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譯林套盒.第五輯 (共一箱) 埃斯庫羅斯 9787544790802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譯林
NT$7,263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6*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經典譯林套盒.第五輯 (共一箱)
ISBN:9787544790802
出版社:譯林
著編譯者:埃斯庫羅斯
叢書名:經典譯林
頁數:9224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52316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1 譯林社專業品牌名著,千萬讀者的一致選擇。跨越時間之河與地理之界,匯聚人類智慧成果之精粹。
2 「經典譯林」是譯林社在世界名著領域至關重要的書系,歷史悠久、規模巨大、口碑過硬,在市場上處於絕對領先地位。
3 選目精良,收入140餘個品種,基本涵蓋世界文學史上的重要名著,兼顧語文課程標準推薦書目以及語文教材要求閱讀的核心品種等。
4 譯者隊伍強大,匯聚英、法、德、俄等語種翻譯大家,原文直譯,原汁原味再現世界文學本來面貌。
5 精心製作,專用紙張,柔韌細膩,精裝呈現,宜收藏,更利於閱讀。

內容簡介
「經典譯林套盒·第五輯」精選古希臘、古羅馬、英國、德國、中國等國社科和文學名著25種,包括《理想國》《沉思錄》《神曲》《物種起源》《吶喊》《子夜》等經典之作,版本精良,是讀者閱讀名著的不二之選。

作者簡介
柏拉圖(約公元前427—前347),古希臘哲學家,西方哲學乃至整個西方文化的偉大思想家,蘇格拉底的學生,亞里士多德的老師。柏拉圖出身於雅典貴族,青年時師從蘇格拉底。其師死後,他遊歷四方,公元前387年回到雅典,創辦了著名的阿加德米學園,在此執教四十年直至逝世。柏拉圖一生著述頗豐,代表性和影響最為深遠的是《理想國》。
但丁(1265—1321),現代義大利語的奠基者,歐洲文藝復興時代的開拓人物之一,以長詩《神曲》而聞名。恩格斯評價說:「封建的中世紀的終結和現代資本主義紀元的開端,是以一位大人物為標誌的,這位人物就是義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紀的最後一位詩人,同時又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
查爾斯·達爾文(1809—1882),英國生物學家,進化論的奠基人。他的《物種起源》是劃時代的著作,提出了生物進化論學說,對唯心的造神造論和物種不變論提出根本性挑戰,使當時生物學各領域的概念和觀念發生劇變。除了生物學外,達爾文的理論對人類學、心理學、哲學的發展都有不容忽視的影響。
魯迅(1881—1936),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1918年,發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奠定新文學運動基石。著有《吶喊》《彷徨》《朝花夕拾》《而已集》《南腔北調集》等,作品中蘊含著深厚的愛國主義思想和堅韌不屈的戰鬥精神。

精彩書評
我認為《物種起源》這本書的格調是再好也沒有的,它可以感動那些對這個問題一無所知的人們。至於達爾文的理論,我即使赴湯蹈火也要支持。
——赫胥黎評《物種起源》
天才與努力的極峰便是這部《神曲》。
——老舍評《神曲》
這位一千八百年前的曠世奇人于無意間為我們留下這一部《沉思錄》。我們藉此可以想見其為人,窺察其內心,從而對於為人處世律己待人之道有所領悟,這部書不能不說是人間至寶之一。
——梁實秋評《沉思錄》
《茶館》是中國話劇史上的瑰寶;第一幕是古今中外劇作中罕見的第一幕。
——曹禺評《茶館》

目錄
1 吶喊
2 彷徨
3 子夜
4 邊城
5 茶館
6 背影
7 談美
8 寬容
9 理想國
10 沉思錄
11 林肯傳
12 菊與刀
13 談美書簡
14 呼蘭河傳
15 城南舊事
16 物種起源
17 拿破崙傳
18 沙鄉年鑒
19 人性的弱點
20 希臘古典神話
21 神曲(共三冊)
22 熱愛生命·海狼
23 四世同堂(共兩冊)
24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25 古希臘悲劇喜劇集(共兩冊)

