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6*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新一代IPv6過渡技術-IPv6單棧和IPv4即服務 ISBN:9787030786012 出版社:科學 著編譯者:李星 包叢笑 頁數:442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55497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以互聯網設計原理為指南,詳細分析互聯網協議第四版(IPv4)和互聯網協議第六版(IPv6)數據報頭結構和定址原理,系統介紹新一代過渡技術中的協議翻譯和地址映射的技術思路和適用於不同場景的IPv6過渡技術實現方案。 本書是作者在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進行IPv6過渡技術研究時對產生的重要研究成果的系統化總結。這些成果已成為國際互聯網標準化組織互聯網工程任務組(IETF)的RFC標準。目錄 序言前言 第1章 引言 1 1 第一代互聯網 1 1 1 ARPANET 1 1 2 NCP 1 1 3 TCP/IP 1 1 4 互聯網的第一次過渡:NCP到TCP/IP 1 2 下一代互聯網 1 2 1 IPv 1 2 2 互聯網的第二次過渡:IPv4到IPv6 1 3 未來互聯網 1 3 1 未來互聯網協議 1 3 2 互聯網的第三次過渡:過渡到未來網路協議 1 4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2章 互聯網設計原理 2 1 互聯網設計原理的概念 2 2 IPv4的設計原理 2 2 1 基本設計原則 2 2 2 域名和地址問題 2 2 3 端對端地址透明性 2 3 IPv6的設計原理 2 3 1 基本設計原則 2 3 2 IPv6必須支持的功能 2 3 3 IPv6不需要考慮支持的功能 2 3 4 IPv6路由原則 2 4 IPv6設計原則的實踐分析 2 4 1 IPv4和IPv6的兼容性問題 2 4 2 無狀態和有狀態技術的選擇 2 4 3 其他問題 2 5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3章 IPv6過渡技術演進 3 1 傳統IPv6過渡技術和標準 3 1 1 雙棧技術 3 1 2 封裝(隧道)技術 3 1 3 翻譯技術 3 2 傳統IPv6過渡技術的困境和反思 3 2 1 傳統IPv6過渡技術的困境 3 2 2 IETF關於新一代IPv6過渡技術的考慮 3 3 新一代IPv6過渡技術和標準 3 3 1 新一代IPv6過渡技術發展歷程 3 3 2 新一代IPv6過渡技術分類 3 3 3 新一代IPv6過渡技術標準 3 4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4章 新一代IPv6過渡場景 4 1 翻譯技術的基本應用場景 4 1 1 場景1:IPv6網路(客戶機)發起對IPv4互聯網(伺服器)的訪問 4 1 2 場景2:IPv4互聯網(客戶機)發起對IPv6網路(伺服器)的訪問 4 1 3 場景3:IPv6互聯網(客戶機)發起對IPv4網路(伺服器)的訪問 4 1 4 場景4:IPv4網路(客戶機)發起對IPv6互聯網(伺服器)的訪問 4 1 5 場景5:IPv6網路(客戶機)發起對IPv4網路(伺服器)的訪問 4 1 6 場景6:IPv4網路(客戶機)發起對IPv6網路(伺服器)的訪問 4 1 7 場景7:IPv6互聯網(客戶機)發起對IPv4互聯網(伺服器)的訪問 4 1 8 場景8:IPv4互聯網(客戶機)發起對IPv6互聯網(伺服器)的訪問 4 2 翻譯技術的擴展應用場景 4 2 1 場景1的1:1雙重翻譯擴展 4 2 2 場景1的1:N雙重翻譯擴展 4 2 3 場景1的1:N封裝模式擴展 4 2 4 場景2的1:1雙重翻譯擴展 4 2 5 場景2的1:N雙重翻譯擴展 4 2 6 場景2的1:N封裝模式擴展 4 2 7 場景5的雙重翻譯1:1擴展 4 2 8 場景6的雙重翻譯1:1擴展 4 3 翻譯技術的框架和組件 4 3 1 翻譯器 4 3 2 域名系統 4 3 3 參數發現和配置 4 3 4 主機系統 4 4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5章 協議處理技術 5 1 IPv 5 1 1 IPv4報頭格式 5 1 2 分片處理 5 1 3 IPv4數據報文案例 5 2 ICMP 5 2 1 IPv4控制消息格式 5 2 2 ICMP消息定義 5 3 IPv 5 3 1 IPv6報頭格式 5 3 2 IPv6擴展報頭 5 3 3 數據報文大小問題 5 3 4 流標籤 5 3 5 流量類型 5 3 6 高層協議 5 3 7 安全考慮因素 5 4 ICMPv 5 4 1 IPv6控制消息格式 5 4 2 ICMPv6錯誤消息 5 4 3 ICMPv6信息性消息 5 4 4 安全考慮 5 5 UDP 5 6 TCP 5 6 1 TCP報頭格式 5 6 2 TCP狀態 5 7 協議翻譯 5 7 1 IPv4/IPv6翻譯模型 5 7 2 從IPv4轉換為IPv 5 7 3 從IPv6轉換到IPv 5 7 4 IP地址映射要點 5 7 5 安全考慮因素 5 8 ICMP源地址處理 5 8 1 ICMP擴展 5 8 2 無狀態地址映射演算法 5 9 協議封裝 5 9 1 IPv6隧道 5 9 2 隧道IPv6報頭 5 9 3 隧道數據報文分片處理 5 9 4 IPv6隧道錯誤報告和處理 5 9 5 安全考慮 5 10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6章 地址映射技術 6 1 IPv4地址結構 6 1 1 無分類IPv4地址結構 6 1 2 特殊IPv4地址 6 1 3 私有地址空間和共享地址空間 6 2 IPv6地址結構 6 2 1 IPv6地址 6 2 2 唯一本地IPv6單播地址 6 3 地址映射技術 6 3 1 IPv4嵌入IPv6地址 6 3 2 IPv6前綴類別 6 3 3 映射實例及其文本表示 6 3 4 部署指南 6 3 5 安全考慮因素 6 4 地址映射技術擴展 6 4 1 埠映射演算法 6 4 2 PSID後綴編碼格式 6 4 3 EA-bits前綴編碼格式 6 4 4 將擴展的「IPv4可譯IPv6地址」映射到RFC1918空間 6 5 顯式地址映射擴展 6 5 1 顯式地址映射 6 5 2 IP地址轉換流程 6 5 3 IPv6流量髮夾 6 6 組播地址映射 6 7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7章 域名支撐技術 7 1 DNS 7 1 1 DNS64簡介 7 1 2 DNS64規範 7 1 3 AAAA查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