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譯林套盒.第六輯 (共一箱) 陀思妥耶夫斯基 9787575301992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譯林
NT$7,421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6*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經典譯林套盒.第六輯 (共一箱)
ISBN:9787575301992
出版社:譯林
著編譯者:陀思妥耶夫斯基
頁數:8402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52313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1 譯林社專業品牌名著,千萬讀者的一致選擇。跨越時間之河與地理之界,匯聚人類智慧成果之精粹。
2 「經典譯林」是譯林社在世界名著領域至關重要的書系,歷史悠久、規模巨大、口碑過硬,在市場上處於絕對領先地位。
3 選目精良,收入140餘個品種,基本涵蓋世界文學史上的重要名著,兼顧語文課程標準推薦書目以及語文教材要求閱讀的核心品種等。
4 譯者隊伍強大,匯聚英、法、德、俄等語種翻譯大家,原文直譯,原汁原味再現世界文學本來面貌。
5 精心製作,專用紙張,柔韌細膩,精裝呈現,宜收藏,更利於閱讀。

內容簡介
「經典譯林套盒·第六輯」精選古希臘、俄羅斯、中國等國文學、社科名著24種,皆為古今中外經典之作,諸如荷馬史詩《伊利亞特》《奧德賽》、《普希金詩選》《魯迅雜文選集》《童年》《人間草木》等等;版本精良,名家名譯,各具特色,是閱讀世界文學名著的上佳之選。

作者簡介
荷馬(約前9—前8世紀),古希臘詩人,專事行吟的盲歌手。相傳記述特洛伊戰爭及海上歷險的古希臘長篇敘事史詩《伊利亞特》和《奧德賽》,是他根據民間口頭吟誦的詩歌再創作而成。這兩部史詩被譽為古希臘文學的奠基之作。
魯迅(1881—1936),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1918年,發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奠定新文學運動基石。著有《吶喊》《彷徨》《朝花夕拾》《而已集》《南腔北調集》等,作品中蘊含著深厚的愛國主義思想和堅韌不屈的戰鬥精神。
費奧多爾·米哈伊洛維奇·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偉大的俄羅斯作家、思想家、哲學家。1849年因參加革命活動被沙皇政府逮捕併流放。一生坎坷而艱辛,其作品也因此具有極其複雜、矛盾、深邃的特點,體現出人類走向現代的進程中的彷徨與焦慮、存在與荒謬、苦難與信仰、沉淪與拯救。有評論說,托爾斯泰代表了俄羅斯文學的廣度,陀思妥耶夫斯基則代表了俄羅斯文學的深度。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罪與罰》《卡拉馬佐夫兄弟》《被侮辱與被損害的人》《白痴》《群魔》,以及中篇小說《地下室手記》《白夜》等。
威廉·福克納(1897—1962),美國文學史上更具影響力的作家之一,意識流文學在美國的代表,1949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瑞典學院對他的評價是:「他對當代美國小說做出了強有力的和藝術上無與倫比的貢獻。」主要作品有《喧嘩與騷動》《我彌留之際》《聖地》《八月之光》《村舍》和《押沙龍,押沙龍!》等。

精彩書評
魯迅先生的創作,除《墳》,《吶喊》,《野草》數種外,均成於一九二五至一九三六年中,其文體除小說三種,散文詩一種,書信一種外,均為雜文與短評,以十二年光陰成此多許的作品,他的感想之豐富,觀察之深刻,意境之雋永,字句之正確,他人所苦思力索而不易得當的,他就很自然的寫出來,這是何等天才!又是何等學力!
