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7*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網絡互聯技術實驗教程 (基於思科設備) ISBN:9787302664581 出版社:清華大學 著編譯者:唐燈平 頁數:305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53017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旨在培養學生實踐能力。主要實驗內容包括:網路互聯技術實驗環境搭建,詳細講解了Packet Tracer,GNS3以及EVE-NG這3種模擬軟體的安裝及使用;網路互聯設備及互聯介質,詳細介紹了常見的網路互聯設備交換機、路由器、防火牆以及網路互聯介質雙絞線的製作;網路設備基本配置,包括配置模式、配置命令、配置方式等;交換機廣播隔離及網路健壯性增強技術,具體包括VLAN技術、埠聚合技術等;直連與靜態路由技術,包括直連路由與靜態路由的配置;動態路由技術,包括RIP、OSPF、EIGRP等動態路由協議的配置過程;三層交換、VLAN間通信及DHCP技術,包括三層交換及VLAN間通信配置過程;訪問控制列表及埠安全技術,包括訪問控制列表及埠安全配置過程;網路地址轉換(NAT)技術;廣域網技術;大型校園網組建。 本書適合作為高等院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路工程、物聯網工程專業高年級專科生或應用型本科生教材,同時可供企事業單位從事網路管理的人員、廣大科技工作者和研究人員參考。作者簡介 唐燈平,蘇州大學副教授、蘇州城市學院教授、工程師、思科網路CCNA講師、銳捷網路高級講師。編著《網路互聯技術與實踐》《計算機網路技術原理與實驗》《計算機網路安全技術原理與實驗》等多部教材,其中《計算機網路技術原理與實驗》被評為2020年江蘇省重點教材。主講的「網路互聯技術與實踐」課程2019年被立項為江蘇省在線開放課程,2021年被認定為首批江蘇省一流本科課程,並推薦申報第二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發表論文60餘篇,其中發表于核心期刊12篇;主持省級課題2項、市級課題2項。 獲得2020年第五屆江蘇省教育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2019年江蘇省高等教育科學研究成果二等獎、2018年蘇州市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2022年被認定為校教學名師培育對象。負責的教學團隊2022年立項為第三批蘇州市本科院校優秀教學團隊建設項目。獲2018年校建行獎教金。目錄 第1章 網路互聯技術實驗環境搭建1 1 實驗一:安裝並熟悉Packet Tracer模擬環境 1 2 實驗二:安裝並熟悉GNS3模擬環境 1 3 實驗三:安裝並熟悉EVE-NG模擬環境 第2章 網路互聯設備及互聯介質 2 1 實驗一:認識網路互聯設備思科交換機 2 2 實驗二:認識網路互聯設備思科路由器 2 3 實驗三:認識網路互聯設備思科防火牆 2 4 實驗四:網路互聯介質雙絞線的製作 第3章 網路設備基本配置 3 1 實驗一:利用Console口對網路設備進行配置 3 2 實驗二:網路設備常見配置模式 3 3 實驗三:網路設備常見配置命令 3 4 實驗四:利用Telnet對路由器進行遠程配置 3 5 實驗五:利用Telnet對交換機進行遠程配置 3 6 實驗六:利用Web對路由器進行配置 3 7 實驗七:利用Web對交換機進行配置 3 8 實驗八:思科發現協議(CDP)實驗 第4章 交換機廣播隔離及網路健壯性增強技術 4 1 實驗一:同一台交換機基於埠VLAN的基本劃分 4 2 實驗二:同一台交換機將連續多個埠劃分到一個VLAN 4 3 實驗三:同一台交換機不連續多個埠劃分到一個VLAN 4 4 實驗四:同一台交換機部分連續部分不連續埠劃分到一個VLAN 4 5 實驗五:跨交換機基於埠VLAN劃分 4 6 實驗六:交換機VTP配置 4 7 實驗七:生成樹協議(STP)基本實驗 4 8 實驗八:EVE-NG模擬環境下利用PVST實現網路負載均衡 4 9 實驗九:交換機埠聚合配置 第5章 直連與靜態路由技術 5 1 實驗一:直連路由 5 2 實驗二:靜態路由配置 5 3 實驗三:浮動靜態路由配置 5 4 實驗四:默認路由配置 第6章 動態路由技術 6 1 實驗一:RIPv1路由配置 6 2 實驗二:驗證RIPv1局限性 6 3 實驗三:RIP計時器工作過程驗證實驗 6 4 實驗四:RIPv2基本路由配置 6 5 實驗五:RIPv2下的不連續子網路由配置 6 6 實驗六:RIPv2下的VLSM路由配置 6 7 實驗七:RIP路由協議綜合實驗 6 8 實驗八:RIPv2下的手動匯總路由配置 6 9 實驗九:RIPv2下的路由驗證配置 6 10 實驗十:RIPv1與RIPv2混合路由配置 6 11 實驗十一:OSPF基本路由配置 6 12 實驗十二:配置OSPF默認路由傳播 6 13 實驗十三:OSPF認證配置 6 14 實驗十四:EIGRP基本路由配置 6 15 實驗十五:配置EIGRP負載均衡 6 16 實驗十六:配置關閉EIGRP路由自動匯總 6 17 實驗十七:配置EIGRP鄰居認證 6 18 實驗十八:配置混合路由協議 第7章 三層交換、VLAN間通信及DHCP技術 7 1 實驗一:利用路由器實現VLAN間通信 7 2 實驗二:配置單臂路由 7 3 實驗三:配置三層交換機實現VLAN間通信 7 4 實驗四:配置DHCP伺服器 第8章 訪問控制列表及埠安全技術 8 1 實驗一:配置標準編號訪問控制列表 8 2 實驗二:配置路由器擴展編號訪問控制列表過濾ICMP流量 8 3 實驗三:配置路由器擴展編號訪問控制列表限制相關應用 8 4 實驗四:配置三層交換機擴展編號訪問控制列表 8 5 實驗五:配置命名訪問控制列表 8 6 實驗六:設置交換機埠最大連接數的安全配置 8 7 實驗七:交換機埠地址綁定安全配置 第9章 網路地址轉換(NAT)技術 9 1 實驗一:配置靜態NAT 9 2 實驗二:配置動態NAT 9 3 實驗三:配置PAT 第10章 廣域網技術 10 1 實驗一:配置PAP單向認證 10 2 實驗二:配置PAP雙向認證 10 3 實驗三:CHAP單向認證配置 10 4 實驗四:CHAP雙向認證配置 10 5 實驗五:幀中繼配置 10 6 實驗六:IPSec VPN配置 10 7 實驗七:GRE over IPSec VPN配置 第11章 大型校園網組建 11 1 實驗一:IPv4校園網組建配置 11 2 實驗二:IPv6校園網組建配置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