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6*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回到馬克思.第二卷.社會場境論中的市民社會與勞動異化批判 (上下冊) ISBN:9787214283634 出版社:江蘇人民 著編譯者:張一兵 叢書名:馬克思主義研究叢書 頁數:1437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54651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為《回到馬克思》的第二卷。作者通過歷史唯物主義和歷史現象學對一般物相化和經濟物相化迷霧的雙重透視,突顯了生產活動塑形一構序和社會關係賦型的社會歷史負熵特質,揭示了社會生活和意識活動當下建構與消隱的突現場境本質,由此聚焦馬克思的市民社會(資產階級社會)話語與資本主義批判構式的複雜歷史關係。本書在MEGA的最新文獻基礎上,從思想史考古學的視角重新反思馬克思早期市民社會概念背後的四種不同話語格式塔的復調構境,也重構了馬克思在經濟學研究進程中逐步從資產階級社會批判向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批判的重要理論轉換,最終精準確定科學社會主義否定性目標——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科學認識的「第三個偉大發現」的艱辛歷程。書中另一個重要的學術發現,是馬克思基於勞動辯證法的勞動異化批判構式和批判認識論顯隱邏輯,特別是馬克思在中晚期經濟學研究中,面對資本主義經濟關係事物化顛倒后所產生的隱性奴役現象和經濟物相化偽境,擯棄了人本主義價值懸設,在狹義歷史唯物主義和批判認識論的基礎上,重建了科學的勞動異化批判構式以及作為其表現話語的經濟拜物教批判理論。 本書原始文獻資料翔實,方法革新,原創觀點迭現,是代表馬克思主義基礎理論研究前沿里中國聲音的重要學術論著。本書是手中已有《回到馬克思》第一卷的讀者必得的學術進階文本。作者簡介 張一兵(本名張異賓),男,1956年生於南京,祖籍山東茌平。1981年8月畢業於南京大學哲學系哲學專業,哲學博士。現任南京大學文科資深教授,馬克思主義社會理論研究中心主任,哲學系博士研究生導師。代表性論著有:《神會波蘭尼——意會認知與構境》(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回到馬克思——經濟學語境中的哲學話語》(江蘇人民出版社,2020年第4版);《物象化圖景與事的世界觀——廣松涉哲學的構境論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不可能的存在之真——拉康哲學映像》(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年修訂版);《遭遇阿甘本——赤裸生命的例外懸臨》(南京大學出版社,2019年版);《發現索恩-雷特爾——先天觀念綜合發生的隱密社會歷史機制》(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8年版);《無調式的辯證想象——阿多諾〈否定的辯證法〉的文本學解讀》(江蘇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2版);《回到福柯——暴力性構序與生命治安的話語構境》(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回到海德格爾——本有與構境》(商務印書館,2014年版第1卷);《回到列寧——關於「哲學筆記」的一種後文本學解讀》(江蘇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文本的深度耕犁》(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第1卷、2008年第2卷、2019年第3卷)等。目錄 上冊第一章 從政治的公民社會到經濟的市民社會 1 從政治共同體的市民社會話語Ⅰ到經濟關係體的市民社會話語Ⅱ 2 「第二自然」作為異化經濟關係的市民社會話語Ⅲ批判構境的形成 3 青年馬克思與黑格爾「市民社會「觀念的最初遭遇 4 政治分離的國家與經濟異化的市民社會 第二章 經濟異化構式中的資產階級社會 1 burgerliche Gesellschaft在馬克思最初經濟學研究中的消失 2 他性交往/社會本質異化構式:對資產階級社會本質的最初價值批判 3 從流通領域中的交換(交往)異化走向生產領域的勞動異化批判構式I 4 與勞動價值論擦身而過的此-彼證偽邏輯 第三章 否定辯證法:一個經濟學語境之外的哲學方法論思想實驗 1 馬克思為什麼會突然研究黑格爾哲學? 