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導讀.哲學卷 姜延軍 許恆兵 9787208188099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上海人民
NT$432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6*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導讀.哲學卷
ISBN:9787208188099
出版社:上海人民
著編譯者:姜延軍 許恆兵
頁數:297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54656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針對一般讀者尤其是馬克思主義學院師生群體和理論工作者,詳細介紹馬克思主義哲學經典著作的寫作背景、創作過程、核心觀點等,具體包括《導言》《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德意志意識形態》《反杜林論》《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哲學筆記》《實踐論》《矛盾論》《論持久戰》十一篇文獻,有助於讀者學習和掌握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方法和觀點,提高其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作者簡介

姜延軍,國防大學政治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黨的二十大代表,全國模範教師,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全軍踐行強軍目標標兵個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入選全國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國家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軍隊「科技領軍人才」,江蘇省「中青年領軍人才」,上海市「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名師」等。兼任中國馬克思恩格斯研究會常務理事,全軍教學聯席會委員,全軍思想政治教育專家,全軍軍事科技獎勵評審專家,上海市馬克思主義研究會副會長等。作為國家重大課題「首席專家」,主持國家級重大課題、重點課題9項,27項成果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

目錄

代序:努力讀懂馬克思
《導言》導讀
閱讀導引
一、宗教批判是一切批判的前提
二、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
三、人的解放是徹底的解放
四、無產階級是實現人類解放的階級
《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導讀
閱讀導引
一、勞動是人的自由自覺的活動
二、自然是人的無機的身體
三、共產主義是對人的自我異化的積極揚棄
四、社會性質是整個運動的普遍性質
五、發達的私有財產必然戰勝不發達的、不完全的私有財產
六、辯證法不是思辨的幻想
《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導讀
閱讀導引
一、從實踐出發理解對象、現實、感性
二、思維的真理性問題是一個實踐問題
三、人在改變環境的同時改變自己
四、宗教世界源於世俗基礎
五、人的本質在其現實性上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
六、全部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
七、問題在於改變世界
《德意志意識形態》導讀
閱讀導引
一、要從現實的個人出發
二、生活決定意識
三、從物質生產出發理解歷史
四、一切歷史衝突都根源於生產力和交往形式之間的矛 『l
五、歷史轉變為世界歷史是一個客觀的過程
六、在共同體中實現個人自由
《反杜林論》(哲學)導讀
閱讀導引
一、世界統一於物質
二、運動是物質的存在方式
三、真理既有絕對性也有相對性
四、認識必然性是自由的基礎
五、質量互變是客觀普遍的規律
六、辯證否定觀同形而上學否定觀根本對立
《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導讀
閱讀導引
一、凡是現存的都一定要滅亡
二、思維和存在的關係問題是全部哲學的基本問題
三、世界是過程的集合體
四、自然科學成就為馬克思主義哲學奠定基礎
五、歷史進程是受內在的一般規律支配的
六、一切階級鬥爭都是圍繞經濟解放進行的
七、經濟關係的領域是歷史發展的決定性因素
《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導讀
閱讀導引
一、物質不是感覺的複合,而是不依賴於意識的客觀實在
二、時空不是感知的形式,而是物質存在的基本形式
三、認識不是純粹的經驗,而是客觀世界的能動反映
四、真理不是集體的知覺,而是符合客觀實際的辯證認知
五、自由不是意志的膨脹,而是對必然的遵循與運用
六、哲學不是中立的思辨,而是具有鮮明黨性的世界觀體系
《哲學筆記》導讀
閱讀導引
一、必須把認識和實踐結合起來
二、辯證法來自客觀事物本身
三、辯證法和形而上學是兩種根本對立的發展觀
四、對立統一規律是辯證法的核心
五、辯證法就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
六、唯心主義是人類認識之樹上的一朵無實花
《實踐論》導讀
閱讀導引
一、物質生產是人的認識的基本來源
二、人的認識隨著實踐的發展而發展
三、真理的標準只能是社會實踐
四、感性認識必須上升到理性認識
五、理論的價值在於改變世界
六、主觀和客觀的統一是具體的、歷史的
七、堅持辯證唯物論的知行統一觀
《矛盾論》導讀
閱讀導引
一、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在於事物的內部矛盾性
二、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三、必須研究矛盾的特殊性
四、不同質的矛盾要用不同質的方法才能解決
五、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係是事物矛盾問題的精髓
六、善於捉住主要矛盾
七、矛盾的同一性和鬥爭性相互結合構成了矛盾的運動
《論持久戰》導讀
閱讀導引
一、認識中日戰爭力量的科學方法論
二、抗日戰爭制勝的戰略指導方針與戰場作戰指導方針
三、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是抗戰勝利的政治保證
四、兵民是勝利之本
五、發揮人在戰爭中的自覺能動性
六、為永久和平而戰
七、以弱勝強戰爭指導的不朽經典
代跋:學習恩格斯的戰鬥精神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