——蔡元培
貝多芬的交響樂和四重奏中,有許多樂章從瀰漫著痛苦和絕望的濃鬱氣氛里閃耀出十分動人的、純真的、柔和的魅力,這就是對意義的預感,對拯救的意識,這一切我們都可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中重新找到。
——黑塞
一部傑作已經成立,便會永存不朽。第一位詩人成功了,也就達到了成功的頂峰。你跟隨著他攀登而上,即便達到了同樣的高度,也絕不會比他更高。他的名字叫荷馬。
——雨果

目錄
1 癌症樓
2 伊利亞特
3 奧德賽
4 草葉集:惠特曼詩選
5 當代英雄
6 稻草人
7 經典常談
8 了不起的蓋茨比
9 列那狐的故事
10 魯迅雜文選集
11 普希金詩選
12 乞力馬扎羅的雪:海明威短篇小說精選
13 人間草木
14 日瓦戈醫生
15 童年
16 中國民間故事
17 罪與罰
18 愛麗絲漫遊奇境
19 克雷洛夫寓言
20 騎鵝旅行記
21 世說新語(共兩冊)
22 烏合之眾
23 喧嘩與騷動
24 雪國 古都

精彩書摘
《罪與罰》
第一章
7月初,在天氣非常炎熱的季節,將近傍晚,有個年輕人走出他在某巷二房東那兒租到的小屋,來到街上,慢騰騰往?橋走去,彷彿猶疑不決似的。
他總算躲開了在樓梯上跟女房東見面。他的小屋在一所很高的五層樓房裡,與其說像個住人的房間,不如說像個立櫃。他的女房東租給他那間小屋住,給他包伙食,為他打掃房間。她自己住在下邊一層樓單獨一套房子里,每次他上街,一定要經過女房東的廚房,廚房的門幾乎總是朝樓梯敞開著。年輕人每次路過,心裏總是生出一種不好受的膽怯感覺,而且他總是為此害臊,皺起眉頭。他欠女房東不少債,怕跟她見面。
這倒不是因為他膽小怕事,事實甚至完全相反。最近一段時期,他很容易發脾氣,心情緊張,近似患了疑心病。他專心想自己的心事,躲開大家,不但怕跟女房東見面,甚至怕遇見任何人。他一直窮得要命,可是近來就連這種窘況也不再惹得他煩惱。他完全不再做他那些絕對必要的事,也不願意做了。實際上,不管哪個女房東,也不管她打算怎樣跟他為難,他一概不怕。不過,要他在樓梯上停住腳,聽女房東東家長西家短地說一堆跟他不相干的廢話,逼著他還賬,威脅他,向他發牢騷,同時他得設法抽身走掉,支吾搪塞,說些假話,那可萬萬不行,寧可想辦法像貓似的躥下樓梯,溜掉了事,免得讓人看見。
然而這一回他走出來,到了街上,卻不由得暗自吃驚:原來他是害怕跟他的女債主見面的。
「我正起意干一件那麼大的事,不料連這樣的小事我都害怕!」他暗自想道,古怪地微微一笑。「嗯是啊一個人本來可以把樣樣東西都撈到手,可是只因為膽小,就全放過去,什麼也沒抓到這真是明顯的道理我倒很想弄清楚人們最怕的究竟是什麼。他們最怕的就是採取新的做法,說出自己心裏新的話語不過呢,我嘮叨得太多了。我什麼事也沒幹,就是因為我老是嘮叨。然而事情也許是這樣:因為我什麼事也不幹,才嘮嘮叨叨。最近這一個月來,我學會了嘮嘮叨叨,一連幾晝夜躺在屋角里,想啊想的盡想些戈羅赫王的事。咦,現在我去幹什麼?難道我幹得出那種事嗎?難道那種事是認真想乾的?根本就不是認真想干。無非想入非非,藉以安慰自己,鬧著玩罷了!對了,也許就是鬧著玩的!」