精彩書摘
《四世同堂》

祁老太爺什麼也不怕,只怕慶不了八十大壽。在他的壯年,他親眼看見八國聯軍怎樣攻進北京城。後來,他看見了清朝的皇帝怎樣退位,和接續不斷的內戰;一會兒九城的城門緊閉,槍聲與炮聲日夜不絕;一會兒城門開了,馬路上又飛馳著得勝的軍閥的高車大馬。戰爭 沒有嚇倒他,和平使他高興。逢節他要過節,遇年他要祭祖,他只是個安分守己的公民,只求消消停停的過著不至於愁吃愁穿的日子。即使趕上兵荒馬亂,他也自有辦法:最值得說的是他的家裡老存著全家 夠吃三個月的糧食與鹹菜。這樣,即使炮彈在空中飛,兵在街上亂跑, 他也會關上大門,再用裝滿石頭的破缸頂上,便足以消災避難。
為什麼祁老太爺只預備三個月的糧食與鹹菜呢?這是因為在他的心理上,他總以為北平是天底下最可靠的大城,不管有什麼災難,到三個月必定災消難滿,而後諸事大吉。北平的災難恰似一個人免不了有些頭疼腦熱,過幾天自然會好了的。不信,你看吧,祁老太爺會屈指算計:直皖戰爭有幾個月?直奉戰爭又有好久?啊!聽我的,咱們北平的災難過不去三個月!
七七抗戰那一年,祁老太爺已經七十五歲。對家務,他早已不再操心。他現在的重要工作是澆澆院中的盆花,說說老年間的故事,給籠中的小黃鳥添食換水,和攜著重孫子孫女極慢極慢的去逛大街和護國寺。可是,蘆溝橋的炮聲一響,他老人家便沒法不稍微操點心了, 誰教他是四世同堂的老太爺呢。
兒子已經是過了五十歲的人,而兒媳的身體又老那麼病病歪歪的,所以祁老太爺把長孫媳婦叫過來。老人家最喜歡長孫媳婦,因為第一,她已給祁家生了兒女,教他老人家有了重孫子孫女;第二,她既會持家,又懂得規矩,一點也不像二孫媳婦那樣把頭髮燙得爛雞窩似 的,看著心裏就鬧得慌;第三,兒子不常住在家裡,媳婦又多病,所以事實上是長孫與長孫媳婦當家,而長孫終日在外教書,晚上還要預備功課與改卷子,那麼一家十口的衣食茶水,與親友鄰居的慶弔交際,便差不多都由長孫媳婦一手操持了;這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所以老人天公地道的得偏疼點她。還有,老人自幼長在北平,耳習目染的和旗籍人學了許多規矩禮路:兒媳婦見了公公,當然要垂手侍立。可是,兒媳婦既是五十多歲的人,身上又經常的鬧著點病; 老人若不教她垂手侍立吧,便破壞了家規;教她立規矩吧,又於心不忍,所以不如乾脆和長孫媳婦商議商議家中的大事。
祁老人的背雖然有點彎,可是全家還屬他的身量最高。在壯年的時候,他到處都被叫作 「祁大個子」。高身量,長臉,他本應當很有 威嚴,可是他的眼睛太小,一笑便變成一條縫子,於是人們只看見他的高大的身軀,而覺不出什麼特別可敬畏的地方來。到了老年,他倒變得好看了一些:黃暗的臉,雪白的鬚眉,眼角腮旁全皺出永遠含笑的紋溜;小眼深深的藏在笑紋與白眉中,看去總是笑眯眯的顯出和善;在他真發笑的時候,他的小眼放出一點點光,倒好像是有無限的智慧 而不肯一下子全放出來似的。
