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研究的學術派系 施愛東 9787554582343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河北教育
NT$343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12*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民俗研究的學術派系
ISBN:9787554582343
出版社:河北教育
著編譯者:施愛東
頁數:xxx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55979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叢書簡介
叢書以收錄中國民間文學與文化研究的原創性作品為主,尤其注重對當下學界中堅力量與新生代的研究成果的呈現,力求能全面反映中國民間文學的前沿思想與成果,積極建構中國民間文學與文化研究的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助推中國民間文藝學研究的發展。叢書的編寫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組織牽頭,以文學研究所民間文學室成員的著作為核心,同時列入國內民間文學優秀學者的代表作,力求能囊括近年來民間文學研究的優秀成果。

內容簡介
學科發展到了成熟階段,分門別派已成大勢所趨。廣義的學術派別包括門派、學派與流派。那些依靠師承關係或行政力量強制圈定的學術團隊,就是門派;能夠吸引一批優秀同業者自願加入的學術共同體,就是學派;學派獲得了跨時空傳承的生命力,就是流派。學派形成是以學科成熟為前提的,現代學術中的科學學派業已成為新思想、新理論的孵化器和擴音器。國內討論學術流派的著作並不多,本書以中國現代民俗學為例,著重討論中國現代民俗學史上最重要的流派及其代表性人物,以學術流派及其代表人物串起中國現代民俗學史,同時也從科學哲學的角度對學術流派及其生成、傳承等問題進行更深入的探討。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施愛東,江西信豐人,文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研究員,民間文學研究室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民俗學會副會長。主要研究方向為故事學、謠言學、民俗學學術史等。代表性著作有《故事法則》《故事機變》《民俗學立場的文化批評》《中國龍的發明:16—19世紀的龍政治與中國形象》等。

目錄

目錄
第一章 民俗學的學派、流派與門派
第二章 一、學派,以及流派、門派
二、學派只能形成於學科發展的成熟階段
三、核心理念:研究綱領及其硬核
四、核心人物:擅長學術經營的學派領袖
五、自覺的共同體意識:共同理念的生成基礎
六、學派之間的不可通約性
七、學派的眼光都是片面的,但也是互補的
八、「中國民俗學派」的悖論
九、門派、學派、流派的遞進路線
十、尊重學術多樣性應該視為一種學術倫理
第二章 早期民俗學者的學科認知與學術規劃
一、三份大相徑庭的工作計劃
二、「民俗學」的提出與西學的關係
三、國學研究的興盛對民俗學的影響
四、民俗學向人類學轉型的後果
五、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著者留其名
第三章 顧頡剛民俗學思想與方法
一、顧頡剛學術思想及其背景
二、顧頡剛的民俗學策略
三、顧氏研究法的傳播
附錄:我們都是「顧頡剛學派」
第四章 鍾敬文中國民俗學派的宏圖構想
一、與時俱進的策略性學科定位
二、民俗學是一門現代學
三、研究對象問題不是一個需要反覆討論的問題
四、建立中國民俗學派的構想
五、對民俗學美好未來的宏圖願景
六、有些學術遺產只有學術史的意義
附錄一:鍾敬文先生病中論學
附錄二:《鍾敬文文集》的閱讀以及鍾敬文再認識
第五章 劉魁立和他的故事形態學
一、形態學與共時研究
二、《民間敘事的生命樹》的方法論意義
三、「故事生命樹」的理論貢獻
四、一個真理並不排斥另一個真理
附錄:劉魁立先生訪談錄(年)
第六章 朝戈金和他的口頭詩學
一、轉益多師,旁收博採:學術基礎的養成
二、口頭詩學:反覆權衡之後的方向選擇
三、約翰·弗里:亦師亦友的親密合作夥伴
四、學術代表作:世紀民俗研究新範式的生成
五、基於學術史的理論建構:國際視野中的文化多樣性考量
六、上下求索的口頭詩學之路
第七章 學術期刊促進學科共識的形成

第八章 《民間文學論壇》創辦時期的使命意識

第九章 民俗學的未來與出路

第十章 民俗學在國際與代際之間的相互理解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