街上熱得可怕,而且很悶,行人擁擠,到處是石灰漿、腳手架、磚頭、灰塵,瀰漫著每個沒有能力在城外租別墅的彼得堡人都很熟悉的那種特別的夏天臭氣,這些東西加在一起,弄得年輕人本來已經不正常的神經越發難受了。從城裡這一帶為數眾多的小酒館里冒出來的惡臭,以及儘管這天是工作日卻隨時可以遇到的醉漢,給這幅畫添上了可憎的憂鬱色彩。那個年輕人清秀的面龐上倏地露出極其厭惡的表情。順便說一句,他相貌分外好看,眼睛烏黑而美麗,頭髮深棕色,身材高於一般人,清秀而勻稱。然而,他不久就落進苦思冥想的狀態,說得確切點,甚至彷彿已經達到忘記一切的境界,只顧走路,不再留意周圍的情形,而且也不願意去留意了。只是有的時候,他拗不過剛才他表露過的獨白習慣,低聲自言自語。在這種時候,他自己也總感到思緒紛亂,身體很虛弱。他已經有兩天幾乎什麼東西也沒吃了。
他的衣著很差,就連那些習慣於穿得很差的人,也不好意思在白天穿著這樣的破衣爛衫上街。不過這個地段倒有所不同,不管穿什麼樣的衣服也很難令人震驚。這兒靠近乾草市場,布滿了某類不名譽的場所,而且在彼得堡中心的大街小巷裡人煙稠密,居民大多屬於各行會,靠手藝謀生,有些奇形怪狀的人不時在街頭巷尾出現,因此遇到這種人就吃驚未免奇怪了。可是那個年輕人心裏,這時候滿是兇狠的輕蔑,所以儘管他年紀輕輕,很怕丟臉,卻對穿著破衣爛衫上街毫不介意。如果遇見熟人或者以前的同學,事情就不同了,總之,他是不喜歡遇見他們的可是這當兒有個醉漢不知什麼緣故坐著一輛大板車,由一匹運貨的大馬拉著,路過這條街,不知要到哪兒去,那醉漢突然在車上高叫一聲:「喂!你這個日耳曼佬,做帽子的工人!」他扯開嗓門大喊一聲,伸出一隻手指著他,年輕人就一下子停住腳,慌忙抓住自己的帽子。他的帽子又高又圓,原是在齊美爾曼帽店買的,不過如今已經完全陳舊,通體退了色,滿是窟窿和污斑,帽邊也掉了,極不像樣地歪戴在頭上。然而他心頭湧起的卻不是羞臊,而是截然不同的另一種感情,甚至近似恐懼。
「我早就知道!」他慌張地嘟噥說,「我早就料到了!這糟透了!只要冷不防發生一件這樣的蠢事,一件極瑣碎的小事,就能破壞整個計劃!是啊,這頂帽子太顯眼它的樣子惹人發笑,所以就顯眼穿著這樣的破衣服,就一定得戴制帽,哪怕是一頂舊的扁帽子也成,這頂難看的帽子卻戴不得。誰也不會戴這種帽子,隔著一俄里遠就會引人注意,讓人記住要緊的是人家事後會想起來,這就成了罪證。幹這種事得盡量少顯眼才行別看是小事,這最關緊要!正是這類小事才往往壞了大事」
他用不著走多麼遠。他甚至知道從他家裡出來,要走多少步:整整七百三十步。有一天,他滿腦子都是幻想,順便把步子數清了。當時他自己還不相信自己的幻想,只是心裏感到興奮,因為那些幻想雖然不成體統,卻潑辣得迷人。如今,過了一個月後,他的看法開始改變了,儘管他老是暗自譏誚自己軟弱無能,優柔寡斷,可是那種「不成體統」的幻想,不知怎的,使他甚至已不由自主地常認為是一種切實可行的事,只是他自己還不相信自己真會去做罷了。現在,他就是要去給他的計劃做一番「試驗」,他每走一步路,他的激動就增長一分。
他帶著好像停止跳動的心、神經質的戰慄,走到一座大廈跟前。那座大廈有一邊臨著一條人工河,另一邊臨著一條大街。這所房子分成許多小住所,住滿各式各樣的手藝人,裁縫啦、小爐匠啦、廚娘啦、形形色色的日耳曼人啦、靠自己活著的姑娘啦、小官啦,等等。兩個大門口和兩個院子里經常有人進進出出。那兒有三四個管院子的人當差。這年輕人卻一個也沒碰見,不由得暗自高興,馬上神不知鬼不覺地溜進大門,登上右邊的樓梯。那是後門的樓梯,又暗又窄,不過這些他早就知道,摸熟了。他很喜歡這種環境,因為在這種幽暗的地方,哪怕碰上一對愛好刺探的眼睛也不會有危險。