把長孫媳婦叫來,老人用小胡梳輕輕的梳著白須,半天沒有出聲。老人在幼年只讀過三本小書與六言雜字;少年與壯年吃盡苦處,獨力置買了房子,成了家。他的兒子也只在私塾讀過三年書,就去學徒; 直到了孫輩,才受了風氣的推移,而去入大學讀書。現在,他是老太爺,可是他總覺得學問既不及兒子——兒子到如今還能背誦上下 《論語》,而且寫一筆被算命先生推獎的好字——更不及孫子,而很怕他們看不起他。因此,他對晚輩說話的時候總是先愣一會兒,表示自己很會思想。對長孫媳婦,他本來無須這樣,因為她識字並不多,而且一 天到晚嘴中不是叫孩子,便是談論油鹽醬醋。不過,日久天長,他已養成了這個習慣,也就只好教孫媳婦多站一會兒了。
長孫媳婦沒入過學校,所以沒有學名。出嫁以後,才由她的丈夫像贈送博士學位似的送給她一個名字——韻梅。韻梅兩個字彷彿不甚走運,始終沒能在祁家通行得開。公婆和老太爺自然沒有喊她名字的習慣與必要,別人呢又覺得她只是個主婦,和 「韻」與 「梅」似乎都 沒多少關係。況且,老太爺以為 「韻梅」和 「運煤」既然同音,也就應該同一個意思,「好嗎,她一天忙到晚,你們還忍心教她去運煤嗎?」這樣一來,連她的丈夫也不好意思叫她了,於是她除了 「大嫂」 「媽媽」等應得的稱呼外,便成了 「小順兒的媽」;小順兒是她的小男孩。
小順兒的媽長得不難看,中等身材,圓臉,兩隻又大又水靈的眼睛。她走路,說話,吃飯,作事,都是快的,可是快得並不發慌。她 梳頭洗臉擦粉也全是快的,所以有時候碰巧了把粉擦得很勻,她就好看一些;有時候沒有擦勻,她就不大順眼。當她沒有把粉擦好而被人 家嘲笑的時候,她仍舊一點也不發急,而隨著人家笑自己。她是天生的好脾氣。
祁老人把白須梳夠,又用手掌輕輕擦了兩把,才對小順兒的媽說:
「咱們的糧食還有多少啊?」
小順兒的媽的又大又水靈的眼很快的轉動了兩下,已經猜到老太爺的心意。很脆很快的,她回答:
「還夠吃三個月的呢!」
其實,家中的糧食並沒有那麼多。她不願因說了實話,而惹起老人的?嗦。對老人和兒童,她很會運用善意的欺騙。
「鹹菜呢?」老人提出第二個重要事項來。
她回答的更快當:「也夠吃的!干疙疸,老咸蘿蔔,全還有呢!」 她知道,即使老人真的要親自點驗,她也能馬上去買些來。
「好!」老人滿意了。有了三個月的糧食與鹹菜,就是天塌下來,祁家也會抵抗的。可是老人並不想就這麼結束了關切,他必須給長孫媳婦說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日本鬼子又鬧事哪!哼!鬧去吧!庚子年,八國聯軍打進了北京城,連皇上都跑了,也沒把我的腦袋掰了去呀!八國都不行,單是幾個日本小鬼還能有什麼蹦兒?咱們這是寶地,多大的亂子也過不去三個月!咱們可也別太粗心大?,起碼得有窩頭和鹹菜吃!」
老人說一句,小順兒的媽點一次頭,或說一聲 「是」。老人的話, 她已經聽過起碼有五十次,但是還當作新的聽。老人一見有人欣賞自 己的話,不由的提高了一點嗓音,以便增高感動的力量:
「你公公,別看他五十多了,論操持家務還差得多呢!你婆婆,簡 直是個病包兒,你跟她商量點事兒,她光會哼哼!這一家,我告訴你, 就仗著你跟我!咱們倆要是不操心,一家子連褲子都穿不上!你信不信?」
小順兒的媽不好意思說 「信」,也不好意思說 「不信」,只好低著眼皮笑了一下。
「瑞宣還沒回來哪?」老人問。瑞宣是他的長孫。
