手言歡
第三節 編校古書心憂天下
第四節 遷客初經此愁詞作楚歌
第五節 居官處處如郵傳
第六節 天才的建築設計師
第七節 士不忘身不為忠,言不逆耳不為諫
第三講 官高責愈重 祿厚足憂患
——宦海沉浮(二)
第一節 滁州太守是醉翁
第二節 蕭規曹隨的魅力
第三節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第四節 馬飢嚙雪渴飲冰
第五節 鐵腕塑造新科舉
第六節 國本問題的解決
第七節 我欲乘風歸去
第四講 細雨輕煙籠草樹 斜橋曲水繞樓台
——詩詞成就
第一節 歐陽修名詩賞析
第二節 歐陽修名詞賞析
第五講 豐而不餘一言 約而不失一辭
——散文大家
第一節 古文運動的興起與高漲
第二節 歐陽修的散文名篇
第三節 筆耕不輟的歐陽修
第六講 在齊太史簡 在晉董狐筆
——史學成就
第一節 《舊五代史》的編纂
第二節 《新五代史》的編纂
第三節 《舊唐書》的編纂
第四節 《新唐書》的編纂
第七講 集錄金石 千古初無
——開創之功
第一節 北宋金石學誕生的背景和概況
第二節 歐陽修收集古物及拓片的過程
第三節 歐陽修收集古物及拓片的標準
第四節 歐陽修收藏、研究金石的樂趣
第五節 眾人拾柴火焰高
第八講 國必須有史 家不可無譜
——族譜編撰成就
第一節 宋代以前家譜的重要性及政治屬性
第二節 宋代重修家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第三節 歐陽修對家譜重要性的認識
第四節 歐陽氏家譜的主要內容
第九講 見賢思齊 舉才若渴
——歐陽修與朋友間的交往
第一節 人生知己范仲淹
第二節 政治知己韓琦
第三節 終身摯友梅堯臣
第四節 唯歐陽修之命是從的蔡襄
第五節 兄弟之交尹洙
第六節 第一高足蘇軾
第七節 研究金石學的同道劉敞
第八節 君子和而不同
第十講 千秋功罪 任人評說
第一節 宋人的評價
第二節 遼金元人的評價
第三節 明清人的評價
歐陽修簡譜
主要參考書目
後記

精彩書摘
第一講 以荻畫地的賢母
——歐陽修家世
歐陽修幼年喪父后,母親鄭氏帶著他前去投奔在隨州做官的叔父歐陽觀,鄭氏為中國古代「四大賢母」之一。在歐陽修青少年時期的成長歲月中,叔父歐陽觀也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歐陽修先後有過三次婚姻,青年時期兩次喪偶,對他打擊很大。第三任妻子薛氏和歐陽修生育了四個兒子,但四個兒子的功業與父親歐陽修的成就比較起來,兒子們的成就幾乎是全方位的、塌方式的下落。
第一節 籍貫
世人皆知歐陽修是吉州廬陵(今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人,其實,歐陽修生於四川省綿陽市,成長於湖北省隨州市,致仕之後安居於安徽省阜陽市,去世后安葬于河南省新鄭市。歐陽修為何視廬陵為祖籍?說來話長。
在歐陽修需要標明祖籍的文章後邊,大多署名「廬陵歐陽修」,極少數文章後邊自稱「渤海歐陽修」。之所以這樣寫,是因為歐陽氏家族,在漢代出了一位太守,隨後子孫繁衍,一支生活在冀州渤海(今山東省利津縣附近),歐陽修的祖上屬於此支,後人就以渤海作為郡望「郡望」一詞,是「郡」與「望」的合稱,「郡」是行政區劃,「望」是名門望族,「郡望」連用,表示某一地域或範圍內的名門大族。,另一支生活于青州千乘(今山東省廣饒縣)。
