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6*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仿生眼-怎樣仿製大自然最精密聰慧的作品 ISBN:9787030766946 出版社:科學 著編譯者:張曉林 頁數:498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55827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從眼球及大腦的生理解剖結構和其運動控制神經系統的拓撲描述出發,通過建立生物視覺系統的數學模型,解析視覺信息在大腦中的處理流程,搭建類腦框架,推測並模擬意識的形成及智能決策的過程,直到設計眼球運動控制系統,構建出了一套從感知到理解再到決策最後到運動控制的較完整的閉環的自主智能系統——仿生眼。本書首先闡述了筆者關於當代仿生學應該擔負起的科學發展使命的觀點;隨後,介紹了研究仿生視覺系統所必備的生物學基礎和對視覺系統進行科學解析所需要設定的前提條件,包括相關學術名詞的科學定義等:接著描述了與視覺神經系統相關的人腦解剖學構造和生理學功能以及與之對應的數學模型;而且,不僅介紹了研製仿生眼所需的技術,提出了動態雙目的立體視覺原理,還討論了仿生視覺系統為了實現類人的視覺功能,其背後需要具備的智能系統的形態和功能,提出了意識空間的概念:最後,作者簡介 了仿生眼目前的產業應用情況及未來展望,闡述了對后ChatGPT人工智慧的觀點。 本書不僅有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較專業的科研內容,適合從事人工智慧、機器視覺、信息處理、自動控制、神經科學、心理學等專業研究人員閱讀,而且為了敘述的連續性和完整性,加入了大量的基礎和常識性知識,因此也可以給專業以外的人士提供較系統的腦科學及人工智慧知識。作者簡介 張曉林,國家人才計劃特聘專家,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仿生視覺系統實驗室創室主任(2016-2021),曾任東京工業大學教授,現為上海科技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高校兼職教授,安徽愛觀視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1985年畢業於東北電力學院,1986年赴日留學,就讀於日本橫濱國立大學,師從藤堂永雄教授1995年獲得博士學位。博士畢業后在東京醫科齒科大學任文部教官助教、講師(1995-2003),之後在東京工業大學任准教授、教授(2003-2013),2013年全職回國。在日本期間,曾任日本科學振興機構(JST)大學創新項目首席科學家(2007-2010);日本科學振興機構(JST)AStep首席科學家(2011-2013)。回國后,曾擔任上海市級重大專項「腦與類腦智能基礎轉化應用研究」項目首席科學家(2018-2023),以及中國科學院先導專項項目負責人(2020-2023)。長期從事神經生理學、自動控制學、計算機視覺等學科交叉領域的研究,已達30餘年,提出了人類眼球運動控制神經系統的數學模型和意識空間概念,創建了動態雙目立體視覺及雙眼運動控制理論。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多篇論文獲獎。獲得中國、日本、美國、歐洲、印度等國家或地區授權專利60餘項。目錄 第一篇 緒論第1章 仿生學的使命 1 1 生物與機器的不同 1 2 為什麼要向生命學習 1 3 目前的立體視覺感測器與仿生眼的區別 參考文獻 第二篇 仿生視覺系統的生物學基礎與理論前提 第2章 眼睛的種類和構造 2 1 眼睛的誕生及種類 2 2 複眼的構造 2 3 單眼的構造 2 4 軟體動物眼的構造 2 5 脊椎動物眼的構造 2 5 1 可動雙眼系統的特點及種類 2 5 2 鷹眼的構造 2 5 3 人眼的構造 參考文獻 第3章 眼球運動的種類與定義 3 1 為什麼要研究眼球運動 3 2 眼球運動的定義 3 2 1 視覺系統的坐標設定 3 2 2 生理學領域的眼球運動定義 3 2 3 基於控制學理論重新定義眼球運動 3 3 固視微動 3 3 1 固視微動的意義 3 3 2 固視微動的定義 3 3 3 固視眼振的測量 3 3 4 固視微跳對視覺的作用及在機器視覺的應用 3 4 小結 參考文獻 第4章 神經細胞的信號處理原理及數學模型 4 1 細胞信息傳遞的幾種類型 4 2 神經細胞的結構和基本功能概述 4 3 細胞膜電位的形成 4 4 神經細胞的等效電路與衝動發生原理 4 4 1 離子電容 4 4 2 神經細胞膜的等效電路 4 4 3 神經細胞動作電位的形成 4 4 4 神經細胞動作電位的傳遞方式 4 5 神經細胞的信息處理原理 4 5 1 神經細胞的電信號的信息表達方式 4 5 2 神經細胞突觸的生理學動作原理 4 5 3 神經細胞突觸的等效電路 4 5 4 神經細胞的脈衝信號處理原理及數學模型 參考文獻 第5章 大腦神經系統的概述 5 1 腦幹的構造和功能 5 2 間腦的構造和功能 5 3 小腦的構造和功能 5 4 端腦的構造和功能 5 4 1 端腦的基本結構 5 4 2 端腦區域的功能劃分 5 4 3 端腦各功能區的等級和信息流向 5 4 4 韋尼克區和布羅卡區 5 4 5 海馬區的功能 5 5 人腦視覺系統的宏觀框架 參考文獻 第三篇 視覺系統的生理學及其數學模型 第6章 眼球運動控制神經系統及其數學模型 6 1 視神經至大腦視皮質的宏觀通路 6 2 以腦幹為中心的眼球運動控制神經系統 6 3 眼球運動控制系統各要素的數學模型 6 3 1 眼球的黏彈性模型 6 3 2 神經核的線性模型 第四篇 仿生眼技術 第五篇 視覺背後的意識與類腦系統 第六篇 尾聲 名詞解釋 縮寫一覽表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