「如果我現在就這麼害怕,那麼真要是到了動手干起那件事時,那會怎樣呢?」他走上四樓,不禁這樣想道。在這兒,有幾個退伍兵改當搬運夫,正從一個住所搬出傢具來,擋住他的去路。他早先已經知道這套房裡住著一個有家眷的日耳曼人,是做文官的。「這樣看來,那個日耳曼人現在搬走了,那麼這四樓、這道樓梯、這個樓面,暫時就只有老太婆一家居住了。這挺好萬無一失了」他又暗想,拉了拉老太婆家的門鈴。門鈴輕輕地響起,彷彿是白鐵做的,而不是銅做的。這類房屋幾乎都裝著這樣的門鈴。他已經忘了這種鈴聲是什麼樣子,如今這種特別的鈴聲似乎使他驀地想起一件事,它清楚地出現在他的眼前他不禁打了個冷戰,這一回他的神經緊張得十分衰弱。沒過多久的工夫,房門拉開一條小縫,女房主隔著小縫打量來客,露出明顯的不信任神情,他光看見她那對小眼睛在黑地里閃閃發光。不過她瞧見樓梯平台上有很多人,才放大?子,把門敞開。年輕人就邁過門檻走進前室,那兒有一道隔板,後邊是間小廚房。老太婆站在他面前,沒開口說話,瞧著他,現出疑問的神態。她是個乾癟的小老太婆,年紀六十上下,有一對敏銳而兇狠的小眼睛,鼻子又尖又小,沒戴頭巾。她頭髮淺黃,略帶花白,搽了很多油。她脖子細長,類似雞腿,纏著一條舊的法蘭絨圍巾。儘管天熱,她兩個肩膀上卻披一件破舊而發黃的毛皮上衣。老太婆不住咳嗽喘息。大概因為年輕人瞧著她的目光有點特別,所以她的眼睛忽然又閃出原先那種不信任的神情。
「我姓拉斯柯爾尼科夫,是大學生,一個月前到您這兒來過。」

前言/序言
《罪與罰》
凝望深淵 凝視靈魂
從「窮人」到靈魂拷問
19世紀是俄羅斯文學的黃金時代。關於「黃金時代」的代表人物,曾有「三巨頭」之說,指的是屠格涅夫、托爾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從影響的深遠來說,屠格涅夫是不能和其他兩位相提並論的,我們也舉不出堪與《戰爭與和平》《卡拉馬佐夫兄弟》等相提並論的巨著。托爾斯泰與陀思妥耶夫斯基都是立於世界文學之巔的偉大作家,俄羅斯文學的雙璧。他們的文學取徑不同,一個展示了人類生活的廣度,一個探測了人類靈魂的深度。托爾斯泰引領我們進入的是一個深邃複雜的世界,但這個世界與我們以常識理解的世界仍有很大程度的相似性;陀思妥耶夫斯基則引導我們進入一條幽深的隧道,這是我們通常足跡不能到達的地方,即使偶然進入也難以長時間駐足,因為難以承受那一份焦灼和緊張。
托爾斯泰的世界是正常人眼中的世界,陀思妥耶夫斯基呈現給讀者的,往往像是重症患者眼中的世界。很多人都有的經驗,病中的人有一種特別的敏感,意識到常態下我們不會意識到的東西——一種對於世界表象的奇異的穿透力。與托爾斯泰相比,陀思妥耶夫斯基更是一位走極端的作家,他的讀者往往也是兩極化的:或者是讀不進去,對他的世界很是抵觸;或者是對他五體投地,讀他的小說像墜入巨大的旋渦一般,跟著人物捲入最深處。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生涯充滿戲劇性,這倒不是說他的經歷怎樣豐富多彩,而是說他經受了巨大的內心事件。有幾點,對他成為那樣一位作家是至關重要的,這裏稍加羅列。其一,他孩童時代的生活。他的父親是一名退休軍醫,工作的地點是莫斯科郊外的一所窮人醫院,地處荒郊野嶺,那裡有犯人公墓、孤兒院、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