渤海支歐陽氏家族,世代為冀州一帶的名門望族,在西晉出了一位歐陽建。據《晉書》記載:歐陽建,字堅石,善於思考深刻的社會問題,文章寫得華麗,在河北一帶州郡名氣很大,時人用「渤海赫赫,歐陽堅石」(唐)房玄齡等撰:《晉書》卷三十三,中華書局,1974年版。八個字來讚美他。歐陽建三十余歲時捲入一場豪門之間的惡鬥,受人誣陷后被處死,家族被抄家。危急關頭,歐陽建的兄長歐陽質帶領家族剩餘人馬倉皇南逃,一直逃到今長沙市一帶,因為害怕被仇家繼續追殺,所以默默地在當地生活。到陳南朝包括宋、齊、梁、陳四個朝代,其中陳朝存在的時間是557年到589年,隋朝滅掉陳后,統一了全國。、隋交替之時,家道才稍微振作一些,歐陽為陳朝的大司空,其子歐陽紇為廣州刺史,但歐陽紇以謀反罪被誅。歐陽紇之子歐陽詢,當時年紀還小,按照法律,本來應該被連坐中國古代與犯罪者有一定關係的人連帶受刑的制度。,但與歐陽紇感情很深的陳朝尚書令江總,想方設法收養了他,並讓他讀書識字。
史載歐陽詢聰明絕頂,讀書一目數行,博覽經史,尤其精通《史記》《漢書》《後漢書》,在隋為太常博士。唐高祖李淵年輕時,歐陽詢做他的門客,二人關係不同尋常。李淵即位之後,歐陽詢官至給事中。
歐陽詢是唐代著名的書法家。他最初學的是王羲之的行書,后在王羲之行書的基礎上,創立了獨具特色的楷書,被稱為唐代楷書第一家,俗稱「歐體」,與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三位書法家,並稱「初唐書法四大家」。因其子歐陽通也善於書法,父子倆被合稱為「大小歐」。
歐陽詢書法的特點是筆力險勁,為一時之絕,當時誰能夠得到其尺牘文字,必視為難得之寶。他的聲名甚至遠播到了高麗等國。高麗王公貴族非常看重歐陽詢的書法作品。有一次高麗國王派遣使節到長安,通過唐高祖李淵,請求賜予一幅。李淵知道后,感嘆道:「沒想到歐陽詢書法的美名,遠播夷狄。他們看到歐陽詢的書法作品后,一定以為他是個相貌魁梧的偉丈夫!」(宋)歐陽修、宋祁:《新唐書》卷一九八《儒學上》,中華書局,1975年點校本。為什麼會這樣說呢?原來歐陽詢相貌又丑又怪。唐太宗文德皇后駕崩時,百官穿著喪服參加葬禮,看到歐陽詢后,有些官員禁不住指指點點。中書舍人許敬宗更是憋不住大笑起來。大喪場合的此種行為,理所當然要被御史彈劾,許敬宗也因此而被貶官。
歐陽詢對書法非常痴迷,一次於路旁見到有書法家索靖書寫的碑,仔細看了幾遍后才離開,走了幾步后又返回來看,累了就脫下外衣坐在旁邊,繼續揣摩,晚上乾脆睡在附近,三天後才離開。
父親歐陽詢去世時,歐陽通年紀尚小。母親教他學習其父親的書法。練習書法需要持之以恆的毅力,也是一個非常枯燥的過程,母親擔心他堅持不下來,半途而廢,於是隔一段時間就給他點錢,讓他到處去尋找其父親歐陽詢留下的墨跡。買回來之後,歐陽通自然非常仔細地欣賞、揣摩、臨摹。母親看到后,也非常高興。慢慢地,歐陽通的書法越來越酷似其父親的書法,雖然還有細微的差別。如果他署上其父親的姓名,不懂行的書法家和鑒賞家,根本看不出來。
歐陽通的孫子歐陽琮後為吉州刺史,子孫於是定居吉州(治廬陵,今江西省吉安市)。此即歐陽修視廬陵為祖籍的由來。

前言/序言
引 言
後周顯德七年(960)年正月,後周大將趙匡胤在開封東北的陳橋驛(今河南省封丘縣境內),發動兵變,建立宋朝,定都東京(今河南省開封市),史稱北宋。