「他今天有四五堂功課呢。」她回答。
「哼!開了炮,還不快快的回來!瑞豐和他的那個瘋娘們呢?」老人問的是二孫和二孫媳婦——那個把頭髮燙成雞窩似的婦人。
「他們倆——」她不知道怎樣回答好。
「年輕輕的公母倆,老是蜜裡調油,一時一刻也離不開,真也不怕人家笑話!」
小順兒的媽笑了一下:「這早晚的年輕夫妻都是那個樣兒!」
「我就看不下去!」老人斬釘截鐵的說。「都是你婆婆寵得她!我沒看見過,一個年輕輕的婦道一天老長在北海,東安市場和——什麼電影園來著?」
「我也說不上來!」她真說不上來,因為她幾乎永遠沒有看電影去的機會。
「小三兒呢?」小三兒是瑞全,因為還沒有結婚,所以老人還叫他小三兒;事實上,他已快在大學畢業了。
「老三帶著妞子出去了。」妞子是小順兒的妹妹。 「他怎麼不上學呢?」 「老三剛才跟我講了好大半天,說咱們要再不打日本,連北平都要保不住!」小順兒的媽說得很快,可是也很清楚。「說的時候,他把臉都氣紅了,又是搓拳,又是磨掌的!我就直勸他,反正咱們姓祁的人沒得罪東洋人,他們一定不能欺侮到咱們頭上來!我是好意這麼跟他 說,好教他消消氣;喝,哪知道他跟我瞪了眼,好像我和日本人串通 一氣似的!我不敢再言語了,他氣哼哼的扯起妞子就出去了!您瞧, 我招了誰啦?」
老人愣了一小會兒,然後感慨著說:「我很不放心小三兒,怕他早 晚要惹出禍來!」
正說到這裏,院里小順兒撒嬌的喊著:
「爺爺!爺爺!你回來啦?給我買桃子來沒有?怎麼,沒有?連一個也沒有?爺爺你真沒出息!」
小順兒的媽在屋中答了言:「順兒!不準和爺爺訕臉!再胡說,我 就打你去!」
小順兒不再出聲,爺爺走了進來。小順兒的媽趕緊去倒茶。爺爺 (祁天佑)是位五十多歲的黑鬍子小老頭兒。中等身材,相當的富泰, 圓臉,重眉毛,大眼睛,頭髮和鬍子都很重很黑,很配作個體面的鋪 店的掌柜的———事實上,他現在確是一家三間門面的布鋪掌柜。他的 腳步很重,每走一步,他的臉上的肉就顫動一下。作慣了生意,他的臉上永遠是一團和氣,鼻子上幾乎老擰起一旋笑紋。今天,他的神氣可有些不對。他還要勉強的笑,可是眼睛里並沒有笑時那點光,鼻子上的一旋笑紋也好像不能擰緊;笑的時候,他幾乎不敢大大方方的抬起頭來。
「怎樣?老大!」祁老太爺用手指輕輕的抓著白鬍子,就手兒看了看兒子的黑鬍子,心中不知怎的有點不安似的。
黑鬍子小老頭很不自然的坐下,好像白鬍子老頭給了他一些什麼精神上的壓迫。看了父親一眼,他低下頭去,低聲的說:
「時局不大好呢!」
「打得起來嗎?」小順兒的媽以長媳的資格大?的問。
「人心很不安呢!」
祁老人慢慢的立起來:「小順兒的媽,把頂大門的破缸預備好!

前言/序言
《四世同堂》

假若諸事都能 「照計而行」,則此書的組織將是:
1 段———一百段。每段約有萬字,所以
2 字———共百萬字。
3 部———三部。第一部容納三十四段,二部三部各三十三段,共百段。 本來無須分部,因為故事是緊緊相連的一串,而不是可以分成三 個獨立單位的 「三部曲」。不過,為了發表與出書的便利,就不能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