2 非物像透視:異化的物性對象是正在消逝的東西 3 揚棄異化:外化對象的重新佔有 第四章 資產階級社會中勞動外化的對象性異化及其揚棄 1 謀生勞動與資本:資產階級社會的二元結構 2 「國民經濟學的路德」:斯密對勞動是「現代私有財產」的主體本質的直悟 3 黑格爾否定辯證法中的勞動外化—對象性—異化—揚棄 4 勞動異化批判構式Ⅱ和人本學批判認識論視域中的資產階級社會 5 作為總體人的類本質關係映現的社會意識論及其異化 第五章 走向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話語的轉換中的資產階級社會 1 burgerliche Geselchaft的重新在場 2 「工業」與資產階級社會的歷史性定位 3 方法論變革的思想實驗中出現的burgerliche Gesellschaft 第六章 《布魯塞爾筆記》與《曼徹斯特筆記》:方法論話語的轉換與資產階級社會圖景 1 改變世界的物質實踐向生產話語的根本轉換 2 機器化大生產與歷史唯物主義中「怎樣生產」的生產方式 3 資產階級社會中的經濟與社會現實 4 現代無產階級的悲慘命運 第七章 社會場境存在論與關係意識論中的市民社會話語IV 1 社會關係場境中的市民社會話語V 2 關係意識論中的市民社會話語V 3 第一層級非物像透視中的市民社會話語V 第八章 資產階級社會的歷史性透視 1 人本學異化構式的邏輯沒影點:歷史認識論中的社會賦型變遷 2 資產階級社會的歷史出場 3 「自主活動」與資產階級社會中的非自主性活動畸變 4 現代資產階級社會賦型批判 第九章 資產階級社會中的資本奴役關係透視 1 《布魯塞爾筆記》C與「居利希筆記」 2 市民社會話語V與現代資產階級社會的歷史性 3 現代資產階級社會的奴役本質 4 資產階級社會的歷史地位和掘墓人 5 資本是一種社會構式的生產關係 下冊 第十章 《倫敦筆記》中的經濟學和工藝學思想實驗 1 《倫敦筆記》中對貨幣與信用體系問題的聚焦 2 「李嘉圖筆記」Ⅱ與經濟物相化中的貨幣問題反思 3 「李嘉圖筆記」Ⅲ:勞動價值論與「李嘉圖難題」 4 勞動價值論、機器生產與無產階級的悲苦狀況 5 殖民統治:資本毛孔中粘滿的血與火 6 《倫敦筆記》中獨特的「工藝學筆記」 7 「怎樣生產」的歷史發生學研究 第十一章 從生產轉向勞動:歷史唯物主義的具象化深入 1 一定社會性質的物質生產、現實的個人與社會觀念 2 從物質生產過程視位向勞動過程的轉換 3 一種抽象:作為勞動過程的不同要素 4 現實勞動過程中的複雜關係場境 5 從勞動的簡單協作到分工中的結合:一個歷史性的描述 6 從勞動對象化過程到機器生產過程的歷史性轉變 7 科學技術是抽離於勞動過程的非及物純粹塑形和構序 第十二章 科學認識以資本與雇傭勞動為基礎的生產 1 資本與雇傭勞動: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係構式 2 以資本為基礎的生產方式的偉大文明作用和必然終結 3 以資本為統治的生產方式的歷史形成 4 「資本主義生產」概念的歷史性出場 第十三章 價值關係異化與貨幣權力異化 1 商品的交換價值:從用在性關係向買賣關係的轉換 2 價值關係異化:作為商品中勞動交換關係物性結晶的貨幣 3 金錢權力異化與事物化Ⅰ:資本關係的史前變身 第十四章 資本與雇傭勞動關係的異化與遮蔽剩餘價值的秘密 1 資本在雙重事物化偽境中的消逝946 2 資本異化的障眼法:雇傭勞動與資本/非對象化活勞動與對象化勞動Ⅱ 3 勞動異化與資產階級經濟剝削的秘密:剩餘價值產生的資本增殖過程 第十五章 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科學認識的最終形成 1 政治經濟學批判及重建的構想 2 經濟學理論敘述前的思想實驗與闡釋話語 3 市民社會話語Ⅳ與事物化顛倒 4 一個重要的思想實驗: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確定 第十六章 社會定在對資本關係的形式從屬和實質從屬 1 「資產階級社會「表面財富背後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 2 形式從屬:占統治地位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 3 勞動對資本的形式從屬到實際從屬: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