北宋立朝前,在現今我國東北地區,已經有契丹族建立的遼國(又稱契丹國)。遼國國力高峰期時,其疆域西到阿爾泰山,東控朝鮮半島,南到今河北省保定市附近的白溝。
此外,在今雲南、西藏和新疆一帶,有唐代就已經存在的南詔、吐蕃和回鶻等地方性政權。北宋建國后,在今寧夏一帶地區,又有党項族建立的夏,史稱西夏。
北宋立朝後,鑒於唐末、五代武人專橫導致的安史之亂和藩鎮割據的局面,從太祖趙匡胤開始,就確立了「仰文抑武」尹洙曾經說過一句最有代表性的話:「狀元登第,雖將兵數十萬,恢復幽薊,凱歌而還,獻捷太廟,其榮亦不能及矣。」(宋)田況《儒林公議》,中華書局,2017年版。的治國方針,時刻防範武將勢力的膨脹。在政治、軍事、經濟、文化、教育、思想、宗教等領域,也逐步實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北宋由此成為我國歷史上政治基本穩定、經濟較為繁榮、文化較為發達的朝代。但是,疊床架屋的機構設置加上其他因素,使北宋從太宗朝後期開始,即出現了「冗官」「冗兵」「冗費」並存的局面。
從真宗朝開始,北宋在政治上、軍事上的弊端逐漸顯露,且日益嚴重。真宗景德元年(遼聖宗統和二十二年,1004),遼國發動對北宋的戰爭,大軍直抵澶州(今河南省濮陽市)城下,威脅東京,朝野震動,有的大臣主張南逃或西逃,在大臣寇準等的堅持下,真宗御駕親征,大大鼓舞了士氣,戰局得以扭轉。當年年底,雙方簽訂和約,歷史上稱為「澶淵之盟」。澶淵之盟本質上是宋遼兩國軍事實力對等的反映,不存在北宋屈辱與否的問題。
澶淵之盟后,真宗為了粉飾太平,東封西祀,到處裝神弄鬼,導致國庫嚴重空虛。真宗去世后,年幼的仁宗繼位,劉太后垂簾聽政,社會矛盾非但沒有緩和,反而繼續加深。
西北地區,党項族建立的西夏,在仁宗統治的前期,發動戰爭,一度給北宋帶來很大的麻煩。在范仲淹和韓琦的主導下,北宋才得以扭轉戰局,雙方也簽訂了和約。
仁宗親政后,地主階級在其上層建築許可的範圍內,最大限度地給予士大夫以較為寬容的活動空間,所以其統治的四十二年,儘管內憂外患不斷,卻也成為中國古代史上少見的思想活躍、文化發展、科技創新成果頗多的時代,更是人才井噴式湧現的時代。
仁宗去世之後,是短暫的英宗在位時期。英宗去世后,神宗繼位。神宗在位時期,最重要的歷史事件是王安石變法。變法雖然取得了較大的成就,但是由於保守派的反對以及改革派所犯的錯誤,變法最終失敗。
歐陽修生活的時代,主要就在仁宗、英宗和神宗在位的前期。
歐陽修一生最重要、最有影響力的身份首先是文學家,他在散文、詩詞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其次是史學家,他主持編纂了《新唐書》,又獨自編纂了《新五代史》。再次是政治家,在仁宗在位的中後期及短暫的英宗時期,他對當時的朝政發揮了重要的建設作用。還是金石學家,他是中國古代金石學最重要的開創人物。也是族譜學家,他開創的「小宗譜」的家譜體例,一直延續到民國結束。亦是經學家,他對《周易》和《詩經》等儒家經典的研究,也頗有成就。
總之,歐陽修是中國古代少有的興趣廣泛、在多個領域都取得很大成就的人。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